张掖城的边境商贸会圆满落幕,青娘不仅与江南绸缎商马掌柜签下了三百匹纹样布料的长期订单,还与西北三地的茶商达成了酸枣叶茶、枸杞叶茶的供货协议。沈行舟按约定将流云染坊的据点定在张掖城南,租下了更大的宅院,改造出专门的染制区、茶叶加工区与仓储区,正式挂牌“流云染坊·张掖分号”。
温景然的戏班则暂留张掖,一边演出一边帮着染坊宣传,戏台下的摊位时常摆着青娘的布料与茶叶样品,生意络绎不绝。可没过多久,秋风渐起,寒意渐浓,市集里的人流渐渐稀疏,染坊与茶叶的订单也随之减少。
这日清晨,青娘站在染坊院子里,看着飘落的梧桐叶,眉头微蹙。阿木拿着账本走进来,脸色有些难看:“青娘姑娘,这几日的订单比上周少了一半,茶叶只卖出去几十袋,布料也多是些小批量的定制,连马掌柜那边的补货订单都推迟了。”
“我知道了。”青娘接过账本,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入秋了,天气转凉,百姓们更愿意在家添置棉衣,对布料定制的需求自然少了;茶叶方面,酸枣叶茶偏凉,秋冬时节喝的人也会减少。”
正说着,沈行舟从外面进来,身上带着寒气:“我刚去市集打听了,其他布店和茶铺的生意也都淡了。粮铺掌柜说,每年秋冬都是边境商贸的淡季,往来商船减少,商户们也多是囤货为主,很少新订货物。”
温景然则掀帘而入,手里拿着一件厚重的戏袍:“可不是嘛!戏班的演出也受影响,台下观众少了不少。而且天气冷了,之前的薄戏袍没法穿了,我正想找你染一批厚绸缎,做些冬款戏袍。”
青娘眼前一亮,接过温景然递来的厚绸缎:“班主提醒我了!季节变了,咱们的生意也得跟着调整。布料方面,改做厚实耐磨的冬款布料,比如适合做棉衣、棉袍的粗布与厚绸缎,纹样也换成松柏、寒梅等应景样式;茶叶方面,得推出温性的茶品,比如用桂花、红枣烘焙的花茶,适合秋冬饮用。”
沈行舟闻言点头附和:“我觉得可行。西北秋冬寒冷干燥,温性花茶定能受欢迎。而且我听说张掖城的富户冬天喜欢举办围炉宴,若是能推出礼盒装花茶,想必能打开高端市场。布料方面,我可以联系军营,秋冬是军服更换的时节,他们肯定需要大量耐磨的厚布做衬里与外罩。”
温景然也笑着补充:“我戏班可以先做个示范,把冬款戏袍染成深红、墨绿等深色调,绣上寒梅纹样,演出时既能吸引眼球,也能让大家看到冬款布料的样式。另外,我认识几个富户家的管家,能帮你引荐,推广礼盒花茶与冬款布料。”
三人当即定下调整策略,分工行动。青娘带着伙计们研发冬款布料配方与花茶品类:将靛蓝与赭石混合,调出沉稳的深褐色粗布,适合军营与农户做冬装;用深红染料搭配金线防染浆,染出带寒梅纹样的厚绸缎,针对富户市场;茶叶则选取优质绿茶为基底,加入烘焙后的桂花、红枣、桂圆,制成三种口味的温性花茶,分装成普通纸包与精致礼盒。
沈行舟则带着护卫去军营对接,找到军需官周大人。周大人之前就听说过青娘染布的品质,见沈行舟带来的深褐色粗布样品耐磨耐脏、色牢度好,又听闻价格比本地染坊实惠两成,当即定下两百匹的军服衬里布订单:“若是这批布质量过关,明年的冬装布料也交给你们!”
温景然那边也传来好消息,他带着染好的寒梅纹样绸缎去见富户们,当场就有三位老爷定下了家眷的冬袍布料,还预订了二十盒桂花花茶,用于围炉宴招待客人。
可新的问题很快出现。染冬款厚布料需要更长的浸染与固色时间,且天气转凉,染料凝固速度加快,染出的布料时常出现色泽不均的情况。连续试染了三匹布都不合格,伙计们难免有些泄气:“姑娘,这天气太冷了,染料都冻住了,根本没法均匀上色,要不咱们还是等开春再做吧?”
