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铁片”蕴含的惊天秘密暂埋心底,王也的心神很快沉静下来。他深知好奇与冲动于事无补,唯有脚踏实地提升实力,方是正途。眼前这批从鬼市得来的珍贵药材,便是夯实基础、迈向更高境界的台阶。而将其效用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无疑是炼丹。
他的目光掠过那株灵气最盛的百年地脉紫芝,暂时按下了动用它的念头。此等主药,需得准备万全,辅以其他配药,尝试炼制对化雨期大有裨益的“凝海丹”方才不枉其价值。眼下,更适合用来练手的,是那页辟谷丹残方和几味普通药材。
辟谷丹,修仙界最基础的丹药,用以替代凡食,辟除谷气,减少后天浊物摄入,助益修行。看似简单,实则内蕴丹道至理:君臣佐使的配伍、火候精妙的掌控、药性融合的平衡,无一不是炼丹术的根基。成功炼制出辟谷丹,意义非凡。
“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也并未因目标基础而轻视。他深知在这末法时代,资源匮乏,工具简陋,更需严谨对待。
他首先出门,并非前往古玩市场或神秘据点,而是径直去了五金店、厨具店乃至化学试剂店。当他返回时,带回的并非丹炉法宝,而是一系列“现代法器”:精度高达0.01克的电子秤、耐高温的硼硅玻璃烧杯与培养皿、白瓷坩埚、酒精灯、石棉网、探针式高温温度计,甚至还有一个小型控温精准的恒温电陶炉和一套真空封装机。若被传统炼丹师见到,怕是会瞠目结舌,斥为离经叛道。但王也却觉得,精准和可控,才是成功的关键。
准备工作就绪,他静坐凝神,再次将心神沉入那页古老的辟谷丹残方与《无上天元心法》的浩瀚丹道传承之中。
残方字迹斑驳,提供了思路:“取黄精之甘平补中,益气健脾;茯苓之淡渗利湿,宁心安神;白术之苦温燥湿,健脾益气……佐以松针之清芬,透达宣散;晨露之清冽,滋阴润燥;米精之甘淡,养胃和中之功……诸药合和,非为果腹,实乃调和脾胃,滋生微元,减浊存清……”
然而,具体的药材分量、投料顺序、火候变化(文武火转换时机、温度曲线)、凝丹收丹诀窍,尽数缺失。
《无上天元心法》中的丹道篇则更为高渺,侧重于原理、神念运用及高阶丹方,对辟谷丹此种基础丹药仅一语带过,提供的是一个更简略但完整的通用配方。
王也要做的,是以心法原理为纲,以残方思路为目,结合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理念,进行一场大胆的推演与重构!
他双目微闭,神识高度活跃,脑海中仿佛展开了一张无形的演算纸。各种药材的性、味、归经、所含灵气粒子特性、彼此间可能发生的反应(化合、拮抗、催化)、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无数数据流疯狂闪烁、碰撞、组合、验证。
这并非简单的照方抓药,而是在进行一场复杂的丹方逆推与优化!其难度远超常人想象,若非《无上天元心法》赋予的强大推演能力和化雨期修士的磅礴神识,根本不可能完成。
时间悄然流逝,窗外日头渐斜。王也终于睁开眼,眸中虽有一丝疲惫,但更多是推演成功的奕奕神采。一份结合了古法神韵与现代精确的“新辟谷丹”实验方案,已在他心中成型。
“第一次实验,开始。”
他取来在普通药店购买的优质制黄精、茯苓、白术,用电子秤精确称取推算出的比例,放入研钵,以真元包裹研磨,力道均匀柔和,将其研磨成细腻如粉的均匀粉末。每一步,神识都严密监控着药材颗粒的细度与灵气分布。
采集松针,以真元小心烘干,保留其清芬之气,再研磨过筛。 提取晨露,以神识微微震荡,去除杂质,保留其纯阴之意。 将上好糯米浸泡,取其最精华的米浆,静置沉淀得到“米精”。
然后,按照特定的顺序和速度,将各种药粉、液体混合搅拌。神识如同高能搅拌棒,深入混合物内部,确保每一份药性都均匀分布,初步融合。最终得到一团浅褐色、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药泥。
最关键的一步——加热反应与凝丹。
他没有地火,也没有真火,但他有酒精灯、电陶炉,以及最重要的——神识!
