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诊首周的最后一个傍晚,明泽医院的门诊楼渐渐恢复了平静。沈知行坐在办公室里,翻看林薇提交的首周运营报告——七天共接诊患者2.1万人次,医保结算成功率100%,患者满意度96%,但报告末尾的一行小字让他停住了目光:“高峰时段(上午9-11点)门诊大厅排队时长平均23分钟,主要集中在挂号、缴费、取药环节,部分老年患者对线上操作不熟悉,需专人协助。”
他指尖轻轻敲击桌面,正琢磨着如何优化流程,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比以往多了几分轻快:【检测到明泽医院首周运营达标,患者核心需求(高效就诊)已识别,特发放专属运营奖励——智能挂号分流系统(含全流程闭环功能)。】
【系统说明:该系统可实现“挂号-就诊-检查-缴费-取药”全流程线上线下联动,自动分流就诊人群,减少排队时长,同步兼容老年患者等特殊群体操作需求,与医院现有医保系统、诊疗系统无缝对接。】
随着提示音落下,沈知行的办公电脑自动亮起,屏幕上弹出一个深蓝色的系统界面,顶部清晰标注着“明泽医院智能分流系统V1.0”,下方分为“患者端”“医护端”“管理端”三个模块。他伸手触碰屏幕,界面立刻展开,每个功能模块的说明都简洁明了。
“赵磊,林薇,立刻来我办公室。”沈知行拨通电话,语气难掩兴奋。十分钟后,后勤助手赵磊和行政助手林薇推门而入,看到屏幕上的系统界面时,两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是系统刚发放的智能挂号分流系统,能解决咱们首周遇到的排队问题。”沈知行指着屏幕,“你们看,患者端支持四种挂号方式——微信小程序、官网、现场自助机、人工窗口,而且自助机和小程序都有‘老年模式’,字体放大,步骤简化,还能语音导航;就诊环节,系统会根据患者挂号科室和病情紧急程度自动分流,比如急诊患者直接分配绿色通道,普通门诊患者按预约时间分时段就诊,避免扎堆。”
赵磊立刻凑上前,目光落在“检查预约”模块上:“这个好!之前患者做完检查要等医生开单、再去缴费、然后排队预约检查,现在系统能自动关联医生开的检查单,患者在诊室就能直接通过手机缴费,缴费后系统根据设备空闲情况分配最近的检查时段,还能推送检查室位置导航,省了来回跑的时间。”
“缴费和取药环节的优化更关键。”林薇指着“结算取药”模块,“系统支持‘诊间结算’,医生看完病后,患者在诊室就能通过手机或自助机缴费,不用再去收费窗口排队;缴费完成后,药方会自动同步到药房,药房根据缴费顺序提前配药,患者到药房时直接凭取药码取药,相当于把‘排队缴费’和‘药房配药’的时间重叠了。”
沈知行点点头,调出系统的“数据监控”功能:“管理端还能实时查看各环节的排队数据,比如哪个自助机前排队人数多,系统会自动推送提示到附近的工作人员,引导患者到空闲设备;要是某时间段取药人数激增,也能及时调配药房人手,避免拥堵。”
“那老年患者不会用手机怎么办?”林薇突然想到首周遇到的问题。沈知行笑着点开“特殊服务”模块:“系统考虑到了,除了老年模式,还设置了‘陪诊预约’功能,患者可以提前预约志愿者陪诊,从挂号到取药全程协助;人工窗口也不会取消,保留2个专门服务老年患者和特殊群体的窗口,确保没人被落下。”
三人越看越兴奋,赵磊立刻拿出平板记录:“我今晚就能安排技术团队对接系统,把它和医院的电力系统、网络系统、医保系统做适配,确保数据传输安全;明天早上先在门诊楼部署10台自助机,测试运行没问题后,再逐步覆盖住院楼和配套楼。”
“我来制定推广方案。”林薇也立刻行动,“明天安排导诊护士在门诊大厅引导患者使用小程序和自助机,制作图文版操作指南贴在自助机旁,再培训一批志愿者,专门协助老年患者操作,确保系统上线后患者能快速适应。”
沈知行看着两人忙碌的身影,心里格外踏实。当晚,赵磊的技术团队通宵达旦,将智能分流系统与医院现有系统完成了对接。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门诊楼时,10台崭新的自助机已整齐摆放在大厅两侧,屏幕上“明泽医院智能分流系统”的字样格外醒目。
