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 172 年深冬,吴家堡被一层厚厚的积雪覆盖,校场上的青石板路冻得坚硬如铁,寒风卷着雪粒子呼啸而过,打在人脸上生疼。五十名暗卫身着玄色劲装,劲装外裹着厚实的棉甲,手持五连弩,整齐地站成五排,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瞬间消散。袁七身着青布长袍,外披一件貂皮坎肩,手持一根铁鞭,站在队伍前方,目光锐利如鹰,扫过每一个队员:“从今日起,你们便是吴家堡的暗卫,手中的五连弩,既是你们的武器,也是你们的性命!三个月内,若练不成百发百中,便自行离开!”
暗卫是叶青云下令扩充的,从内卫队和流民中筛选出五十人,个个身手矫健、眼神坚毅,却大多没接触过五连弩。深冬练兵本就艰苦,袁七特意将训练时间调整为上午辰时到下午申时,避开最冷的凌晨与深夜,却依旧要求严苛 —— 他知道,乱世之中,只有练出过硬的本领,才能在生死关头护住自己、护住吴家堡。
“首先,握弩要稳!” 袁七拿起一把五连弩,指尖已被寒风冻得发红,却依旧稳稳托住弩身,“左手托住弩身重心,右手握住弩柄,手臂贴紧棉甲,肩膀别绷着,一绷就晃!” 他将弩举到胸前,弩身平稳得能映出雪光,“你们试试,这天气手容易僵,更要找好发力的感觉,弩身晃一寸,箭就偏一尺,在雪地里追踪敌人,这一尺就是生死线!”
队员们纷纷举起五连弩,寒风中,不少人的手指冻得发僵,弩身微微颤抖。袁七走过去,用戴着厚手套的手逐个调整姿势:“你,左手再往前挪半寸,托住弩身下方,别让重量压在手腕上!你,肩膀放松,想象弩是你手臂的延伸,不是额外的负担!” 他用铁鞭轻轻敲了敲队员的手臂,铁鞭与棉甲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记住这个感觉,哪怕雪埋到膝盖,哪怕风刮得睁不开眼,握弩的姿势也不能变!”
基础握弩练了三天,队员们的手臂酸得抬不起来,棉甲内侧的衣衫被汗水浸湿,一遇寒风就冻得贴在身上,却没人叫苦。有个叫阿武的队员,之前是流民,在雪地里饿过三天,他总说:“这点苦算啥?能进暗卫,有口热饭吃,还能学本事,冻僵了也值!”
第四天,开始练瞄准。校场上的积雪被清扫出一片空地,立着五十个草靶,每个草靶的中心画着一个拳头大的红圈,距离队员三十步远。寒风中,草靶被吹得轻轻晃动,更增加了瞄准的难度。“瞄准要‘三点一线’—— 弩箭的缺口、准星、靶心,不管风怎么吹,这三点都得对齐!” 袁七站在阿武身边,帮他扶住弩身,“眼睛盯着准星,别盯着飘雪,呼吸要慢,呼气时扣扳机,一急就偏!”
阿武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呛得他喉咙发疼,却依旧稳住心神,缓缓扣动扳机。弩箭 “咻” 地飞出,穿过风雪,却偏了靶心三寸,扎在草靶边缘的积雪里。袁七摇了摇头:“风往左边吹,得往右边偏半指,学会借风势!再试一次!”
阿武点点头,调整好角度,再次扣动扳机。这次,弩箭稳稳射中靶心,红圈被箭簇戳出一个洞。“好!就是这样!” 袁七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里带着赞许,“在雪地里打仗,风、雪、光都能影响准头,得学会观察环境,不是死练!”
