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的拐角处,张老头摆着他的地摊已经有些年头了。
那是个不起眼的小摊,一张褪色的蓝布铺在地上,上面整齐地码着几排旧书。大多是些过期的杂志、翻得卷边的武侠小说,还有几本封面模糊的生活小窍门。唯独角落里那摞书与众不同——封面漆黑,上面印着血红色的“鬼故事集”四个字,字体扭曲得像是挣扎的人形。
“来看看嘞,稀奇古怪的鬼故事,十块钱一本。”张老头眯着眼睛招呼过路的行人,嘴角总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那是五月初的一个傍晚,天色将暗未暗,路灯刚刚亮起昏黄的光。大学生李翔宇从兼职的便利店下班回家,抄近路穿过老街,一眼就被那摞黑红封面的书吸引住了,奇怪的是书的封面没有任何文字和图像。
“老板,这书什么内容啊?”李翔宇蹲下身,拿起一本掂了掂,书很轻,纸张薄得几乎透明。
张老头神秘地压低声音:“都是些真事儿,听说过‘夜半梳头’吗?就那个在女生宿舍流传的故事,这书里有完整版。还有‘红雨衣’、‘电梯里的第三个人’...保准你看了睡不着觉。”
李翔宇笑了笑。他从来不信这些,但喜欢在宿舍夜谈时讲鬼故事吓唬同学。他掏出十块钱,“来一本试试。”
接过书的瞬间,李翔宇感觉手指微微发麻,像是静电似的。他也没在意,把书塞进背包就往学校走。
回到宿舍已是晚上九点。室友们都不在,李翔宇洗了把脸,躺在床上翻开了刚买的书。
书页粗糙,印刷质量很差,有些字迹模糊不清,甚至还有错别字。第一个故事叫《窗外的人脸》,讲的是一个大二女生每晚睡觉时总觉得有人在窗外看她,最后发现是楼上坠亡的学长阴魂不散。故事老套,文笔稚嫩,像是中学生作文水平。
“盗版书也就这样了。”李翔宇嘟囔着,却不知不觉看了下去。
不知看了多久,他感到有些口渴,起身去接水。路过窗前时,他无意中朝外瞥了一眼——窗外空无一物,只有远处教学楼的灯光。
他摇摇头笑自己多疑,接完水回到床上继续看书。第二个故事叫《床下的呼吸》,讲述一个大学生总听到床下有奇怪的呼吸声...
就在这时,李翔宇突然僵住了。
他清晰地听到,从自己床底下传来一声轻微的、像是呼吸的声响。
“谁?”他猛地坐起身,厉声问道。
没有回应。宿舍里静悄悄的。
李翔宇深吸一口气,觉得自己大概是太累了。他决定关灯睡觉,刚伸手按下开关,却又听到了一声——这次更清楚了,确确实实是呼吸声,从他床底传来。
他全身汗毛直立,摸出手机打开手电筒,慢慢弯下腰朝床底照去。
什么都没有。只有几只塞在那里的鞋子和一个落满灰尘的纸箱。
李翔宇长舒一口气,认定是自己幻听了。他重新躺下,却再也睡不着了。辗转反侧中,他总觉得能听到微弱的呼吸声,时有时无。
第二天,李翔宇顶着黑眼圈去上课,一整天都心神不宁。傍晚回宿舍时,他又路过老街,径直走向张老头的地摊。
“老板,你那书有点邪门啊。”李翔宇把书放在摊上。
张老头抬起眼皮看了看他,笑了:“怎么?看到什么了?”
“我好像...听到了一些声音。”李翔宇压低声音,“跟我昨晚看的故事里的情形一样。”
张老头点点头,一点也不惊讶:“这书就这特点。不同人看,有不同的体验。有的人啥事没有,有的人却能...感应到些什么。”他神秘地眨眨眼,“再试试,说不定后面更精彩呢?”
李翔宇本想退书,却被好奇心战胜了。他又拿起书,犹豫了一下,还是带回了宿舍。
这晚,他特意等到室友小王回来才开始看书。
“看什么呢?”小王凑过来,看到封面后嗤笑一声,“鬼故事?你还信这个?”
李翔宇没解释,只是翻开了第三篇故事《镜子里的影子》。故事说一个人总在镜子里看到另一个模糊的影子,后来那影子竟然从镜子里走了出来...
“我去洗澡了。”小王拿着洗漱用品走向卫生间。
宿舍里又只剩下李翔宇一人。他继续看书,不知不觉被吸引。这个故事写得比前两个更细致,甚至描述了主人公看到影子的具体时间——午夜十一点四十七分。
李翔宇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手机:十一点四十六分。
他心头一紧,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几乎是不受控制地,他抬头看向宿舍门后那面全身镜。
镜子里只有他自己的影像,略显苍白紧张。
秒针一点点移动。十一点四十七分整。
就在那一瞬间,李翔宇清楚地看到,镜中的自己身后,闪过一个模糊的影子!
