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丸”的舷梯刚刚搭稳,陈晓就看到了码头上那显眼的一幕。小林弘树竟然亲自来了,身后还跟着几名梅机关的职员,甚至还有一个拿着照相机的宣传人员。这阵仗,不像迎接一个出差归来的下属,倒像是迎接什么凯旋的英雄。
陈晓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立刻堆起受宠若惊的激动,快步走下舷梯,隔着老远就是一个九十度的标准鞠躬:“小林先生!您怎么亲自来了!属下万万不敢当!”
小林弘树满面春风,上前一把扶住他,用力拍着他的肩膀,声音洪亮得周围人都能听见:“高桥君!辛苦了!辛苦了!你们这次立了大功了!”
他身后的职员们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照相机的镁光灯也闪烁起来,晃得人眼花。吉田跟在陈晓身后,看到这阵仗,腰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脸上露出与有荣焉的得意。中村依旧沉默,微微躬身行礼。
陈晓被小林搂着肩膀,在一众“欢迎功臣”的目光簇拥下,走向停在一旁的黑色轿车。一路上,小林的声音就没停过:
“……报告我已经粗略看过了!写得非常好!数据详实,分析透彻,判断精准!特别是关于美军戒备程度和实力的评估,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军部和大本营那边都非常重视!”
陈晓一边谦逊地低着头连称“过奖”、“愧不敢当”、“全赖长官指导有方”,一边心里疯狂吐槽:可不是非常重要吗?我亲手给你们喂的毒药,味道够劲吧?够你们消化一阵子了。这欢迎仪式搞得跟追悼会预备式似的,就差给我提前献花圈了。
坐进轿车,小林依旧兴奋难耐,压低了声音但对陈晓说:“高桥君,你是不知道,你的这份报告,在高层引起了多大震动!以前那些嚷嚷着‘美国人怕死’、‘一击即溃’的傻瓜们,现在都闭嘴了!你的报告,让我们对敌人的实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这对我们制定下一步的战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决定性的意义?陈晓心里冷笑,是啊,决定性地把你们往坑里又推了一把。他脸上却露出“能为帝国效力倍感荣幸”的赤诚表情:“这都是属下分内之事。只可惜美军戒备森严,无法获取更核心的部署情报,有负长官期望。”
“哎!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小林大手一挥,“在这么短时间,这么困难的环境下,能拿到如此高质量的战略评估,已经是奇迹了!你放心,机关绝不会亏待功臣!”
回到梅机关大楼,欢迎的阵仗更加夸张。走廊两边的职员纷纷驻足鞠躬,投来或羡慕或敬畏的目光。甚至有人在小林的要求下,又临时搞了个小型的欢迎仪式。陈晓被迫又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获奖感言,内容无非是“托天皇陛下洪福”、“长官领导英明”、“同仁共同努力”、“敌人虽强但我帝国必胜”之类的标准废话,听得他自己都快吐了。
仪式的高潮,是小林亲自将一枚银色的“旭日章”别在了陈晓的胸前——等级不算最高,但对于他这个“非日裔”人员来说,已经是破格奖赏了。冰凉的勋章贴在胸口,陈晓却觉得像烙铁一样烫人。
镁光灯再次闪烁,记录下这“光荣”的时刻。
就在这一片喧闹和赞誉声中,陈晓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个身影。黑木中佐静静地站在人群外围,依旧是那副刻板的表情,眼神深邃地看着他,看不出喜怒。
掌声稍歇,黑木才缓步走上前来,先是对小林微微躬身:“小林课长。”然后转向陈晓,语气平淡无波:“高桥副组长,辛苦了。恭喜。”
“黑木组长,您太客气了。”陈晓连忙谦逊回应。
黑木的目光落在陈晓胸前那枚崭新的勋章上,停留了一秒,然后抬起眼看着他,缓缓说道:“高桥副组长的报告,我已经拜读过了。内容确实精彩,尤其是对一些细节的观察和推断,令人印象深刻。我会组织协调小组的成员,好好‘学习研究’其中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关于情报来源的判断和逻辑推导过程,还望高桥副组长不吝赐教。”
他的语气很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学术探讨般的诚恳。
但陈晓的后背却瞬间冒起一股寒意。
“学习研究”?“不吝赐教”?
这绝不是夸奖,这是通知——通知他,审查才刚刚开始,而且会更加深入、更加细致。黑木要像解剖青蛙一样,把他报告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判断依据,都放在显微镜下仔细剖析,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疑点或破绽。
欢迎的喧嚣还未散去,冰冷的阴影已经悄然笼罩下来。
陈晓脸上维持着感激和谦卑的笑容,深深鞠躬:“嗨!一定尽力配合,请黑木组长多多指导!”
黑木微微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喧闹的会场。
小林还在兴奋地拍着陈晓的肩膀,说着后续的奖励和晋升安排。
陈晓笑着应和,目光却追随着黑木消失在走廊拐角的背影。
胸前的勋章,沉甸甸的,冰凉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