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巫门大殿,虽经战火,主体结构依旧巍峨。王也盘膝坐于原本属于石龙的掌门静室之内,周身气息沉凝,紫气氤氲。
他并未立刻开始修炼《九转锻元功》,此功凶险,需万全准备。他首先做的是彻底消化那几枚见闻玉简中的海量信息,并将其与《无上天元心法》、自身见闻相互印证。
上古修真界的波澜壮阔,万象天宗的辉煌鼎盛,那场未知大劫的恐怖阴影,化神地仙的通天手段,仙界的缥缈传说……这一切如同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的眼界不再局限于地球一隅,而是投向了更加浩瀚的星空与万古的时空。
他的道心,在这浩瀚信息的冲击下,非但没有动摇,反而愈发坚定和通透。前路虽艰,危机虽重,却更激起了他无穷的斗志与探索欲。
同时,他也开始仔细推演《九转锻元功》的前三转。越是推演,越是觉得此功玄奥无比,每一次散功重凝,都是对意志、肉身、法力的极致考验,但一旦功成,好处也是巨大无比。他初步判断,以自己如今金丹后期的修为和《无上天元心法》打下的无敌根基,完成第一转的散功重凝,应当风险可控,且能极大夯实基础,甚至可能借此机会一举突破至金丹大圆满!
“立派大典之后,便立刻开始第一转的修炼!”王也心中定计。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这三日,整个滇南风起云涌。
元初门主乃金丹老祖,且手段酷烈,一怒之下尽灭百毒教的消息,已然传遍西南,引发了大地震。
无数势力为之悚然,纷纷重新评估这个突然崛起的宗门。原先对占据灵眼的“巫门”有些小心思的势力,立刻偃旗息鼓,甚至开始惶恐地准备贺礼,生怕步了百毒教的后尘。
陈家的人在接到石龙传讯后,由家主陈天南亲自带队,日夜兼程,抽调了家族中最精锐的子弟和大量资源,终于在第二日傍晚赶到了滇南山谷。当他们看到山谷外依稀可见的血战痕迹(尽管尸体已被王也收走),感受到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淡淡血腥和那若有若无、令人心悸的金丹威压时,更是对王也的敬畏达到了顶点,同时也激动万分——他们追随的,果然是一位真正的潜龙!
陈天南立刻与石龙汇合,两方势力在王也的威名之下,迅速整合。陈家带来的人手和资源极大地缓解了巫门战后人手不足、资源匮乏的窘境,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立派大典。
山谷被迅速清理,废墟被移平,新的地基被打下。虽然时间仓促,无法建造宏伟宫殿,但一座临时搭建、却气势不凡的点将台已然立起,四周插上了绣着“元初”二字的玄黑色旗帜,在山风中猎猎作响。
第三日,朝阳初升,霞光万道。
山谷之外,早已人头攒动,气息纷杂。收到“邀请”的西南各路修真势力代表,几乎无一敢缺席,早早便带着厚礼等候在外。人数足有数百,修为从引气到凝海不等,甚至还有几位常年闭关、气息晦涩的老怪,也派出了分身或者亲信弟子前来,显然对这位新晋金丹极为重视。
他们看着山谷入口处那肃然而立、气息精悍的元初门弟子(由陈家和巫门精锐混合编成),看着那明显刚刚经历过大战的环境,感受着山谷深处那若隐若现、却如渊如狱的金丹威压,个个神色凝重,窃窃私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好奇与敬畏。
“时辰到!请各方道友,入谷观礼!”
石龙的声音如同洪钟,在山谷口响起。他伤势未愈,但服用了王也赐下的丹药,此刻精神抖擞,身着崭新的长老服饰,与陈天南一左一右,立于谷口相迎。
各方势力代表收敛心神,整理衣冠,在那两排元初门弟子的注视下,依次有序地步入山谷。
一入山谷,众人便感到一股远比外界浓郁精纯的灵气扑面而来(王也稍微放开了一些灵眼的限制),让人精神一振。再看谷内,虽然简陋,却处处透露着一种井然有序、蒸蒸日上的气象,与三日前那残破景象判若两地。
点将台前方,已经摆好了数百个蒲团。各方势力按照实力和影响力,被引导至相应位置坐下,无人敢有异议。
很快,所有观礼者皆已就位,黑压压一片,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空无一人的点将台之上,等待着那位神秘而强大的金丹老祖现身。
日上三竿,吉时已至。
咚!
