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正者”的阴影如同高悬于文明之上的利剑,其展现出的空间技术与毁灭性武器,让联盟高层清醒地认识到,地球的防御,绝不能仅仅依赖于尚在襁褓中的星际舰队和未完成的“周天星辰大阵”。敌人完全有能力绕过正面防线,直接对地球本土实施精准而致命的轨道打击。必须建立一道能够覆盖全球、即时响应、并能有效抵御高强度能量攻击与空间撕裂的终极盾牌!
在王也的亲自提议和主导下,一项代号为 “盘古” 的超级工程,在联盟最高议会上被全票通过,即刻启动。
“盘古”,取“开天辟地”之意,寓意着这项工程将如同上古巨神般,为地球文明在危机四伏的星海中,开辟出一方相对安全的“天地”。其核心,是构建一个覆盖全球主要人口聚居区、工业中心、战略要地及关键能量节点的,集预警、防御、反击、自修复于一体的“全球灵能防御矩阵”。
“盘古”计划的总设计图,被铭刻在一块巨大的、取自昆仑山心的“万象灵玉”之上,悬浮于新成立的“盘古工程指挥部”中央。
整个矩阵的架构,宏大而精密:
核心枢纽—“不周山”: 位于昆仑秘境深处,由王也亲自坐镇,并与“周天星辰大阵”的核心阵眼相连。它是整个防御矩阵的“大脑”和能量总枢,负责统筹调度、规则制定及最终权限控制。
主节点—“擎天柱”: 在全球范围内选定三百六十五个关键点位,对应周天星斗之数。这些点位或是天然能量富集区,如大型龙脉源头、元素池,或是经过改造的超巨型城市,如沪城、纽约、巴黎联盟区。每个主节点都将建造一座高达千米以上的“擎天塔”,塔身由星辰秘银与息壤混合铸造,内部刻画繁复的“固化空间”、“能量转化”、“灵能谐振”阵法。它们既是强大的防御支点,也是能量中继和放大站。
次级节点—“定海针”: 数以万计,遍布全球。它们可以是中型城市的核心建筑,可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也可以是隐藏在山川河岳中的自然能量节点。这些节点构成防御网络的“毛细血管”,确保能量流动的顺畅与覆盖无死角。
能量网络—“灵脉网”: 以现有的地球灵脉为基础,结合联盟最新研制的“超导灵缆”与量子通讯技术,构建一张实体与能量双轨并行的信息-能量传输网络。同时,引动星辰之力,形成覆盖全球的“星辰能量场”,作为矩阵的额外供能和信息传递媒介。
当矩阵完全启动时,所有节点将通过能量网络与核心枢纽联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半透明的、流淌着星辰光晕与符文锁链的球形护罩,将整个地球笼罩其中。
“盘古”计划的启动,标志着地球文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总动员状态。这不再是某个国家或势力的工程,而是关乎整个物种存亡的集体意志体现。
联盟“寰宇资源统筹委员会”行使最高权限,全球范围内所有的稀有矿产、灵材、能源、算力,优先向“盘古”计划倾斜。一座座富灵矿脉被开采一空,一座座现代化工厂被改造为法器生产线。
数百万工程师、技术工人被征调;数十万阵法师、符箓师、风水师、德鲁伊等各体系超凡者放下门户之见,齐聚在“盘古”的蓝图之下;更有数以亿计的普通民众,通过贡献点数系统,参与到基础建设、物资运输、后勤保障等工作中。这是知识与劳力、科技与玄学的空前大协作。
为了建造“擎天塔”,工程师与阵法师们创造了“模块化符刻”与“现场灵熔”技术,将预先制作好的阵法模块像搭积木一样组装,再以地脉真火与星辰之力融合熔炼,使其浑然一体。为了铺设“灵脉网”,他们克服了不同能量属性兼容、远距离无损传输等无数难题。
工地之上,景象壮观:巨大的工程法器如“搬山力士”、“蹈海神鼋”轰鸣作响,与塔吊、盾构机协同作业;阵法师们凌空虚画,道道符文融入钢铁与混凝土;德鲁伊们催动古树根系,稳定大地,疏导能量;来自东方的修士与西方的炼金术师为了一个能量回路的优化争得面红耳赤,又在问题解决后击掌相庆。
这是一曲由凡人、修士、科技与魔法共同谱写的,对抗命运的宏大乐章。
作为“盘古”计划的核心与灵魂,王也承担了最艰巨的任务——为整个防御矩阵,注入法则层面的“定义”。
他频繁离开昆仑秘境,亲临各大主节点的建设现场。他并非去指导具体施工,而是以自身渡劫期的无上神念,沟通天地,梳理地脉,并将自己对空间、能量、防御等法则的领悟,化作一枚枚蕴含道韵的“法则种子”,打入每一个“擎天塔”的核心基座。
在沪城节点,他引动东海之水汽与长江之龙气,定义此处的防御偏向“柔韧”与“流转”,善卸力,抗侵蚀。
在撒哈拉节点,他接引烈阳真火与大地厚土之力,定义此处的防御偏向“坚固”与“反射”,善抵御高强度能量冲击。
在西伯利亚节点,他凝聚永冻冰魄与极光元磁,定义此处的防御偏向“迟滞”与“干扰”,善应对高速实体攻击与能量锁定。
这个过程极其消耗心神,甚至比与强敌大战更为艰难。每一次铭刻“法则种子”,都如同在天地这张巨画上落下至关重要的一笔,不容丝毫差错。王也的脸色时常苍白,但他目光中的坚定从未动摇。
他知道,仅仅依靠物质和能量的堆砌,无法抵挡“肃正者”那种涉及空间和规则层面的攻击。唯有以同样层次的法则之力进行对抗,才能为地球赢得一线生机。
在举球之力,不计代价的投入下,“盘古”计划的进展快得惊人。
三个月后,第一座“擎天塔”——位于华夏中原腹地的“中岳塔”率先竣工。塔成之日,一道粗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与苍穹之上的星辰遥相呼应,即便在白日也清晰可见,宣告着“盘古”的第一块基石已经落下。
随后,北美、欧洲、北非、西伯利亚……一座座“擎天塔”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当第一百零八座主节点塔建成并初步联网测试时,全球范围内的灵能波动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种无形的、令人心安的“秩序感”开始弥漫在空气中。
虽然距离矩阵完全建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次级节点和能量网络的覆盖也远未完成,但一个笼罩全球的防御骨架,已经初步显现。
王也站在昆仑之巅,感受着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微弱但坚韧的法则共鸣,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盾,已在铸造。”他望向星空,眼神锐利,“接下来,该准备‘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