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十分,明泽医院中枢指挥中心的30米巨幕率先苏醒,自动切换至“公示模式”。沈知行与苏晴刚踏入指挥厅,便见屏幕左侧滚动着醒目的红色标题——“全院医护、科研人员晋升名单及退休政策公示”,右侧分屏清晰罗列着两大名单的检索入口,下方的实时访问量已突破5万人次。
“明泽一号凌晨三点就完成了名单排版与政策汇编,现在系统运行稳定,算力占用率才1.2%。”苏晴指尖划过屏幕,调出医护人员名单分区,“313专科中心、婴儿中心这些重点科室的晋升人员都标注了核心贡献,患者满意度数据可点击查看详情。”沈知行点头,看向终端上景初与景行的消息:“哥妹俩已经到科研中心和康复中心了,说要第一时间帮同事查名单。”
六点三十分,五位主管陆续到岗。资金主管周明盯着财务系统:“晋升人员的薪资调整参数已同步,明泽一号自动做了预算匹配,和医保报销资金池完全隔离,今天发薪日绝对不会出问题。”行政+人事主管林薇调出退休政策公示页面:“所有条款都配了图文解读,明泽一号设置了智能问答功能,常见问题1秒内就能给出答案。”
七点整,医院各楼宇的电子屏同步亮起公示内容。313专科中心的候诊区里,护士站的小屏幕前围满了医护人员,骨科医生陈阳滑动着名单,突然激动地喊道:“我晋升副主任医师了!明泽一号还标注了‘年度手术量破300台’的理由,太透明了!”旁边的护士长笑着点头:“我的名字也在上面,患者满意度99%的评价截图都附着呢,这晋升让人服气。”
科研中心的实验室外,景初正帮同事检索科研人员名单。“李教授,您的团队核心成员张博士晋升了,系统标注了‘参与Nc-24疫苗研发’的贡献。”他指着屏幕,“退休政策里说科研人员和医护待遇一样,60岁退休工资翻五倍,还能返聘当导师。”李教授推了推眼镜,感慨道:“这下能安心搞研究了,退休后还能带着年轻人做项目,多好。”
八点,沈知行与苏晴来到婴儿中心。NIcU的医护们刚交完班,正围着电子屏讨论。“王姐,你明年就60了,退休工资是现在的五倍,还有职工医保,太划算啦!”年轻护士羡慕地说。王姐笑着摇头:“我打算申请返聘当导师,你看政策里说专家屏能永久留名,专家中心也有名字,这是比待遇更珍贵的荣誉。”苏晴走上前:“所有退休的专家,名字都会刻在门诊楼的专家屏上,专家中心的全息展厅也会永久留存事迹,这是医院对大家的敬意。”
此时,指挥中心传来周明的消息:“医保报销系统访问量激增,好多医护查完晋升名单顺便办报销,明泽一号自动扩容了算力,现在运行正常。”沈知行回复“收到”,转头看向候诊区的患者——一位老奶奶正让护士帮忙查退休政策,“我儿子是这的外科医生,明年就60了,听说退休能返聘当导师,还能留名,真是件体面事。”
九点,康复中心的训练区里,景行正指导患者做康复训练,旁边的电子屏上公示内容滚动播放。“小伙子,你们医院这政策真好!”刚做完步态训练的大爷感慨道,“我上次住院,管床的老专家说要退休了,现在看能返聘当导师,还能留名,真是没白为医院出力。”景行笑着回应:“大爷,这是医院对专家的心意,也是让我们年轻人有学习的榜样。”
苏晴接到林薇的汇报:“有退休专家打电话咨询返聘流程,明泽一号已经生成了线上申请入口,填完资料直接同步到人事系统,不用跑线下。”她点开终端,看到专家中心的公示页面新增了“永久荣誉墙”板块,“明泽一号正整理历年退休专家的资料,今晚就能把名字和事迹上传上去。”
中午十二点,公示页面的访问量已突破80万人次。指挥中心的巨幕上,核心数据栏实时更新:当日接诊量(实时):4.2万人次 | 当日医保报销(实时):1.05亿元。赵磊送来午餐时说道:“餐厅中心的医护就餐区都在聊晋升和退休政策,明泽一号算准了今天人多,加备了200份盒饭,还特意给老专家留了软食窗口。”
沈知行看着巨幕上的专家荣誉墙预览图,景初的消息弹了出来:“爸,科研中心的老主任说要申请返聘,还问能不能带我的团队做菌群研究,明泽一号已经帮我匹配了他的研究方向,太贴心了。”苏晴笑着回复:“让明泽一号同步给人事系统,帮老主任走申请流程。”
下午两点,一位刚办完住院手续的患者找到护士站,手里拿着手机截图:“护士,你们医院的退休专家返聘政策是真的吗?我想挂李教授的号,他去年退休了,听说能当导师坐诊?”护士立刻在系统上查询:“是的阿姨,李教授已经申请返聘了,明泽一号刚把他的坐诊时间同步上来,下周就能挂号。”患者激动地拍手:“太好了!李教授当年给我做的手术,现在还能找他复诊,这医院太有人情味了。”
此时,程昱的声音从指挥台传来:“专家中心的全息设备调试好了,退休专家的事迹影像已经上传,明泽一号的算力支撑很稳,播放一点不卡顿。”江晓补充:“网络访问量虽然大,但核心系统没出任何问题,刚才还拦截了两波恶意爬虫,防火墙自动升级了。”
下午四点,沈知行与苏晴来到门诊楼的专家屏前。工作人员正将刚退休的张教授的名字刻上去,金色的字体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张教授,您看,以后患者来医院就能看到您的名字了。”沈知行递过放大镜,张教授摩挲着屏幕上的名字,眼眶微红:“从医三十年,能在这留下名字,比什么都珍贵。以后返聘当导师,一定把经验传给年轻人。”
旁边的患者纷纷围拢过来,一位大叔说道:“张教授当年给我爸做过心脏手术,技术特别好!现在知道他能返聘,还能留名,这医院真懂感恩,我们患者也觉得踏实。”苏晴笑着回应:“专家是医院的财富,患者的信任是我们的底气,这些政策就是要让专家安心,让患者放心。”
傍晚六点,公示页面的访问量定格在120万人次。巨幕上的核心数据显示:当日接诊量(最终):8.8万人次 | 当日医保报销(最终):1.92亿元。景初和景行回到指挥中心,景初手里拿着科研团队的晋升庆祝照片:“李教授说,有了这么好的政策,团队的年轻人更有干劲了,下半年要冲击新的科研目标。”景行补充:“康复中心的患者都在夸医院有人情味,说明泽一号连他们的康复方案都做了优化,太贴心了。”
沈知行看着巨幕上滚动的公示名单,以及专家荣誉墙的金色名录,对众人说道:“晋升是认可,退休是保障,留名是传承。这些政策不仅是福利,更是医院的初心——让医护有奔头,让专家有荣誉,让患者有依靠。”苏晴点头,目光落在屏幕角落景初和景行的在岗状态提示上:“等他们再长大些,就能明白这份初心的重量了。”
指挥中心的灯火渐次亮起,明泽一号的算力依旧平稳运转,支撑着屏幕上的每一个名字、每一项承诺。在这份温暖与传承里,医院的根基愈发牢固,而那些关乎医者与患者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