青娘却没有放弃,她守在染缸旁,反复调整染料温度与浸染时间。沈行舟见她日夜操劳,特意让人打造了几口带夹层的染缸,夹层里可以烧热水保温,既保证了染料的流动性,又能控制温度。“这样一来,不管天气多冷,染液都能保持适宜的温度,色泽就能均匀了。”
青娘看着改良后的染缸,心中一暖:“多亏了你,不然我还得琢磨好久。”她立刻带着伙计们试染,果然,这次染出的深褐色粗布色泽均匀,质感扎实,完全符合军营的要求。
茶叶加工方面也遇到了麻烦。桂花采摘后若是晾晒不及时,很容易发霉变质,而张掖秋冬多风沙,露天晾晒的桂花沾了沙尘,口感大打折扣。温景然得知后,让人把戏班闲置的后台收拾出来,安装了挡风的纱帘,还制作了多层晾晒架,将桂花放在室内通风处晾晒:“这样既能避开风沙,又能保证干燥,桂花的香气也不会散。”
在三人的合力解决下,冬款布料与花茶很快批量生产出来。青娘将染好的军营粗布、富户绸缎与礼盒花茶摆在染坊前的铺面上,沈行舟联系的货运商也帮忙在驿站张贴海报,温景然则让戏班在演出时穿插介绍,一时间,“流云染坊冬款新品”的消息传遍了张掖城。
军营的军服衬里布交货时,周大人亲自验收,对布料品质赞不绝口,当场又追加了一百匹的订单,还承诺会推荐给邻近军营的军需官。富户们的围炉宴上,青娘的桂花花茶香气浓郁,得到了宾客们的一致好评,订单源源不断,甚至有商户专程从酒泉赶来,想要代理花茶销售。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日深夜,狂风大作,下起了暴雪。染坊的仓储区屋顶被狂风掀开一角,积雪落在堆放的粗布与茶叶上,不少布料被浸湿,花茶也吸了潮气。
第二日清晨,青娘看到仓储区的景象,心都揪紧了。浸湿的粗布有五十多匹,都是要给军营交货的,若是耽误了工期,不仅要赔偿违约金,还会失去军营的长期合作;受潮的花茶也有几十盒,若是变质,损失惨重。
“青娘,别慌。”沈行舟第一时间带人赶来,已经联系了木匠修缮屋顶,“布料浸湿的部分,咱们挑出来重新清洗染制,能补救的尽量补救;花茶受潮不严重,咱们赶紧搬到烘干房,用文火慢慢烘干,还能继续售卖。”
温景然也带着戏班伙计赶来帮忙:“我让伙计们把受潮的布料运到染制区,再去山里拾些干柴,保证烘干房的柴火供应。戏班今日的演出推迟,大家都来帮衬!”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沈行舟指挥木匠修缮屋顶,防止再积雪漏水;温景然带着伙计们拾柴、搬运物料;青娘则亲自带领染坊伙计清洗浸湿的布料,重新调配染液,加班加点赶制。烘干房里炉火熊熊,潮湿的花茶在文火烘烤下,渐渐恢复了干燥,桂花香气再次弥漫开来。
连续忙碌了两日夜,受损的布料终于重新染制完成,准时送到了军营;受潮的花茶也烘干打包,丝毫不受影响。周大人得知青娘为了按时交货连夜赶工,对她的诚信越发认可,又将邻县军营的布料订单介绍给了她。
暴雪过后,天气愈发寒冷,但青娘的染坊生意却渐渐回暖。冬款布料因耐磨保暖,成了军营与农户的首选;礼盒花茶则成了富户送礼、围炉宴的必备品,甚至通过往来商船,卖到了江南地区。
这日傍晚,染坊收工后,青娘、沈行舟与温景然坐在院子里的暖炉旁,喝着刚烘焙好的桂圆花茶,暖意融融。
“没想到秋冬淡季,咱们的生意反而比旺季还稳。”青娘捧着茶杯,脸上露出笑容,“之前还担心季节变换影响生意,现在才明白,只要跟着季节调整策略,总能找到新的商机。”
沈行舟给她添了些茶水:“我已经联系了南方的茶商,他们愿意帮着推广咱们的冬款花茶,还说要预订一批来年开春的新茶。布料方面,军营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咱们得再雇些伙计,扩大生产。”
温景然则笑着说:“戏班下周要去酒泉演出,我已经把冬款戏袍和花茶样品都准备好了,到了那里定能打开新市场。等开春后,天气暖和了,咱们再推出春款的浅色系布料和新茶,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青娘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听着伙伴们的规划,心中充满了底气。从初遇季节变换的慌乱,到主动调整策略应对危机,再到借着淡季开拓新市场,她越发明白,做生意就像应对四季流转,不能固守成规,唯有顺势而为、灵活变通,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明年开春,咱们在酒泉也开一家分号吧。”青娘眼中闪烁着光芒,“再在张掖城外租些田地,种上靛蓝、桂花和茶树,自己把控原料品质,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证货源稳定。”
“好主意!”沈行舟当即应下,“我来联系田地和农户,保证开春前就能种上作物。”
温景然也附和:“我戏班可以在酒泉帮着选址、宣传,咱们一步步把‘流云’的名声传遍西北,甚至江南!”
暖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三人坚定的身影。季节的变换带来了挑战,却也孕育了新的机遇,青娘知道,只要她与伙伴们并肩同行,不管未来遇到多少风雨,都能顺着时节的脉络,让染坊与茶铺的生意,在岁月流转中愈发红火。
几日后,青娘雇了十个本地手脚麻利的农户,经过简单培训后加入染坊与茶叶加工坊。沈行舟则在张掖城外租下二十亩田地,与农户们签订协议,约定来年开春种植靛蓝、桂花与茶树。温景然的戏班带着冬款布料与花茶样品,踏上了前往酒泉的路途,为“流云”品牌的扩张埋下新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