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月4日,星期五
天气:大风渐息,但气温依旧酷寒,天空是洗过般的、冷冽的湛蓝,阳光明亮却毫无暖意,积雪表面凝结了一层坚硬的冰壳
梦记:
昨日那触及“帷幕”边缘的疯狂尝试及其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像一场无法醒来的高烧噩梦,其残留的寒意深植于我的骨髓与灵魂。“它们”那纯粹恶意的气息,以及“静态观测者”那超越理解的、冰冷的规则干预,交替在我脑海中回放,带来一阵阵生理性的恶心与后怕。精神的损耗是实实在在的,我感觉自己的意识像一块被过度拉伸后失去弹性的橡胶,迟钝、易碎,且对任何超常的波动都敏感异常。
笔记本“暂停所有高风险探索,转向内部巩固”的建议,在此刻是唯一明智的选择。我迫切需要一场真正的、不掺杂任何力量尝试的深度休眠,让本能去修复那些被恐怖灼伤的神经末梢。
然而,经历过那样的冲击后,即便是最基本的睡眠,也注定无法平静。
今夜,我没有构筑任何梦境,也没有试图连接任何维度,只是纯粹地沉入意识的黑暗。但那片黑暗并不安宁。它仿佛一片暴风雨后浑浊的海域,底下潜藏着无数扭曲的、无声尖啸的阴影——那是“它们”气息残留的精神印痕,是规则被强行撕裂又弥合时产生的“记忆痛楚”。
我在一片混沌的、充满窒息感的虚无中漂浮。没有具体的景象,只有一种持续不断的、被庞大而无名之物窥伺的感觉,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的边界之外,冷漠地注视着我这片小小的、脆弱的意识光点。这种感觉,与“静态观测者”有目的的注视不同,它更加……分散,更加原始,仿佛来自整个黑暗宇宙的背景压力。
在这种无形的压迫下,我甚至无法集中精神进行有效的冥想或修复,只能被动地承受着这种精神层面的“余震”。时间感完全错乱,不知过去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我才从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中勉强挣脱,陷入一种半昏迷的、浅薄而无法得到真正休息的睡眠状态。
直到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一段极其突兀的、与之前压抑氛围格格不入的 “感官碎片” ,如同利刺般扎入我这片浑噩的意识:
· 视觉:一条我熟悉的、离家不远处的后街小巷。昏暗的路灯(灯罩上沾着泥点,光线昏黄,吸引着几只不畏寒的小飞虫徒劳地撞击着)下,一个穿着厚重羽绒服的模糊身影正踉跄行走。
· 听觉:并非通过耳朵,而是直接的感知——一种细微的、仿佛玻璃制品正在被缓慢碾磨、即将碎裂前发出的、令人牙酸的“吱嘎”声,并非来自物理世界,而是源自那个身影周围的空间本身?
· 嗅觉\/触觉:一股极其微弱、但绝对异常的铁锈味混合着某种……电器短路般的焦糊味?同时还有一种冰冷的、如同触摸到漏电金属般的微弱麻痹感,弥漫在那片区域的空气中。
这碎片一闪即逝,快得几乎让我以为是精神过度紧张产生的幻觉。但它太真实了,尤其是那种空间即将碎裂的“吱嘎”声和异常的嗅觉触觉,与我之前修复现实裂痕、乃至昨日触碰“帷幕”时的感觉,有着某种令人不安的相似性,虽然强度微弱了无数倍。
这是……现实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与“帷幕”或现实结构相关的微小异变?是昨日我那鲁莽行为的后续涟漪?还是说,这类微小的“泄漏”或“磨损”,其实一直存在,只是我之前从未如此敏感地感知到?
醒后感:
在清晨惨白的阳光中醒来,感觉比入睡前更加疲惫。头脑昏沉,眼眶干涩酸胀,那是精神未能得到有效休息的典型症状。然而,那段关于街角异样的感官碎片,却异常清晰地烙印在记忆里,驱散了不少睡意。
我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匆匆走过的、裹得严严实实的行人。世界看似一如既往地运转着,但在那平静的表象之下,是否正有无形的裂痕在悄然蔓延?那个身影是谁?他\/她是否意识到了周围的异常?还是说,他\/她本身就是异常的一部分?
