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肥办下24小时健身房会员,总在深夜独自锻炼时听见有人喊我名字。
私教委婉提醒:“我们午夜班没有安排教练,你可能是幻听。”
我不以为然,直到在镜子里看见跑步机后站着个穿员工服的男人,正对着我后背无声指导动作。
调取监控却发现我始终对空无一人的器械自言自语,动作却异常标准专业。
前台翻出档案册苦笑:“你描述的那位教练,三年前猝死在杠铃区——他生前最遗憾的,就是没能帮会员练出完美身材。”
---
体重秤上那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我所有的侥幸。毕业三年,工作稳定在格子间,身材却像发了酵的面团,不可抑制地膨胀起来。体检报告上飘红的指标,买衣服时店员含蓄的“没有您的尺码”,都成了扎在心头的刺。
于是,当看到这家新开的“力健”24小时健身房,打着“自律给你自由”的标语,并且推出力度惊人的开业优惠时,我几乎是怀着一种悲壮的心情,刷了卡。为了健康,也为了那点可怜的自尊心。
第一次去是周末下午,人声鼎沸,跑步机都得排队。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蛋白粉的味道,器械碰撞声、沉重的呼吸声、健身教练中气十足的指导声交织在一起,让我这个新手无所适从,笨拙地摆弄了几下器械,就灰溜溜地逃走了。
这样不行。我决定错峰出行——深夜去。反正我是夜猫子,而且深夜人少,没人会看到我那蹩脚的动作。
第一次深夜健身,感觉果然好多了。晚上十一点过后,健身房空旷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只有几盏主灯亮着,大部分区域隐没在阴影里,只有器械区的灯还顽强地亮着白光。我戴上耳机,隔绝外界,踏上跑步机,开始与脂肪搏斗。
大概过了半小时,我正在做一组哑铃弯举,动作变形得厉害。
就在我龇牙咧嘴、快要放弃的时候——
一个清晰的、低沉的男声,突然穿透了耳机的音乐,钻进我的耳朵:
“核心收紧,手腕别翻。”
我猛地一惊,停下了动作,摘下耳机,环顾四周。
器械区空荡荡的,只有冰冷的钢铁泛着光。力量区更深的地方,灯光昏暗,看不真切。远处操房黑着灯,更衣室方向也毫无动静。
听错了?是耳机里的指导语音?可我明明记得听的是摇滚乐。
我摇摇头,重新戴上耳机,没当回事。
接下来的几天,只要我深夜来锻炼,这种情况就会时不时发生。有时是在做卧推,感觉姿势不对时,会听到“沉肩,肘部别打开太多”;有时是在练深蹲,会听到“膝盖方向跟着脚尖,背挺直”。声音不高,但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口吻,每次都在我动作变形的关键时刻响起,一语中的。
我开始觉得有点邪门了。这健身房,难道还带人工智能纠正动作的?可我看了一圈,没发现什么隐藏的摄像头或者音响设备。
有一次,我故意做了一个极其错误的硬拉姿势,腰部反弓得厉害。
“停!腰会断的!髋部发力!”
那个男声立刻响起,带着一丝明显的焦急。
我彻底毛了。这绝不是巧合!
第二天下午,我特意找了个看起来面善的私教,买了节体验课。课上完后,我装作不经意地问:“教练,咱们这儿晚上……有教练值班吗?就是那种,会远程指导动作的?”
那私教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哥,你想多了。我们晚上十点就下班了,哪还有教练。24小时开放,主要是给会员自己锻炼的便利。你是不是太累了,出现幻听了?有时候疲劳过度是会这样的。”
幻听?我皱了皱眉。一次两次是幻听,这都连着快一周了,每次指导还都精准无比,也是幻听?
我心里疑窦丛生,但也没再多说。
又过了几天,一个周五的深夜,我照常在器械区挥汗如雨。那天练的是背。我对着墙镜,做着高位下拉,努力感受背部发力,但总觉得哪里不对,胳膊倒是先酸了。
我皱着眉,看着镜子里自己别扭的动作。
就在这时,我的目光无意中扫过镜子的深处,映出我身后那片放置着跑步机和椭圆机的区域。
就在我身后大约五六米远的地方,一台静止的跑步机后面……
不知何时,站着一个男人!
他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印着健身房Logo的员工制服,身材挺拔,双手抱在胸前,正微微歪着头,看着镜子里我的倒影!
