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染坊账房的木桌上,照亮了摊开的《草木染工艺手册》初稿。青娘握着毛笔,正仔细修改“蓝草染料熬煮”的步骤,老周坐在对面,手里捧着一摞村民们记录的染布心得,时不时补充几句实操细节。就在这时,陈砚拿着一封烫金信封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欣喜:“青娘,邻县‘裕丰布庄’的林掌柜来信了,说想请你下月初去邻县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还说要介绍几位周边州县的布商给你认识。”
青娘放下毛笔,接过信封打开,信上林掌柜的字迹工整有力,不仅详细说明了合作意向——每月订购两百匹草木染布、五十匹刺绣草木染布,还承诺会以高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收购,条件是青石村染坊优先保证“裕丰布庄”的货源供应。“这是个好机会!”青娘笑着说,“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能稳定咱们的销量,还能通过林掌柜认识更多布商,把生意拓展到周边州县。”
老周也凑过来看信,激动地说:“太好了!咱们的草木染终于要走出府城和邻县,卖到更远的地方了。青娘掌柜,你去邻县签约的时候,一定要多带些样品,让那些布商好好见识见识咱们的手艺。”
青娘点点头,对陈砚说:“你帮我整理一下最近染好的样品,尤其是新研发的黄檗染布和紫茉莉染布,每种都准备两匹。另外,把《草木染工艺手册》的初稿也带上,说不定能吸引一些想学习草木染的人,咱们也能多一条增收的路子。”
接下来的几天,青娘一边忙着准备邻县之行的样品和资料,一边和老周、陈砚一起完善《草木染工艺手册》。手册分为“原料篇”“染料篇”“染布篇”“创新篇”四部分,“原料篇”详细记录了蓝草、野艾、茜草等草木的生长习性、采摘时间和储存方法,还附上了育苗基地培育的优质种苗照片(由府城画师绘制);“染料篇”列出了不同草木染料的熬煮配方、火候控制和颜色调节技巧,甚至标注了“雨天熬煮需多加半勺盐”“柴火用松针能让染料更香”等实操细节;“染布篇”则分步讲解了浸布、染色、固色、晾晒的全过程,特别强调了“白布需用淘米水浸泡半天去浆”“染色时需每隔一刻钟搅拌一次”等关键步骤;“创新篇”收录了村民们发明的“刺绣草木染”“拼色染布”等技法,还记录了青娘用黄檗、紫茉莉染出新颜色的实验过程。
“这些细节都是咱们多年的经验,可得写清楚了,别让学的人走弯路。”老周翻着手册,指着“野艾灰固色”的章节说,“上次春桃染布时,没掌握好野艾灰的用量,导致布掉色,后来咱们发现‘每匹布用二两野艾灰煮一刻钟’效果最好,这个必须写进去。”
青娘点点头,提笔在手册上补充:“野艾灰需提前用细纱布过滤,去除杂质,避免染布出现斑点;固色时水温需保持在八成热,不可煮沸,否则会破坏染料结构。”陈砚则在一旁绘制染布工具图,从陶缸的大小规格到搅拌用的木勺形状,都画得细致入微,方便初学者对照准备工具。
转眼到了约定的日子,青娘带着陈砚和两个学徒,装满了两大车样品和资料,踏上了去邻县的路。邻县离青石村有四十里路,马车走了三个时辰才到达“裕丰布庄”。林掌柜早已在布庄门口等候,看到青娘一行人,热情地迎了上来:“青娘掌柜,一路辛苦!我已经把周边州县的布商都请来了,就等你给大家展示青石村的草木染手艺了。”
走进布庄大堂,只见十几个穿着体面的布商围坐在八仙桌旁,桌上摆放着茶杯和点心。青娘先向大家拱手行礼,然后让学徒把样品一一铺开——湛蓝的蓝草染布、翠绿的野艾染布、嫣红的茜草染布、嫩黄的黄檗染布、淡雅的紫茉莉染布,还有绣着花鸟的刺绣草木染布,瞬间铺满了整个桌面,引得布商们纷纷惊叹。
“这蓝布颜色真鲜亮,摸起来还这么柔软,比我在府城买的布好多了!”一位来自清河县的布商拿起蓝草染布,凑近鼻尖闻了闻,“还有一股淡淡的草木香,真是天然的好布!”
“这黄布和紫布也是草木染的?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特别的颜色!”另一位来自云溪县的布商好奇地问,“青娘掌柜,这些颜色是用什么草木染出来的?能批量生产吗?”
