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的钟声刚过寅时,济公和尚还在禅房里呼呼大睡,嘴角挂着口水,怀里紧紧抱着那只破葫芦。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声打破了寺院的宁静。
“
济公大师!济公大师!”一个尖细的声音在禅房门外响起,伴随着重重的敲门声。
济公被惊醒,揉着眼睛,迷迷糊糊地问道:“谁啊?大清早的不让人睡觉,吵吵闹闹的,是不是想跟贫僧抢酒喝啊?”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身穿锦袍、头戴乌纱帽的太监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手持兵器的侍卫。太监脸上满是焦急之色,看到济公,连忙跪倒在地:“济公大师!求您快救救陛下!皇宫里闹鬼了!”
“
闹鬼?”济公一下子清醒了大半,从床上坐起来,“皇宫里戒备森严,怎么会闹鬼?是不是哪个宫女太监晚上偷懒,编出来的鬼故事吓人啊?”
“
不是鬼故事!是真的!”太监急得直跺脚,“昨晚三更时分,陛下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突然一阵冷风刮过,蜡烛全灭了。紧接着,就看到一个穿着白衣的女子身影在书房里飘来飘去,陛下吓得当场就晕过去了!现在太医们都束手无策,皇后娘娘让我来请您立刻进宫!”
济公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说:“哦?还有这种事?看来这皇宫里的‘客人’,比贫僧还喜欢热闹啊。”他翻身下床,拿起破蒲扇和葫芦,“走吧,前面带路。贫僧倒要看看,是什么‘贵客’敢在皇宫里撒野。”
一行人匆匆赶到皇宫。此时的皇宫一片紧张气氛,侍卫们四处巡逻,宫女太监们个个面带惧色,噤若寒蝉。皇后娘娘守在御书房外,眼圈通红,见济公来了,像是见到了救星,连忙迎上前:“济公大师,您可算来了!陛下还在里面昏迷不醒,您快救救他吧!”
“
皇后娘娘莫慌。”济公安慰道,“贫僧先进去看看陛下的情况。”
他走进御书房,只见宋徽宗躺在龙椅上,脸色苍白,双目紧闭,眉头紧锁,像是在做什么噩梦。济公走到龙椅前,伸出手指,搭在宋徽宗的手腕上,片刻后,点了点头:“陛下并无大碍,只是被惊吓过度,魂魄有些不稳而已。”
他从怀里摸出一张黄色的符纸,点燃后绕着宋徽宗转了三圈,口中念念有词。符纸燃烧的灰烬落在宋徽宗身上,宋徽宗身体动了一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
济……济公大师?”宋徽宗声音虚弱地说道。
“
陛下醒了!”皇后娘娘大喜过望,连忙上前扶住宋徽宗。
济公笑着说:“陛下,您只是被怨灵所扰,现在已经没事了。不过,这怨灵既然敢闯入皇宫,想必不是普通的角色,贫僧还得好好查一查。”
宋徽宗定了定神,回忆起昨晚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昨晚那白衣女子……她的脸很模糊,看不清样貌,但眼神非常冰冷,像是要把朕生吞活剥一样。她还说……说朕欠了她的债,要朕偿还。”
“
欠债?”济公眉头一皱,“陛下,您仔细想想,最近有没有得罪过什么人,或者做过什么让你心安不安的事情?”
宋徽宗沉思了片刻,摇了摇头:“朕一向勤政爱民,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要说得罪人,那也是在朝堂上,得罪了一些奸臣而已,但他们都是凡人,怎么会变成怨灵?”
济公没有说话,而是在御书房里四处查看。他发现,御书房的窗户上有一道细微的裂缝,裂缝处似乎残留着一丝淡淡的黑气。他又走到书架前,仔细观察着每一本书,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本泛黄的古籍上。
这本书的封面上没有任何文字,看起来十分陈旧。济公拿起书,翻开一看,里面记载的都是一些关于前朝后宫的秘闻。当他翻到其中一页时,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
陛下,您看这一页。”济公把书递给宋徽宗。
宋徽宗接过书,仔细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着:“南唐后主李煜之妃,名婉儿,善歌舞,深得后主宠爱。宋灭南唐后,婉儿被掳入宫中,因思念后主,拒不从命,被宋太祖赐死,葬于皇宫后花园的桃树下。”
“
婉儿?”宋徽宗喃喃自语,“朕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
“
陛下可能没听说过,但这位婉儿姑娘的怨气,却一直留在这皇宫里。”济公说道,“她认为,是你们赵家夺了南唐的江山,害死了她和后主,所以才会化作怨灵,前来寻仇。昨晚惊扰陛下的,应该就是她的魂魄。”
皇后娘娘一听,吓得脸色发白:“那……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她会不会再来害陛下啊?”