他的脸有些模糊,看不真切五官,但能感觉到他的视线,正精准地落在我发力错误的背阔肌上!
而他的嘴唇……正在极其轻微地翕动着!
虽然没有声音发出,但那个口型……分明就是在说:
“肩胛骨后缩下沉,感受背阔肌发力!”
我全身的汗毛瞬间炸起!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有人!一直有人在我身后看着!那些指导……不是幻听!
我猛地回头,同时大喝一声:“谁?!”
身后……空无一人。
那台跑步机后面,空空荡荡。只有几台冰冷的器械,在灯光下沉默地伫立着。
我心脏狂跳,呼吸急促。是错觉?镜子里看到的也是假的?
不对!太真实了!
我立刻冲向健身房前台的电脑——那里有整个健身房的监控系统后台权限,我知道密码。值夜班的前台小哥正趴在桌子上打盹,被我摇醒。
“快!帮我调一下刚才器械区的监控!就五分钟前的!”我声音都在发抖。
小哥睡眼惺忪,有些不耐烦,但看我脸色煞白,还是操作起来。
监控画面调出,回放到我发现那个“人”的时间点。
画面里,只有我一个人站在高位下拉器械前,对着镜子,做着动作。我的表情有些困惑和费力。
而我的身后……那片区域,空无一人!根本没有什么穿深蓝制服的男子!
但是……
我死死盯着屏幕里我的嘴唇。
监控画面里,站在器械前的“我”,嘴唇正在微微动着,仿佛在……自言自语?
而更让我头皮发麻的是,画面中“我”的动作,在我“自言自语”之后,立刻做出了极其标准的调整——肩胛骨明显后缩下沉,手臂角度微调,整个背部肌群瞬间绷紧,发力轨迹变得无比精准、专业!
就像……真的有一个看不见的教练,在手把手地纠正我!
而我,不仅在听从“他”的指令,甚至……还在模仿“他”的口型?!
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和恐惧感将我淹没。我一直以为是我听到了指导,但监控显示,根本是我自己在“复述”那些指导,并且完美地执行了!
那个前台小哥也看出了不对劲,睡意全无,凑过来看着屏幕,脸色渐渐发白:“卧槽……哥们……你……你没事吧?你这动作……挺标准啊……跟谁学的?”
我猛地抓住他的胳膊:“你们健身房!以前有没有一个……喜欢在深夜指导会员的教练?!穿深蓝色制服!男的!身材很好!”
小哥被我的样子吓到了,结结巴巴地说:“深蓝色……那是老款制服了,早换了……教练……深夜……”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眼神里闪过一丝惊惧,手指颤抖着在电脑上打开了另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些陈旧的电子档案。
他翻找着,嘴里念叨着:“好像……好像是有那么一个……姓杨的教练……特别负责,有点强迫症,看不得会员动作不标准……特别是晚上人少的时候,他经常主动去指导……”
他的手指停在一个文件夹上,里面只有一张扫描件,是一份简短的内部通告。
“找到了……杨教练……杨振……”小哥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难以置信的恐惧,“三年前……就在咱们这个店……还是老装修的时候……晚上一个人加练……在杠铃区……突发心源性猝死……”
我的呼吸停止了。
小哥抬起头,脸色惨白,把屏幕转向我,指着那份通告下面一行几乎被忽略的小字,那是当时店长写的一句感慨性的结语:
“……杨教练生前最执着于帮助会员塑造完美体态,这是他最大的愿望,也是他临终前……唯一的遗憾。”
我僵在原地,浑身冰冷。
深蓝色的老款制服……
深夜主动指导……
对动作标准近乎偏执的追求……
猝死在杠铃区……
唯一的遗憾……
所以,那些精准的指导,不是幻听。
镜子里那个模糊的身影,不是错觉。
是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他弥补“遗憾”的……载体。
他一直在这里。
在每一个深夜。
寻找着动作不标准的会员。
继续着他未竟的“私教”工作。
我低头,看着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因为“幻听”指导而确实变得结实了一些的臂围,和逐渐标准的动作痕迹。
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渗透了四肢百骸。
我是在减肥。
还是在……帮一个死去的教练,完成他的执念?
我看着监控画面里,那个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却做出完美动作的“自己”。
那么,教我这些动作的,到底是我自己……
还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