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透过槐树叶,在染坊院子里洒下斑驳的光影。青娘正坐在竹凳上,手里拿着一支细毛笔,蘸着融化的蜂蜡,在白布上细细勾勒——这是知府夫人订的荷花纹暗纹布,要求花瓣要染成渐变粉,荷叶用深青,花梗缀浅黄,还要在角落绣一小簇兰草,做成夏季的褙子。
“青娘,知府衙门的管家来了!”陈三柱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带着几分紧张,“说夫人急着看布样,让咱们今天务必把初步的纹样送过去,还说要是满意,会再订几套秋装布。”
青娘手一顿,笔尖的蜡滴在布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圆点。她连忙用小刀小心刮掉,对陈三柱说:“你先请管家在堂屋坐,我把这朵荷花的轮廓画完,马上就好。”
她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毛笔,指尖稳了稳,顺着之前的线条继续勾勒。荷花的花瓣要呈渐放状,最外层的花瓣微微向外舒展,内层的花瓣紧紧包裹着花蕊,每一笔都要流畅自然,不能有丝毫偏差。半个时辰后,一幅栩栩如生的荷花图终于画完,青娘又在角落添了几株兰草,才把布小心地卷起来,跟着陈三柱走进堂屋。
堂屋里坐着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中年男人,面容严肃,正端着茶杯仔细端详。见青娘进来,他放下茶杯,起身道:“这位就是青娘姑娘吧?我是知府衙门的刘管家,奉夫人之命来取布样。夫人说了,要是布样不合心意,这订单怕是要另寻他人了。”
青娘把布样递过去,轻声说:“刘管家,这是按照夫人的要求画的荷花纹,花瓣打算染渐变粉,荷叶用深青,花梗缀浅黄,您可以先看看纹样是否满意,颜色我们还可以调整。”
刘管家展开布样,当看到布上的荷花时,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只见荷花栩栩如生,花瓣层次分明,兰草则清新雅致,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兰草的风骨。他仔细看了片刻,点了点头:“纹样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染出来的颜色是否能达到夫人的要求。夫人喜欢淡雅的颜色,渐变要自然,不能太艳俗。”
“您放心,”青娘笑着说,“我们会先用小块布试染,等颜色确定了再染整块布,绝不会让夫人失望。要是您不着急,我现在就可以试染一小块,您带回去给夫人看看。”
刘管家有些意外,随即点头同意。青娘连忙走进染坊,拿出一小块白布,按照之前的纹样画好,然后调制渐变粉的染料——先把蔷薇果煮出浅粉色染液,再加入少量黄芩染液调成深粉,分两次染布,让颜色自然过渡。一个时辰后,小块布样终于染好,青娘又用深青染料染了荷叶,浅黄染料染了花梗,晾干后递到刘管家手里。
刘管家看着布样,渐变粉的花瓣像初绽的荷花,娇嫩却不艳俗,深青的荷叶透着生机,浅黄的花梗点缀其间,显得格外雅致。他满意地说:“很好,这颜色正合夫人的心意。我把布样带回去给夫人看,要是没问题,明天就派人来送定金。”
送走刘管家,陈三柱兴奋地说:“青娘,太好了!要是能拿下知府夫人的订单,咱们的名声肯定会更大,以后府城的达官贵人都会来找咱们染布。”
青娘点点头,心里却想起了荒坡上的染料。知府夫人的订单需要大量的蔷薇果和黄芩,现在荒坡上的蔷薇刚结果,黄芩也还没到采收期,要是等村里的染料成熟,肯定会耽误交货时间。她对陈三柱说:“咱们得去邻村看看,能不能收购一些蔷薇果和黄芩,要是不行,就去山里采,绝不能耽误交货。”
第二天一早,青娘和陈三柱就背着背篓去邻村收购染料。邻村的村民听说他们要收购蔷薇果和黄芩,都纷纷回家拿来,有的甚至带着他们去山里采。其中有个叫李大嫂的村民,家里种了半亩黄芩,听说青娘要给知府夫人染布,不仅以低价卖给他们,还主动带他们去山里采野生蔷薇果。
“青娘姑娘,你们真是有本事,能给知府夫人染布,”李大嫂一边采蔷薇果,一边说,“我们村以前也有人种过黄芩,可不知道怎么卖,最后都烂在地里了。要是你们以后还需要染料,随时来我们村收购,我们肯定给你们最低价。”
青娘心里一暖,笑着说:“多谢李大嫂,以后我们肯定常来。要是你们愿意种更多的染料,我们可以跟你们签订长期收购协议,保证你们能赚到钱。”
李大嫂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答应下来。接下来的几天,青娘和陈三柱在邻村收购了大量的蔷薇果和黄芩,不仅解决了知府夫人订单的染料问题,还跟邻村的村民建立了合作关系。
回到青石村后,青娘立刻组织工人染布。她亲自把关每一道工序,从染料调制到染布时间,都严格控制,确保每一匹布的颜色都符合要求。经过半个月的忙碌,知府夫人订的荷花纹暗纹布终于染好,青娘还特意在布的角落绣了一小簇兰草,让整个布面更加精致。
送布那天,知府夫人亲自在衙门的客厅等候。当看到染好的布时,她眼前一亮,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真是太漂亮了!这颜色比我想象的还好,纹样也精致,青娘姑娘,你的手艺真是绝了。”
青娘笑着说:“能让夫人满意,是我的荣幸。要是夫人以后还需要染布,随时可以找我。”
知府夫人点点头,当即决定再订几套秋装布,还说要把青娘推荐给府城的其他夫人。离开衙门时,知府夫人还特意给了青娘一些上等的丝绸,让她试试用丝绸染布,要是染得好,以后还会订丝绸布料。
回到染坊,青娘看着手里的丝绸,心里满是感慨。从一个靠染布换粮的孤女,到能给知府夫人染布,还得到她的认可,这一路走来,虽然充满了困难,但也收获了很多。她知道,这离不开陈三柱的帮助,离不开村民们的支持,更离不开自己对手艺的坚持和对客户的真诚。
傍晚时分,青娘把从邻村收购染料的钱分给村民们,还特意多给了李大嫂一些,感谢她的帮助。李大嫂不好意思地说:“青娘姑娘,你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你们要是还需要帮忙,随时跟我说。”
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青娘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自己不仅实现了靠手艺谋生的梦想,还帮助了更多的人,让大家通过种染料、采染料赚到钱,改善生活。这就是她一直追求的——不仅要把生意做好,还要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夜色渐浓,染坊院子里的灯笼亮了起来,照亮了满院的布。青娘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布,心里满是希望——她知道,自己的乡土求生之路已经走得很稳,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陈三柱的陪伴,有村民们的支持,有自己手里的手艺,她就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让草木染的手艺传遍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青石村,知道她青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