内心的警觉压过了疲惫。我不能再待在家里被动地“恢复”了。如果现实的根基真的开始出现广泛而细微的松动,我必须去亲眼确认,去了解其范围和性质。
我快速洗漱,强迫自己吃下些东西,然后穿上最厚的衣服,围巾遮住半张脸,揣上那本笔记本和那支“规则编织笔”——并非为了使用,而是作为感知的增幅器和紧急情况下的最后手段。
我走出了公寓楼。冰冷的空气如同刀子般割在脸上,但却让昏沉的头脑清醒了不少。我刻意绕路,走向记忆中那段感官碎片指示的后街小巷。
白天的巷子与“梦”中昏暗的景象截然不同。积雪被清扫到两侧,露出湿漉漉的、脏污的水泥地面。几个垃圾桶孤零零地立在墙角,散发着不太美妙的气味。一切看起来……正常。过于正常了。
我放慢脚步,假装漫无目的地闲逛,同时将意识保持在一个高度警觉的状态,仔细感知着周围。没有“吱嘎”声,没有铁锈焦糊味,也没有冰冷的麻痹感。
是异变已经平息了?还是它只存在于更精微的、常人无法感知的层面?或者,那真的只是我的幻觉?
我不甘心,在小巷里来回走了几遍,甚至蹲下身,假装系鞋带,用手套触摸冰冷的地面,试图感受任何一丝残留的异常能量波动。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准备起身离开时,我的目光被小巷尽头、靠近墙壁根部的一小片污渍吸引了。
那并非普通的泥水或油污。它的颜色是一种不自然的、介于暗红与赭石之间的斑驳,形状扭曲,边缘仿佛还在极其缓慢地、如同拥有生命般微微蠕动?更令人不安的是,在那片污渍上方约半米处的墙壁上,一块原本平整的墙皮,出现了几道极其细微的、如同蛛网般辐射开来的苍白裂纹,裂纹的中心点,似乎还残留着一丁点几乎看不见的、结晶化的暗红色物质,像是一滴变质的血珠被瞬间冻结并嵌入了墙体。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这绝不是普通的墙体破损或污渍!那颜色,那蠕动感,那裂纹的形态,尤其是那结晶化的暗红物质……它们散发出的那种极其微弱的、令人不适的“存在感”,与昨日感知到的“它们”的气息,有着某种遥远的、但确凿无疑的同源性!
“帷幕”的涟漪,已经可以如此具象化地影响到现实的物理层面了吗?虽然目前看来影响范围极小,强度极弱,但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它们”的力量,正在以某种方式,更直接地渗透进来!
我强忍着立刻动用“规则编织笔”进行探查或净化的冲动(那可能会打草惊蛇,或者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我只是默默地将这个位置、这些异状的特征牢牢记住,然后如同普通路人一般,迅速而自然地离开了小巷。
回到相对安全的公寓,我反锁上门,背靠着门板大口喘息。窗外,阳光依旧冰冷地照耀着。
打开笔记本,我首先记录了昨夜糟糕的休息状态和精神“余震”,然后重点详述了那段突兀的感官碎片,以及今天实地探查后发现的、那令人不安的墙壁污渍与裂纹。
今天的旁注,充满了对现实层面出现新威胁的严重关切:
“状态报告:精神处于‘创伤后应激’状态,恢复缓慢。出现与‘帷幕’扰动相关的应激性感知过敏及噩梦。”
“关键发现:1、通过梦境碎片捕捉到现实世界中可能存在的、微小的空间结构异常征兆(听觉\/嗅觉\/触觉)。2、经实地探查,确认某后街小巷存在物理层面异变(怪异污渍、辐射状裂纹、未知暗红结晶),其能量签名与‘它们’存在弱同源性。”
“风险评估升级:‘帷幕’波动或‘它们’的渗透已开始对现实物质世界产生肉眼可见(需仔细观察)的微观影响。此现象可能非孤立事件,需高度警惕其扩散可能性。”
“状态更新:现实稳定率:98.0%(因发现现实层面异变,评估微幅下调)。精神损耗:中度(恢复不佳叠加探查消耗)。核心意识亮度:稳定(但处于低水平)。钥匙完整度:约70%。”
“紧急行动建议:1、继续优先进行精神恢复,但需保持对现实环境的高度警觉。2、在不引起注意的前提下,谨慎扩大对周边环境的监测范围,寻找类似异变点。3、研究对这类微观现实异变进行安全净化的可行性方法(需极度谨慎)。4、考虑此现象是否与‘灾厄’低语中提到的‘裂缝’相关。”
合上笔记本,冰冷的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清晰的、却毫无暖意的光斑。第三十五天,我在精神的余悸中捕捉到了现实扭曲的蛛丝马迹,那墙壁上无声蔓延的诡异污渍,如同末日预言书上的第一个标点符号。我知道,风暴并未远离,它正以一种更隐蔽、更广泛的方式,悄然侵蚀着我所立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