一声低沉的钟鸣,仿佛自九天传来,响彻在每个人的心湖深处,让所有人神魂一清。
下一刻,点将台之上,空间仿佛微微扭曲了一下,一道青色的身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那里。
来人身形挺拔,面容年轻,眼神平静深邃,如同蕴含星辰大海,正是王也。他并未刻意散发威压,但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便自然有一股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威严笼罩全场,让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不敢直视。
金丹之威,一至于斯!
“恭迎门主!”
以石龙、陈天南为首,所有元初门弟子齐刷刷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充满了狂热与敬畏。
观礼的各方代表也纷纷起身,躬身行礼:“见过王前辈(老祖)!”声音参差不齐,却同样充满了恭敬。
王也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每一个被他目光扫过的人,都感觉仿佛被看透了灵魂深处,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
“免礼。”王也淡淡开口,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众人这才敢直起身,重新落座,心情却依旧紧张。
王也立于高台,俯瞰众生,缓缓开口,声音如同天宪,传遍四方: “今日,召诸位前来,只为一事。”
“即日起,世间再无巫门,亦无陈家附庸。唯有——元初门!”
“本座王也,为元初门之主!”
话音落下,如同惊雷炸响,正式宣告了一个新宗门的诞生!
虽然众人早已猜到,但亲耳听到这位金丹老祖宣布,依旧感到一阵心悸和震撼。
王也继续道:“元初门,立于此地,非为称霸,而为求道。然,道途艰难,非一人之力可及,需同道携手,共辟前路。”
“凡入我元初门者,需守我门规,敬我道统。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叛门者,纵逃九天十地,亦必诛之!”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一股冰冷的杀意如同实质般掠过全场,让所有人激灵灵打了个寒颤,仿佛又看到了百毒教覆灭的景象。
杀意一放即收,王也语气恢复平静,开始颁布他这几日结合上古见闻和现代情况斟酌制定的门规:
“门规一:尊师重道,不得欺师灭祖,背叛宗门。” “门规二:同门相济,不得手足相残,内斗倾轧。” “门规三:勤修不辍,不得怠惰道业,荒废光阴。” “门规四:持身以正,不得恃强凌弱,为祸世俗。”(此条主要约束低阶弟子) “门规五:令行禁止,不得阳奉阴违,延误要务。” “门规六:贡献为本,凭功勋兑换功法、丹药、法器。”
门规简洁却严厉,尤其是最后一条“贡献为本”,打破了传统宗门按资排辈或者纯粹看天赋的惯例,引入了更公平的功勋兑换制度,让许多中小势力的代表眼前都是一亮。
颁布完门规,王也开始宣布宗门架构:
“本座之下,暂设内外两堂,丹器二殿,刑赏二司。” “外堂,负责宗门对外事务、资源采集、坊市经营等,堂主由陈天南担任。” “内堂,负责弟子培养、功法传承、宗门防御等,堂主由石龙担任。” “丹殿,负责炼丹事宜,殿主暂由本座兼任。” “器殿,负责炼器事宜,殿主之位,暂缺,有待者居之。” “刑司,执掌门规,审判奖惩,司主暂由本座兼任。” “赏司,管理功勋,发放资源,司主由陈家长老陈玄(陈天南之弟)担任。”
架构清晰,职权分明,虽然目前人手不足,很多职位空缺或由他兼任,但已然有了大宗门的雏形。陈家和原巫门的核心人物各得其所,激动不已,纷纷出列领命。
随后,王也又宣布了第一批核心弟子名单(主要从陈家和巫门优秀子弟中选拔),并赐下了一些得自死亡谷外围和百毒教的普通功法、丹药作为激励,引得门下弟子欢呼雷动,观礼众人羡慕不已。
做完这一切,王也目光再次扫向观礼的各方势力代表,淡淡道:“元初初立,广纳贤才。若有散修或各方道友,愿守我门规,为我元初效力,皆可通过考核入门。元初门内,功法、丹药、灵石,绝不吝啬,唯才唯功是举!”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细微的骚动。许多小势力出身的修士和散修眼中都露出了意动之色。一位金丹老祖坐镇的宗门,拥有灵眼资源,还有如此新颖的贡献制度,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当然,也有大宗门的代表目光闪烁,心中暗自警惕,觉得元初门此举是在挖他们的墙角。
立派大典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王也恩威并施,既展现了金丹老祖的冷酷手段,也画出了充满诱惑力的未来蓝图,成功地将元初门的旗帜,牢牢地插在了西南大地之上,初步奠定了根基。
大典结束后,各方势力代表怀着复杂的心情,献上贺礼,纷纷告辞离去,迫不及待地要将今日见闻回报宗门。
而王也,在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后,将宗门琐事交由石龙和陈天南处理,自己则再次回到了静室。
接下来,他要开始闭关,进行《九转锻元功》的第一次散功重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