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明泽医院中枢指挥中心的50米巨幕已切换至“术后监测专属界面”。江晓指尖划过量子遥控器,屏幕瞬间分列出八个独立监测窗口,每个窗口对应一位跨省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用药记录、护理日志等数据以2亿高刷速率实时流转。“明泽,启动‘72小时术后追踪’程序,核心算力锁定18%,重点保障监护数据传输。”
周明同步调出医保资金动态:“八台四级手术的报销流程已通过,昨日新增术后监护费用320万元,资金池余额3.87亿元,无预警。”林薇将打印好的《术后恢复监测清单》分发至控制台:“每例患者都标注了核心监测项,比如湖南先心病患者重点盯心功能,浙江罕见病患者侧重凝血指标,明泽已设置分级预警阈值。”此时对讲机响起,沈知行的声音传来:“我现在去住院中心巡查患者,中枢每半小时同步一次核心数据。”
七点三十分,江晓操作巨幕生成首份《72小时恢复预测报告》,每份报告顶端都清晰标注患者来源与手术类型,核心内容分为“恢复曲线预测”“并发症风险评估”“康复计划建议”三大模块。“湖南患者,术后12小时,心率82次\/分,心输出量5.2L\/min,明泽预测48小时后心功能可恢复至2级,并发症风险评级‘低’,主要风险点为肺部感染。”她对着对讲机汇报,沈知行的回应透过电波传来:“已查看患者,呼吸平稳,护士正按康复建议做雾化吸入,数据匹配。”
八点十五分,浙江罕见病患者的监测窗口突然亮起黄色预警。“凝血酶原时间从12秒升至16秒,超出预警线!”程昱立刻调出数据曲线,“明泽分析是术后用药相互作用,已自动推送调整方案至罕见病中心终端。”林薇同步联系主管医生:“沈院长正在病房,刚查看过患者伤口,无渗血,你们按调整方案给药后同步数据。”十分钟后,预警解除,凝血指标缓慢回落,报告中的风险评级从“中”下调至“低”。
九点整,景初与景行来到中枢轮岗。“爸让我们帮着核对康复计划的可行性。”景初打开平板,调出科研中心的模拟数据,“明泽预测四川神经科患者术后72小时肌力可恢复至3级,我们比对了同类病例,这个预测准确率能达92%。”景行补充道:“我去住院中心时看了江苏患者的康复训练,护士说按明泽建议的频率做肢体活动,患者没有明显不适。”
十点半,沈知行巡查至广东心内科患者病房,对讲机实时同步情况:“患者主诉胸口轻微胀痛,血压135\/85mmhg,看一下明泽的预测曲线。”江晓立刻放大对应窗口:“术后24小时内轻微胀痛属正常范围,明泽预测36小时后症状会缓解,并发症风险‘极低’,已标注排除心包积液可能。”沈知行随即安排超声检查,结果与预测一致,患者情绪逐渐平稳。
中午十二点,中枢汇总半日监测数据。周明更新费用统计:“术后监护费用累计680万元,其中四级监护病房占比65%,康复器械使用占20%,明泽自动分类核算,无异常。”江晓刷新预测报告:“八位患者中有六位恢复曲线与预测完全吻合,浙江、广东两位患者的指标虽有波动,但均在可控范围,风险评级未升级。”此时沈知行返回中枢短暂休整,翻看报告后叮嘱:“重点盯紧术后48小时这个关键节点,很多并发症会在这时候显现。”
下午两点,明泽自动生成“术后48小时风险预警汇总”。巨幕上弹出红色标识:“河北骨科患者d-二聚体升高,深静脉血栓风险评级升至‘中高’!”赵磊立刻抓起对讲机:“通知骨科护理团队,启动血栓预防方案,明泽已调用5%储备算力模拟抗凝药物效果,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剂量已同步。”沈知行再次赶往病房,现场查看患者下肢血运情况,配合护理团队进行气压治疗,半小时后,监测数据显示d-二聚体增速放缓。
四点钟,景初带着科研中心的最新模拟结果返回:“明泽用10%储备算力优化了康复计划,针对山东患者的肺功能损伤,建议增加俯卧位通气时间,预测72小时后血氧饱和度可稳定在96%以上。”林薇随即联系康复中心:“按新方案调整,每小时同步一次训练数据,中枢实时核验效果。”巨幕上山东患者的血氧曲线果然呈上升趋势,与预测轨迹高度重合。
傍晚六点,术后36小时数据汇总完成。江晓逐一核对监测清单:“心功能、凝血、感染指标均在预警线内,明泽预测72小时后,八位患者中五位可转入普通监护病房,三位需继续留观四级病房。”周明核算后续费用:“预计还需监护费用450万元,资金池完全覆盖,明泽已预留报销通道。”沈知行巡查结束返回中枢,看着报告点头:“算力预测的精准度超出预期,这为后续康复方案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夜间十点,中枢切换至夜班模式,但术后监测窗口仍保持高优先级。陆凯团队接管指挥后,重点关注明泽推送的“夜间风险提示”:“湖南患者夜间可能出现心率波动,明泽已调高监测频率至每秒15次;河北患者需每两小时复查d-二聚体。”凌晨两点,湖南患者心率短暂升至105次\/分,明泽自动报警并推送镇静药物建议,护士处理后指标迅速回落,未影响整体恢复进程。
次日清晨七点,白班团队接班时,《72小时恢复预测报告》已更新至最终版。巨幕上清晰显示:八位患者并发症风险均降至“低”或“极低”,其中五位恢复达标,拟于当日转入普通监护病房;三位需延长四级监护24小时,明泽已优化康复计划,增加肺功能训练与营养支持模块。江晓对着对讲机汇报:“所有数据均通过人工核验,与临床观察一致,可按预测报告执行后续诊疗。”
沈知行再次前往住院中心,看着患者们平稳的状态,接过护士递来的签字确认单。“明泽的72小时预测,就像给患者的恢复之路画了一张精准地图。”他对着中枢的方向说道,对讲机里传来江晓的回应:“中枢已将报告同步至国家临床平台,为同类手术患者的术后管理提供参考。”
阳光透过病房窗户洒在监测仪上,跳动的数字与中枢巨幕的数据遥相呼应。18%的核心算力沉稳托底,82%的储备算力静默待命,这份凝聚着技术与专业的预测报告,不仅是八位患者的生命保障,更是明泽医院用算力守护生命的又一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