接下来的半个月,暗卫们每天都在风雪中练瞄准,从三十步到五十步,从静止靶到移动靶(由队员顶着草靶在雪地里跑动),从晴天到雪天。袁七要求严格,每个队员每天必须射中一百次靶心才能回营吃热饭,射不中的,就裹着棉甲在雪地里加练一个时辰。有队员冻得手指发紫,就用雪搓一搓,继续练;有队员练到手臂抽筋,揉一揉,接着举弩。
与此同时,内卫队的训练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内卫队员共三百人,每人配备一把精铁刀、一把连弩、一把火铳,由王五负责训练。校场的另一侧,积雪被踩得结实,队员们分成三组,冒着寒风练习:
练精铁刀的队员,手持刀,对着裹着麻布的木桩反复劈砍、刺击。木桩上的积雪被刀风扫落,溅起细小的雪粒。王五站在一旁,嗓门洪亮得盖过风声:“劈刀要快!要狠!雪地里衣服厚,不劈中要害没用!刺击要准!要稳!别让刀在手里打滑!” 他亲自示范,精铁刀在他手中如臂使指,木桩上的麻布瞬间被劈成两半,露出里面的木头。队员们跟着模仿,刀光闪烁,“呼呼” 的刀风声与风雪声交织在一起。
练连弩的队员,用的是单发连弩,射程比暗卫的五连弩更远。他们趴在雪地里,棉甲与积雪接触,很快就冻得冰凉,却依旧稳稳托着弩,对着远处的草靶射击。“咻咻” 的箭声不断,草靶上很快就布满了箭孔,有的箭簇还带着雪粒。王五要求他们每分钟至少射五箭,且必须射中靶心,射不中的,就背着连弩在雪地里跑圈,直到浑身发热。
练火铳的队员最是辛苦。深冬里,火药容易受潮,火铳的枪管也冻得冰凉,装弹时手指僵硬,稍不注意就会把火药撒在雪地里。王五亲自演示装弹步骤,每一步都放慢动作:“火药先放在暖和的怀里捂一捂,别受潮!通条压实弹丸时要用力,不然射击时会炸膛!” 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操作,有的把火药袋揣在棉甲内侧,有的装弹前先搓搓手取暖。一开始总有人装错步骤,王五就耐心指导,直到每个人都能在寒风中熟练装弹、射击,火铳的 “砰砰” 声在雪地里格外响亮。
暗卫的训练很快进入实战阶段。袁七将五十名暗卫分成五队,每队十人,进行雪地模拟对战。一队扮演 “敌匪”,穿着白色的麻布披风(伪装成积雪),潜伏在校场边缘的树林里;另一队扮演 “守卫”,负责保护 “目标”(一个裹着红布的稻草人,在雪地里格外显眼)。“敌匪” 要借着风雪掩护悄悄接近目标,“守卫” 要利用五连弩的连发优势,在雪地中辨别敌踪,阻止 “敌人” 靠近。
第一次对战,“守卫” 队因为风雪太大,看不清 “敌匪” 的身影,被 “敌人” 突破防线,“目标” 被 “劫持”。袁七皱着眉头,站在雪地里训斥:“雪地里视线差,就要靠听、靠看脚印!风里的脚步声、雪地上的脚印,都是线索!你们是暗卫,不是普通护卫,要学会在恶劣环境里找敌人!”
第二次对战,队员们吸取了教训。“守卫” 队分成两组,一组盯着雪地上的脚印,一组侧耳听风雪中的动静。当 “敌匪” 踩着积雪靠近时,雪地上的脚印先暴露了行踪,“守卫” 队的五连弩同时发射,箭如雨下,“敌人” 刚从树林里探出头,就被箭逼退。袁七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这才是暗卫该有的样子!记住,不管天多冷、雪多大,你们的眼睛、耳朵,都是比武器更重要的本事!”
一个月后,暗卫和内卫的训练都有了显着成效。暗卫们能在五十步外、风雪中射中移动靶,每分钟能连发五箭,且百发百中;内卫队员们在雪地里挥刀如飞,连弩射击精准,火铳装弹迅速,哪怕手指冻得发麻,也能稳定射击。
叶青云来校场视察时,正赶上一场小雪。他裹着厚厚的狐裘,站在校场边缘,看着暗卫们在雪地里潜伏、射击,内卫们在风雪中劈刀、练铳,眼里满是欣慰。演练结束后,他走上前,拍了拍袁七和王五的肩膀:“这么冷的天,能把队伍练得这么好,辛苦你们了!有这样的队伍,吴家堡的冬天,才能安稳。”
袁七和王五都笑了,脸上的雪粒还没融化,却透着一股热乎劲。暗卫和内卫们站在雪地里,玄色劲装与白色积雪形成鲜明对比,眼神坚定,气势昂扬,手中的武器泛着冷光。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守护吴家堡的重任,哪怕是在最冷的深冬,哪怕是面对最凶狠的敌人,也会用手中的武器、练出的本事,守住这片家园,守住身边的人。
寒风依旧吹着,雪粒落在队员们的肩头,却吹不散他们眼中的斗志。校场上的脚印深浅不一,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 —— 那是守护吴家堡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