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园回来后,暑气渐渐消退,转眼便到了中秋。王府里早早挂起了红灯笼,下人忙着备月饼、酿桂花酒,空气中弥漫着甜丝丝的香气。三只狼崽也长到近半人高,墨影身姿矫健,毛色如缎;追风身形稍显纤细,跑起来却快如闪电;星儿则愈发灵动,眼眸在月光下像浸了水的黑曜石。
中秋夜,王府的庭院里摆了张圆桌,桌上摆满了月饼、瓜果,还有特意为狼崽们准备的新鲜肉干。萧念安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小锦袍,抱着星儿坐在苏瑶身边,墨影和追风则趴在他脚边,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面,时不时抬头看看桌上的肉干。
萧逸尘提着一壶桂花酒走过来,给苏瑶斟了杯,又给念安倒了杯果汁,笑着说:“今日月色正好,咱们也学学寻常人家,赏赏月,聊聊天。”
苏瑶举杯与他轻碰,月光洒在她脸上,映得眉眼温柔:“这样的日子,真好。”
萧念安咬了口月饼,含糊不清地说:“娘亲,墨影也想吃月饼。”说着,就拿起一块莲蓉月饼,递到墨影嘴边。墨影嗅了嗅,伸出舌头舔了舔,却没吃——它还是更爱肉干。
众人都笑了起来。萧逸尘刮了下念安的鼻子:“傻小子,狼可不吃这个,给它们肉干去。”
萧念安这才想起,忙抓起几块肉干,分给三只狼崽。墨影叼着肉干,跑到苏瑶脚边,趴在地上慢慢啃,时不时抬头看她一眼,像是在分享美食。追风则叼着肉干跑到院角,警惕地环顾四周,确定没人抢,才低头吃起来。星儿最是娇惯,叼着肉干跳回念安怀里,趴在他膝头,小口小口地啃着。
月亮渐渐升到中天,清辉洒满庭院。萧逸尘说起他小时候的中秋,那时他还在军营,与将士们分食一块硬月饼,就觉得是天大的幸福。苏瑶也说起自己的往事,那时她跟着师父学医,中秋夜会去后山采草药,听着虫鸣,倒也清静。
萧念安听得入迷,抱着星儿问:“那师父会给娘亲讲故事吗?像父王给念安讲打仗的故事一样?”
“会啊,”苏瑶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师父会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说月亮上有座广寒宫,住着美丽的嫦娥仙子。”
萧念安抬头望着月亮,眼睛亮晶晶的:“那墨影它们能看到嫦娥仙子吗?”
墨影似是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抬起头,对着月亮“嗷呜”叫了一声,惹得众人又笑了。
夜深了,萧念安抱着星儿睡着了,墨影和追风安静地趴在他脚边。苏瑶靠在萧逸尘肩头,看着熟睡的儿子和狼崽们,轻声道:“你说,等它们长大了,会不会想回到山林里去?”
萧逸尘沉默片刻,说:“或许会吧。但这里永远是它们的家,想回来时,随时都能回来。”
苏瑶点头,心中释然。无论是人还是兽,都有自己的归宿,强求不得,但这份相伴的情谊,却会永远留在心里。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三只狼崽渐渐长成了威风凛凛的狼,却依旧温顺地守在王府里。墨影成了苏瑶的“护卫”,她走到哪,它便跟到哪,府里的下人见了它都要敬畏三分;追风成了念安的“坐骑”——念安总爱骑在它背上,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追风也任由他折腾;星儿则成了苏瑶的“玩伴”,她做针线活时,它会趴在旁边,用尾巴轻轻扫着她的衣角,像在撒娇。
有次小皇帝来王府,见墨影身姿矫健,忍不住赞叹:“这狼养得真好,比皇家猎场的猎犬还威风。”
萧念安立刻骄傲地说:“墨影可厉害了,它能跳得比墙头还高!”
墨影像是听懂了夸奖,走到小皇帝面前,用脑袋蹭了蹭他的裤腿,难得温顺。小皇帝笑着摸了摸它的头:“若是下次秋猎,带它们去试试?说不定能猎到一头大野猪。”
萧念安拍手叫好,萧逸尘和苏瑶相视而笑。
又是一年秋猎,萧逸尘果然带着念安和三只狼去了青峰山。墨影和追风在猎场里追逐野兔,身手矫健,星儿则跟在苏瑶身边,警惕地看着周围,像个尽职的护卫。萧念安骑在追风背上,跟着萧逸尘射猎,笑声在猎场里回荡。
苏瑶站在观景台上,看着那四个身影在猎场里穿梭,心中一片温暖。她想起第一次在山谷里见到那三只瑟瑟发抖的小狼崽,想起它们在王府里嬉闹的日常,想起它们受伤时的委屈,想起它们如今威风凛凛的模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些曾经的小生命,早已成了这个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念安的成长,见证了她与萧逸尘的相守,也为这王府增添了无数生动的故事。
夕阳西下,萧逸尘牵着念安,身后跟着三只狼,缓缓向观景台走来。墨影嘴里叼着一只野兔,追风叼着一只狐狸,星儿则叼着一束刚摘的野花,跑到苏瑶面前,把花放在她脚边,用脑袋蹭她的手。
苏瑶笑着弯腰捡起野花,插在发间。萧逸尘走过来,握住她的手,萧念安扑进她怀里,墨影、追风、星儿围在他们身边,发出满足的低鸣。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温暖的轮廓。苏瑶知道,这样的日子,还会继续下去——有爱人在侧,有孩子绕膝,有忠诚的伙伴相伴,便是这世间最圆满的幸福。而那些关于狼崽的故事,也会像王府里的桂花一样,年年岁岁,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留在岁月里,温暖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