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者初至
黄昏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在青娘的内室洒下斑驳光影。青娘倚在绣榻上,面色苍白如宣纸,唇色却因高烧褪去了血色。阿桃端着药碗轻步而入,药香中带着淡淡的甘草气息。
\"东家,温先生到了。\"阿桃轻声通报。
门扉轻启,一位身着素色长衫的男子步入室内。他年约三十,面容清俊,眉宇间透着沉稳与从容。腰间的药箱泛着温润的光泽,显然随主人走过许多地方。
\"在下温景然,奉州府名医之命前来为青娘诊治。\"男子拱手行礼,声音如清泉般温润。
青娘微微颔首:\"有劳温先生。\"
温景然在榻前坐下,取出脉枕,三指轻搭青娘腕上。室内静得只余药炉中炭火的噼啪声与两人的呼吸。片刻后,他眉头微蹙。
\"青娘长期劳累,气血两虚,兼有心神耗损。若不及时调理,恐生后患。\"温景然收回手,语气中带着专业的笃定。
青娘轻叹:\"工坊事务繁杂,我实在难以抽身。\"
\"您若倒下,千余口人的生计将受影响。\"温景然的目光坚定而温和,\"需三分治七分养,至少静养七日。\"
阿桃在一旁连连点头,青娘最终点头应允:\"好,我听你们的。\"
二、医道与商道
温景然取出纸笔,迅速写下药方:\"安神养气汤,每日一剂,早晚服用。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切记不可熬夜,不可过度劳心。\"
他顿了顿,又道:\"我建议在工坊后院设立医馆,既方便您调理,也能照顾员工健康。\"
青娘眼前一亮:\"这主意甚好!您愿不愿意主持?\"
温景然沉吟片刻:\"我本打算继续游历行医,但青娘之事让我改变主意。若能为您和工坊尽一份力,我愿意留下。\"
青娘微笑:\"那便辛苦温先生了。\"
温景然随即提出具体方案:\"设立'早诊晚巡'制度,为您早晚各诊一次;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改善工坊饮水与饮食条件;开设简易养生课程。\"
青娘点头赞同:\"就依温先生所言。\"
三、工坊危机
话音未落,账房先生匆匆而来:\"青娘,靛蓝草到货出现质量问题,运输商也临时毁约!\"
温景然看向青娘,目光中带着询问。青娘沉吟片刻:\"停用不合格原料,启用备用供应商。运输方面,派石勇去码头寻找替代商队。\"
温景然补充道:\"可先预付三成定金,以示诚意,但需在合同中注明延期罚则。\"
青娘赞许地点头:\"好,就按温先生建议。\"
账房先生领命而去。阿桃担忧地看着青娘:\"东家,您还是休息吧,这些事交给我们处理就好。\"
温景然微笑道:\"适当处理事务有助于心神安宁,但切记不可过度。\"
四、医馆筹建
接下来几日,温景然忙碌于医馆筹建。他亲自挑选药材,布置诊室,制定管理制度。后院很快焕然一新,门上悬挂着青娘亲笔题写的\"济世医馆\"匾额。
\"温先生,今后这里就交给你了。\"青娘在阿桃搀扶下,来到医馆前。
温景然郑重行礼:\"定不辱使命。\"
五、健康管理
医馆开业当日,温景然为第一位患者诊脉。他耐心询问病情,详细记录,还亲自示范如何煎药。工坊上下很快感受到了变化:
- 员工学会了简单的养生方法
- 工坊卫生条件改善,疾病减少
- 青娘的气色日渐好转
温景然每日为青娘诊脉,调整药方。他发现青娘虽在静养,但仍心系工坊,便建议:\"重要事务可每日处理两刻钟,其余时间静养。\"
青娘点头:\"多谢温先生体谅。\"
六、情愫暗生
夜色渐深,青娘服下药后难以入眠。她想起温景然白天的话语,心中泛起一丝暖意。这个看似普通的医者,不仅医治她的身体,更为她的事业提供了宝贵建议。
与此同时,温景然在医馆整理医案。他看着青娘的病历,嘴角泛起微笑。行医十余年,他从未见过如此坚韧而智慧的女子。
七、新的开始
七日后,温景然为青娘复诊:\"脉象平稳,可以逐步恢复工作,但仍需注意劳逸结合。\"
青娘感激地说:\"多谢温先生,不仅救了我的命,还为工坊做了这么多。\"
温景然微笑:\"能为青娘和工坊效力,是我的荣幸。\"
夕阳西下,青娘站在医馆前,看着那块熠熠生辉的匾额。她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医馆的开始,更是自己人生的新起点。
夜色渐深,工坊的灯依旧亮着,仿佛在预示着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