“大爷,您要挂哪个科室的号?我教您用自助机,比排队快多了。”导诊护士小张看到一位老人在人工窗口前犹豫,立刻上前帮忙。她点开自助机的“老年模式”,放大的字体和清晰的语音提示让老人眼前一亮:“这个好,字大,还能说话,比手机方便!”在小张的协助下,老人不到两分钟就挂好了心内科的号,还预约了当天上午10点的就诊时间。
与此同时,在儿科门诊,医生李然刚为一位患儿看完病,便笑着对患儿家长说:“您现在可以用手机扫码缴费,缴费后药方会直接传到药房,您带孩子去药房时就能直接取药,不用再排队了。”家长半信半疑地扫码,果然看到缴费页面上清晰显示着药品费用和医保报销金额,缴费完成后,手机立刻收到了取药码和药房位置导航,全程不到一分钟。
上午10点,正是以往就诊的高峰时段,但今天的门诊大厅却格外有序——自助机前只有零星几人排队,导诊护士和志愿者在各个区域穿梭,及时提供帮助;收费窗口前几乎没有长队,患者大多在诊室或候诊区完成了缴费;药房里,药师们按系统推送的顺序快速配药,患者凭取药码就能快速取药,整个流程顺畅得像一条无形的流水线。
沈知行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系统管理端查看实时数据:挂号平均时长从之前的8分钟缩短到2分钟,缴费平均时长从5分钟缩短到1分钟,取药平均时长从12分钟缩短到4分钟,整体就诊时长平均减少了40%,患者满意度实时显示为99%。
“沈院长,系统运行太顺利了!”赵磊兴奋地闯进办公室,手里拿着平板电脑,“截至上午11点,已有60%的患者使用自助机或小程序完成挂号缴费,20%的老年患者在志愿者协助下使用了系统,没有出现一例操作故障或数据错误。”
林薇也跟着进来,脸上带着笑容:“刚才接到几位患者的反馈,说现在来明泽医院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不用来回跑,节省了很多时间。还有一位从外地来的患者说,他通过小程序提前挂号,还预约了检查,当天就能看完病,不用再住一晚,特别省心。”
沈知行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有序的场景,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智能挂号分流系统的上线,不仅解决了排队问题,更让明泽医院的运营效率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这还不是终点,未来还有更多的优化空间——比如进一步完善系统的AI问诊功能,让患者在家就能初步判断病情;再比如加强与社区医院的联动,实现分级诊疗,让更多患者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通知各科室,下午下班前召开系统运行总结会,收集大家的使用反馈,看看还有哪些需要优化的地方。”沈知行对林薇和赵磊说,“咱们要把这个系统用好,让它真正成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好帮手’,让明泽医院的服务越来越贴心,越来越高效。”
夕阳西下时,总结会如期召开。各科室的医生和护士纷纷发言,分享着系统带来的便利——外科医生说,现在手术安排更精准了,不用再担心患者因检查延误手术时间;儿科护士说,家长们不用再抱着孩子排队缴费,诊室里的哭闹声都少了;药房药师说,系统按缴费顺序配药,避免了配药混乱,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沈知行坐在会议桌主位,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偶尔记录下需要优化的细节。窗外,明泽医院的灯光渐渐亮起,照亮了整个院区,也照亮了无数患者对健康的希望。他知道,有了智能挂号分流系统的助力,有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明泽医院一定会成为患者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健康港湾”,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