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越过屋檐,青娘已经把\"稳定月单\"的四件套摆在了案头:价格锁价表、滚动排产甘特图、交付在途节点卡、结算返利三单匹配表。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先招呼客人,而是把沈行舟、陆砚、阿福叫到后院小桌前。
\"今天我们不谈卖茶,\"青娘把笔横在纸上,\"我们把'月单'做成一套可复制的机制。四个关键词:锁价、排产、可视、自动。\"
二
锁价机制:把价格的不确定变成确定
\"每月28日发布次月基准价和分级加价,\"青娘在黑板上写下日期,\"月单客户48小时内确认锁价。锁价后当月不变。若市场出现±10%的异常波动,只调整未执行部分。\"
陆砚皱眉:\"怎么界定异常波动?\"
\"以县商会发布的月均价为准,\"青娘答,\"我们在协议里写明触发条件和调整规则,避免临时议价。\"
她把\"锁价确认书\"样本递给三人:\"客户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锁价码,后续一切结算以此为准。\"
三
滚动排产:用70\/30法则保持弹性
\"月单占70%产能,散单与应急占30%,\"青娘在甘特图上画出色块,\"A类钻石卡优先,b类金卡均衡,c类银卡与散单填补。每周滚动调整一次,确保交付平稳。\"
沈行舟点头:\"这样既稳定又不僵化。\"
\"对,\"青娘在图上标注缓冲期,\"每个环节留10%时间缓冲,防止一环延误影响全局。\"
四
交付可视:让每篮茶都有\"身份证\"
\"从今天起,每篮茶出库前贴唯一码,\"青娘拿起一张打印好的标签,\"包含订单号、批次、等级、封样号。在途设三个节点:山脚—渡口—城门,每个节点扫码登记,客户签收后系统自动回传状态。\"
阿福瞪大眼:\"这就像给茶办了身份证?\"
\"是给新任办了凭证,\"青娘微笑,\"谁都能看见,谁都不用猜。\"
五
结算自动化:三单匹配,一键对账
\"验收单、运单、回单,三单匹配后系统自动生成对账单,\"青娘在纸上写下公式:
应付 =(基准价x等级系数x实际斤数)? 预付 ? 农资抵扣 + 返利
返利 =(基准价x等级系数x实际斤数)x 返利档位
\"每月5日出对账单,10日前完成付款,\"她补充,\"异常项自动标记,人工复核,避免差错。\"
陆砚松口气:\"这能省不少口舌。\"
六
变更与退出:给彼此留余地
\"数量浮动±20%内自由调整,超限按散单价;时间调整提前15日申请;退出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青娘抬眼,\"我们给客户留弹性,也给自己留底线。\"
她把\"变更申请表\"钉在墙上:\"所有变更留痕,便于复盘。\"
七
试运行:用数据说话
\"今天起试运行两周,\"青娘分配任务,\"陆砚负责锁价与客户确认;沈行舟负责排产与在途节点;阿福负责扫码与回单收集。每晚八点,后院复盘15分钟,只谈问题和对策。\"
她拿出一本薄薄的\"月单运行日志\":\"每个人每天写三条:做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明天怎么改。\"
八
第一天的意外:用机制解决问题
上午十点,第一单月单准备出库。阿福扫码时发现有一篮茶的唯一码与批次不一致。
\"停!\"青娘立即按下暂停键,\"先隔离,再追溯。\"
沈行舟调出装箱记录,发现是贴标时拿错了标签。问题定位后,重新贴标、二次抽检、重新扫码,整个过程12分钟完成。
\"这就是可视的好处,\"青娘把这次事件记录进日志,\"小问题暴露在出库前,避免大问题出现在客户门口。\"
中午,渡口传来消息,河面风大,渡船延误一小时。
\"启动b路线,\"沈行舟打开备用路线图,\"山脚—古道—东门。系统自动通知客户预计到达时间。\"
客户在收到通知后回复:\"理解,按新时间收货。\"
九
复盘:让机制自我进化
晚上八点,后院复盘准时开始。
\"我这边有客户想把两批合并交付,\"陆砚说,\"我已建议走变更流程。\"
\"我们在古道新增一个扫码点,\"沈行舟补充,\"这样在途更透明。\"
\"我把标签按批次分色,减少拿错,\"阿福举手。
青娘点头:\"很好。记住:机制不是写在墙上的,是写在每天的动作里的。\"
十
两周后的成果:数据证明稳定
两周后,数据看板上的数字清晰可见:
- 按时交付率:98.6%
- 一次验收通过率:99.2%
- 客户变更率:5.3%
- 异常闭环平均时长:18分钟
\"这就是'稳定月单'的意义,\"青娘合上看板,\"不是签了多少单,而是建立了一套让单稳定的系统。\"
十一
城里与山里:标准双向奔赴
稳定月单不仅改变了城里的交付节奏,也改变了山里的生产节奏。周老来信说,山上按排产表采摘,鲜叶浪费减少,茶农收入更稳定。
\"标准上山,也下山,\"青娘把信递给沈行舟,\"这就是我们最初的想法。\"
沈行舟看着她:\"你做到了。\"
\"我们做到了,\"青娘纠正,\"接下来,把这套机制复制到更多产地,让更多人受益。\"
十二
尾声:把偶然做成必然
夜深了,青娘把\"稳定月单体系(试行)\"修订为\"稳定月单体系(V1.0)\"。她在扉页写下:
\"稳定,不是偶然的好运气,而是必然的好机制。\"
她合上本子,抬头看见窗外一轮明月。月光下,茶肆的木牌静静伫立,像在默默见证一条路的延伸。
第二天清晨,青娘茶肆门口的木牌旁又多了一块小牌子:\"稳定月单,今日起正式运行。\"
阳光洒下,照亮了字,也照亮了每一个来来往往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