青娘笑着解释:“黄布是用黄檗树皮染的,紫布是用紫茉莉花瓣煮的染料。这两种草木在咱们青石村都有种植,育苗基地还培育了优质种苗,只要掌握了染布技巧,就能批量生产。要是各位布商有兴趣,咱们不仅能供应成品布,还能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让大家也能自己生产草木染布。”
说着,青娘拿出《草木染工艺手册》初稿,递给布商们传阅:“这是咱们编撰的工艺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草木染的原料、染料、染布和创新技法,各位可以看看。要是想学习草木染,咱们还能派染工上门指导,只收取少量的技术服务费。”
布商们接过手册,看得津津有味。清河县的布商当即说道:“青娘掌柜,我先订五十匹蓝布、三十匹黄布,要是卖得好,以后每月都订!另外,我还想从你们这里买些黄檗种苗,按照手册上的方法试试自己染布。”
“我也订!我订一百匹蓝布、二十匹刺绣草木染布!”云溪县的布商也跟着说道。
短短一个时辰,就有五位布商签订了采购意向书,还有三位布商表示要购买种苗和学习草木染技术。林掌柜看着热闹的场面,高兴地说:“青娘掌柜,我就知道你的草木染一定能吸引大家。咱们现在就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后‘裕丰布庄’就是你的忠实客户!”
签订协议时,林掌柜特意提出,希望青娘能定期派染工去“裕丰布庄”指导店员辨别草木染布的真伪,避免被假货冲击市场。青娘爽快地答应了:“林掌柜放心,咱们做生意讲究诚信,不仅要保证布的质量,还要帮大家维护市场秩序。以后每隔两个月,我就派一位经验丰富的染工来邻县,给大家做技术指导和真伪鉴别培训。”
签约结束后,林掌柜设宴款待青娘一行人。席间,他好奇地问:“青娘掌柜,你一个女流之辈,怎么能把草木染做得这么好,还带动全村人一起致富?”
青娘放下酒杯,轻声说:“其实我一开始只是想靠染布活下去,后来发现村里很多乡亲日子过得苦,就想带着大家一起挣钱。草木染能有今天的成绩,多亏了乡亲们的帮忙和各位合作伙伴的信任。我始终相信,做生意不能只想着自己赚钱,要多为别人着想,大家一起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林掌柜听了,连连点头:“说得好!‘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道。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我一定尽力帮忙。”
邻县之行收获满满,青娘一行人返程时,马车上不仅装满了布商们订购的定金,还多了好几份种苗采购合同和技术服务协议。回到青石村的当天,青娘就召集村民们开会,宣布了好消息:“咱们的草木染已经卖到了周边州县,以后大家不仅能在染坊做工,还能通过出售种苗、提供技术指导挣钱。接下来,咱们要扩大育苗基地的规模,培育更多优质种苗,还要尽快把《草木染工艺手册》定稿印刷,让更多人学习草木染技术。”
村民们听了,都兴奋地鼓起掌来。王伯激动地说:“青娘掌柜,跟着你干,咱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我以后一定好好管理育苗基地,培育出最好的种苗。”
“我也要好好学技术,以后去其他州县做指导,给家里多挣点钱!”春桃也笑着说道。
接下来的一个月,青娘带领大家忙碌起来——育苗基地扩大了两倍,新种了五十亩黄檗和三十亩紫茉莉;《草木染工艺手册》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终于定稿,青娘特意去府城找了最好的印刷厂,印刷了两百本,一部分留给染坊和村民,一部分送给合作伙伴和有意学习草木染的人;染坊也增加了染布的数量,每天能染出三十匹布,还新招了十个村民来做工,专门负责刺绣和拼色染布。
这天,青娘正在染坊查看新染好的紫茉莉染布,陈砚拿着一本《草木染工艺手册》走过来,笑着说:“青娘,府城的张掌柜来信了,说他把手册送给了府城的知府大人,知府大人很喜欢,还说要在府城举办的‘农桑技艺展’上,专门给咱们的草木染留一个展位,让咱们展示手艺和产品。”
青娘接过手册,心里满是欢喜。她看着染坊里忙碌的村民,看着院子里晾晒的五颜六色的草木染布,仿佛看到了青石村草木染的未来——不仅能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产业,还能让这门古老的技艺代代相传,让更多人靠手艺过上好日子。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染坊的陶缸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青娘和陈砚并肩站在院子里,望着远处的育苗基地和村庄,相视而笑。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守“手艺为根、诚信为本、互利共赢”的初心,只要和乡亲们齐心协力,青石村的草木染就一定能走得更远,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