将药泥小心置入耐高温玻璃烧杯,置于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下方点燃酒精灯。探针温度计插入药泥旁侧监测。
“初始阶段,文火升温,目标温度65±2c,持续时间45分钟,促使药性充分浸润、初步融合……”王也心中默念方案,神识如同最精密的温控系统,感受着药泥内部每一丝的温度变化和能量流动,同时微调酒精灯火力,确保温度稳定。
药泥在恒温下缓缓变化,水分逐渐析出,香气变得浓郁。
时间到。王也迅速撤掉酒精灯,将烧杯移至预热的电陶炉上(设定70c),进行第二阶段加热。
“第二阶段,温度提升至70c,持续30分钟,加速水分蒸发与药性深度反应……” 他全神贯注,神识死死锁定药泥内部。忽然,他眉头一皱,感知到茯苓与黄精的药性在某一临界点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冲突,导致局部能量不稳。
“果然!推演时此处概率仅为15%,竟发生了!”他毫不犹豫,立刻探入一缕极细微的真元,如同调解员般,精准地点在那冲突节点上,柔和地将其抚平、引导向和谐共生的方向。这是推演方案中预想的应急措施之一。
危机解除。药泥顺利度过第二阶段,变得浓稠,颜色加深。
第三阶段!“撤去外火,以真元内热,恒温75c,进行蕴丹,促使药性圆融合一,为凝丹做准备……” 王也左手悬于烧杯之上,掌心真元涌出,化为一股柔和而稳定的热力,均匀渗透而下,取代了电陶炉。这对真元掌控力要求极高,他额头微微见汗。
十分钟后,药泥已达到最佳状态,能量活跃而平衡。
最后一步——凝丹!
王也目光一凝,右手剑指疾点,一股更为精纯的液态真元隔空注入药泥中心!这一次,真元不再是调和,而是如同一个强大的引力源,强行约束、压缩所有活跃的药性物质,向其中心点疯狂汇聚!
同时,左手真元热力陡然一变,转为高频低幅的震荡,如同无形的锻锤,锤炼着凝聚中的药性,驱除最后一丝杂质和水汽!
烧杯中的药泥剧烈翻滚、收缩,发出细微的“滋滋”声,药香瞬间内敛到极致!
王也咬紧牙关,神识与真元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输出,精确控制着每一个细微变化。这是他自行推演的方法,远比传统凝丹法更耗心神,但胜在掌控力更强!
终于,当所有药性被压缩到极点时——
嗡!
一声仿佛来自灵魂层面的轻微嗡鸣响起!一股无形的能量波动散开!
烧杯底部,三颗龙眼大小、圆润饱满、色泽深褐、散发着温润光泽和纯净药香的丹丸赫然在目!
成功了!
王也长吁一口气,几乎虚脱,后背已被汗水浸湿。但他脸上却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成就感!
他小心翼翼地用玉筷夹起丹丸。丹体温润,触手微温,表面仍有极细微的凹凸不平,光泽也算不上极品,显然只是下品丹。但其中蕴含的平和药力和精纯元气,却做不得假!
他取出一颗,放入口中。
丹丸入口即化,并非化作食物填充胃囊,而是化作一股温暖的生机流散四肢百骸,瞬间驱散了所有饥饿感,口中津液自生,精神为之一清,肠胃温暖舒适,仿佛被精心呵护一般。效果可持续数日,且几乎无杂质残留。
“成功了……现代科学与古法丹道结合的路,走得通!”王也看着剩余的两颗辟谷丹,心潮澎湃。
这不仅仅是三颗下品丹药,更是一个里程碑。它证明了即便在末法时代,凭借智慧、推演、精准的控制和强大的神识,依旧能够走通炼丹之道!
这次成功,为他后续利用那些珍稀灵药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积累了宝贵的失败经验(推演中预想了数十种失败可能及对策),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强大的信心。
他将三颗辟谷丹珍重收起,清理好“实验室”,开始打坐恢复。
神识与真元在缓缓恢复,而他的心中,已然在规划下一次的炼丹——或许,可以尝试用那几颗朱果,配合老参须,挑战一下效果更强的“培元丹”了。
丹道之门,已在他面前缓缓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