“
放心,有贫僧在,她伤不了陛下。”济公说道,“不过,这婉儿姑娘的怨气很深,若是不化解,恐怕以后还会再来捣乱。贫僧决定,今晚在皇宫后花园的桃树下,为她举行一场超度法会,希望能化解她的怨气,让她早日投胎转世。”
宋徽宗连忙点头:“一切听从大师安排。只要能平息她的怨气,朕什么都愿意做。”
当天晚上,济公在皇宫后花园的桃树下搭起了法坛。法坛上摆着香炉、烛台和各种供品,济公身穿袈裟,手持念珠,神情肃穆。广亮、陈亮和赵斌也赶来帮忙,分别负责敲木鱼、打铙钹和诵经。
月光洒在桃树上,树影婆娑,显得格外阴森。周围的侍卫和宫女太监们都远远地站着,不敢靠近。
济公点燃香烛,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随着他的诵经声,周围的空气渐渐变得凝重起来,一股淡淡的白色雾气从桃树下升起。
突然,一阵冷风刮过,雾气中隐约出现一个白衣女子的身影。她长发披肩,脸色苍白,眼神空洞,正是昨晚惊扰宋徽宗的那个怨灵。
“
婉儿姑娘,贫僧知道你死得冤。”济公睁开眼睛,对着白衣女子说道,“但事已至此,再怨恨也无济于事。你这样纠缠下去,不仅无法报仇,反而会让自己的怨气越来越重,永远无法超生。”
婉儿的身影在雾气中晃动了一下,声音冰冷地说:“我不甘心!赵家夺了我的国家,害死了我的爱人,我为什么不能报仇?”
“
冤冤相报何时了?”济公叹了口气,“当年宋太祖赐死你,也是出于政治考虑,并非个人恩怨。而且,你看现在的大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这也算是对你故国百姓的一种交代。你若是肯放下怨恨,贫僧愿意为你诵经超度,让你早日投胎转世,重新做人。”
婉儿沉默了,她的身影在雾气中渐渐变得透明。过了一会儿,她才缓缓地说:“我……我真的可以重新做人吗?”
“
当然可以。”济公点了点头,“只要你肯放下怨恨,一心向善,佛祖一定会保佑你的。”
说完,济公拿起一把桃木剑,对着空中挥舞了几下,口中诵念起超度经文。随着经文的诵念,一道金光从法坛上射出,笼罩住婉儿的身影。婉儿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释然的笑容,然后渐渐消散在空气中。
雾气散去,月光重新变得明亮起来。桃树下的泥土中,似乎有一朵小小的白花破土而出,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
好了,她已经走了。”济公收起桃木剑,松了口气,“以后,这皇宫里再也不会闹鬼了。”
宋徽宗和皇后娘娘连忙走上前,对着济公深深鞠了一躬:“多谢济公大师!大师真是功德无量!”
济公笑了笑:“陛下客气了。贫僧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希望陛下以后能更加勤政爱民,不要辜负了百姓的期望。”
“
朕一定铭记大师教诲。”宋徽宗郑重地说。
离开皇宫时,已是深夜。广亮、陈亮和赵斌跟在济公身后,都露出了疲惫但欣慰的笑容。
“
师父,今天可真是惊险啊。”陈亮说道,“没想到那个婉儿姑娘的怨气这么重。”
“
是啊。”赵斌也点了点头,“幸好师父有办法化解她的怨气,不然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济公摸了摸怀里的葫芦,笑着说:“这世间的怨气,大多都是因为放不下。只要能想开一点,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怨恨,这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祥和。灵隐寺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在为这场圆满的超度祝福。而济公和尚,依旧是那个穿着破僧袍、摇着破蒲扇的疯和尚,却用他的智慧和善良,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了危机,守护着这一方百姓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