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认证通过的消息传到明泽医院时,行政楼的会议室里正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沈知行坐在主位,面前摊着三份文件——《夏国三甲医院收费标准指导手册》《本地医保接入流程》《异地医保跨省结算规范》,资金助手周明、行政助手林薇,还有几位重点专科的副院长围坐一旁,等着敲定开诊前的关键事项。
“先明确收费标准。”沈知行推了推面前的指导手册,“既然是三甲医院,就必须严格按夏国卫健委发布的三甲收费标准执行,不能高收,也不能为了吸引患者低价竞争,破坏医疗市场秩序。”
周明立刻调出早已整理好的收费明细表,屏幕上清晰列着各项诊疗项目的价格:“我对照指导手册核过了,门诊挂号费分普通号15元、专家号50元、特需号100元;住院床位费按等级划分,普通病房40元\/天、双人间80元\/天、单人间200元\/天;手术费则根据难度分级,比如阑尾切除术800元,心脏搭桥手术3万元,都严格卡在标准范围内,没有任何偏差。”
“检查项目的收费要特别注意。”放射科副院长补充道,“咱们医院的ct、mRI都是顶配设备,但收费不能因此上浮,必须按普通三甲的标准收——比如头部ct平扫220元,胸部mRI460元,这样既能让患者享受到优质设备,又不会增加经济负担。”
沈知行点点头,把话题转向医保划分:“收费定好了,医保接入是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患者能不能报销、愿不愿意来咱们医院就诊。林薇,本地医保和异地医保的接入进度怎么样了?”
“本地医保已经和市医保局对接完毕。”林薇打开工作台账,“咱们医院的医保定点资质已经通过审批,开诊当天就能实现本地医保实时结算,患者拿着医保卡就能直接报销,报销比例按本地政策执行——职工医保住院报销85%,居民医保住院报销70%,门诊报销比例也按对应的分级标准来。”
提到异地医保,林薇的语气稍显郑重:“异地医保跨省结算稍微复杂些,目前已经接入了全国医保联网系统,但需要注意三个细节。第一,患者必须在参保地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否则无法直接结算;第二,报销比例按参保地政策执行,比如患者是从江苏来的,就按江苏的异地报销比例算,咱们医院只负责实时上传费用明细;第三,部分特殊病种(比如尿毒症透析、癌症放化疗)的异地报销需要额外提供诊断证明,我已经让行政团队准备好对应的备案流程说明,到时候会贴在门诊大厅的显眼位置。”
“有没有针对罕见病患者的医保特殊政策?”罕见病专科副院长苏芮突然开口,“很多罕见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费用很高,要是医保能多覆盖一点,能帮他们减轻不少负担。”
周明立刻接过话:“我查过了,夏国针对26种罕见病药品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咱们医院的药房已经备齐了这些药品,患者凭处方购买时,能按当地医保比例报销。另外,本地医保局还对罕见病患者有额外补贴,每年最高能补贴5万元,咱们后续可以和医保局合作,帮符合条件的患者申请补贴,简化流程。”
沈知行听着众人的讨论,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还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收费和医保政策要让患者一目了然,林薇,你安排人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在门诊大厅、住院楼护士站、甚至医院官网都放上,方便患者查询;第二,收费系统要和医保系统做好对接测试,周明,你和赵磊配合,明天进行模拟结算测试,确保开诊当天不会出现收费错误、医保无法报销的情况。”
“收到!”周明和林薇同时应下。接下来的两天里,医院上下都在为开诊前的最后准备忙碌——收费窗口的工作人员反复演练结算流程,行政团队在各个区域张贴医保政策说明,药房的药师核对药品库存和医保报销范围,连保洁人员都在仔细清洁门诊楼的每一个角落,确保医院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患者。
测试当天,沈知行亲自来到收费窗口,模拟一位异地就医的患者:“我是从山东来的,要做头部ct,已经办理了异地备案,能用医保报销吗?”
收费员熟练地操作着系统,输入患者信息、选择诊疗项目,不到一分钟,屏幕上就显示出结算结果:“先生,您的ct费用220元,按山东的异地报销比例65%计算,可报销143元,您只需支付77元。”
沈知行点点头,又走到住院楼的护士站,询问护士医保备案的流程。护士拿出宣传册,清晰地讲解:“异地患者可以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上办理备案,也可以到咱们医院的医保服务窗口让工作人员协助办理,备案成功后就能直接结算,不用自己先垫付费用再回去报销。”
看着这一切,沈知行心里的最后一丝顾虑也消失了。傍晚时分,他站在门诊楼的玻璃门前,看着外面渐渐亮起的路灯,远处的马路上有车辆来来往往,偶尔有人会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这座崭新的医院。
“明天就能开诊了。”林薇走过来,手里拿着开诊仪式的流程表,“咱们邀请了市卫健委的领导,还有几家媒体,简单举行个仪式,然后就能正式接诊患者。”
沈知行接过流程表,目光落在“开诊时间:上午9点”那行字上,嘴角忍不住上扬——收费标准明确,医保体系完善,医护团队就位,明泽医院终于做好了所有准备,即将迎来属于它的第一位患者,开启守护生命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