他猛地回头——宿舍里空无一人。
再看向镜子,只有他自己惊恐的脸。
“怎么了?”小王洗完澡回来,看到李翔宇脸色惨白,关心地问。
“没、没什么。”李翔宇合上书,决定再也不看了。
这一晚相安无事。
第三天,李翔宇本想把那本书退回去,却在经过张老头地摊时鬼使神差地又走了过去。
没等李翔宇开口,张老头就先说话了:“看到影子了?”
李翔宇一惊:“你怎么知道?”
张老头高深莫测地笑着:“我说了,这书不一般。它好像...知道读者需要什么故事。”
“这到底是什么书?从哪里来的?”李翔宇追问。
张老头摇摇头:“就是一个书商处理的库存书,我看着有意思就拿来卖了。你要是觉得不对劲,就别看了。”说着,他指了指李翔宇手中的书,“不过,你不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吗?”
这句话击中了李翔宇。是的,他害怕,但更想知道后面会怎样。这种矛盾心理让他坐立难安。
最终,他还是带走了书。
当晚,李翔宇翻开了第四个故事《重复的脚步声》。故事主角总听到有人跟在他身后,脚步声完全复制他的节奏,回头却什么都没有。直到有一天,那脚步声跑到了他前面...
看完这个故事,李翔宇整整一夜没敢出门。甚至去卫生间都叫上小王一起。
奇怪的是,从这天起,李翔宇开始注意到一些异常。走在走廊上,他总觉得有另一个脚步声混在自己的脚步声中;照镜子时,他会迅速瞥一眼身后;晚上睡觉前,他会反复检查床底。
一周过去了,虽然再没发生什么诡异事件,但李翔宇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他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摆脱那书的诱惑,每晚都要读上一两个故事,然后提心吊胆地入睡。
周五晚上,宿舍只剩李翔宇一人。他鼓起勇气,再次来到张老头的地摊。
这次,他没看到摊主,却注意到地摊前站着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人,正拿着一本鬼故事集翻看。
“你也买这个了?”年轻人注意到李翔宇手中的书,低声问道。
李翔宇点点头:“你看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奇怪的事?”
年轻人眼神闪烁:“前几天看了个关于电话的故事,结果当晚就接到无声电话...可能是巧合吧。”他顿了顿,“你说,这书会不会...”
话没说完,张老头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咳嗽一声打断了谈话。年轻人急忙放下书,匆匆离开了。
“老板,你这书到底怎么回事?”李翔宇直接问道,“不止我一个人遇到怪事。”
张老头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摊上的书:“书就是书,纸和墨而已。发生的那些,不过是巧合加上心理作用。”他抬头看着李翔宇,“你觉得呢?”
李翔宇说不出话来。确实,所有事情都可以用巧合和心理暗示来解释:呼吸声可能是楼下的空调声,镜子里的影子可能是眼花了,脚步声只是回声...
他带着书回到宿舍,决定看完最后几个故事就彻底摆脱它。
最后三个故事分别是《另一个自己》、《无尽楼梯》和《书的结局》。李翔宇一口气读完了前两个,除了更加神经紧张外,倒没发生什么。
当他翻开最后一个故事《书的结局》时,惊讶地发现这个故事异常简短,只有一句话:
“当你读到这句话时,我就在你身后。”
李翔宇的血液瞬间冻结了。他清楚地感觉到,身后有什么东西存在。一种冰冷的压迫感从背后袭来,他甚至不敢回头。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起——是小王打来的。
“翔宇!你猜我怎么着?我刚在旧书市场看到一堆每章标题和你那本一模一样的鬼故事书,摊主说是一个中学清理图书馆时处理的作文集,被人拿来冒充鬼故事卖!全是盗版的!”
李翔宇愣住了:“什么?作文集?”
“对啊!就普通中学生写的想象作文,什么窗外的人脸其实是树枝影子,床下的呼吸是隔壁打呼噜,镜子里的影子是眼睛疲劳产生的错觉...全都是自己吓自己的故事!”
李翔宇猛地低头翻动手中的书。奇迹般地,书页上的内容开始变化——那些血腥恐怖的描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行行稚嫩的笔迹,标题变成了《我的想象作文集》,作者署名“张小亮”,扉页还盖着“新海市第一中学图书馆”的印章。
最后一页那行吓人的句子也不见了,变成了一句:“老师评语:想象力丰富,但要注意基于现实。”
李翔宇突然感到身后那股压迫感消失了。他猛地回头——当然,什么也没有。
第二天,李翔宇再次来到老街拐角,想找张老头问个明白。却发现地摊不见了,连张老头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问旁边店铺的老板,都说从来没见过什么卖书的老头。
李翔宇站在那儿,手里拿着那本已经变成作文集的书,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他摇摇头,把书扔进了垃圾桶。
走出几步,他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垃圾桶边空无一人,只有初夏的风吹起几片落叶。
究竟是谁在恶作剧?还是真的遇到了什么超自然现象?或许,这世上有些谜团,本就不需要答案。
李翔宇转身汇入人流,老街依旧喧嚣,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