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困守濡须口,形势万分危急。而此时蜀汉内部对于是否再次救援东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一些大臣认为东吴此前背信弃义,不应再施以援手;但诸葛亮深谋远虑,明白若东吴覆灭,曹操必将全力进攻蜀汉,唇亡齿寒,于是力排众议,决定再次出兵。
这一次,诸葛亮亲自挂帅,率领张飞、马超等将领,统领五万大军火速东进。婉兮得知诸葛亮再次出兵,对曹操说:“丞相,诸葛亮此次亲自率军前来,必定有备而来。我们不妨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在预设的战场将其一举歼灭。如此一来,孙刘联军主力尽失,天下可定。”曹操对婉兮的智谋深信不疑,依计行事。
曹仁、张合接到命令后,故意在战场上露出破绽,佯装不敌,率军节节败退。东吴守军见曹军后退,士气大振,孙权以为曹军力竭,便下令出城追击。诸葛亮深知曹操多谋,提醒孙权不可贸然追击,但孙权报仇心切,不听劝阻。
当孙刘联军追击至曹操预设的战场时,四周突然喊声大震,曹军伏兵从四面八方涌出。曹操亲自擂鼓助威,曹军将士士气高昂,向孙刘联军发起猛烈攻击。一时间,杀声遍野,硝烟弥漫。
诸葛亮临危不乱,迅速指挥蜀军列阵迎敌。他巧妙地运用八卦阵,抵御曹军的进攻,使得曹军一时难以突破。张飞、马超等将领更是奋勇杀敌,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然而,曹军兵力众多,且准备充分,孙刘联军渐渐陷入苦战。
在激烈的混战中,婉兮注意到孙刘联军虽陷入困境,但诸葛亮的指挥有条不紊,蜀军的抵抗十分顽强。她意识到若不能尽快打破僵局,一旦战事拖延,恐生变数。于是,婉兮建议曹操派出精锐骑兵,绕过战场正面,突袭孙刘联军的后方营地,烧毁其粮草辎重。曹操当即采纳,派遣曹纯率领虎豹骑执行这一任务。
曹纯领命后,率领虎豹骑如疾风般绕到孙刘联军后方。守卫营地的士兵猝不及防,被虎豹骑迅速突破防线。曹纯一声令下,士兵们四处放火,一时间,孙刘联军后方营地火光冲天。前方正在激战的联军将士得知后方营地起火,军心大乱。
诸葛亮见势不妙,知道大势已去,为避免全军覆没,果断下令撤退。孙权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跟随蜀军一同撤退。曹操见孙刘联军败退,并未穷追不舍,他深知此时应先巩固战果,稳定占领区域。
经此一役,孙刘联军元气大伤,实力锐减。曹操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天下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曹操在占领的土地上,安抚百姓,整顿吏治,发展生产,进一步巩固了统治。
而婉兮,因在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中屡献奇谋,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了曹操霸业中不可或缺的传奇人物。曹操对婉兮的倚重更胜从前,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决策上,只听婉兮一人之言。
随着曹操势力的不断稳固,其称帝的呼声在朝中日益高涨。曹操深知,自己距离皇位仅一步之遥,但他仍犹豫不决,再次询问婉兮的意见。婉兮沉思片刻后说:“丞相,如今您已平定四方,威加海内,称帝乃顺应天命民心。但需注意的是,登基之后,应以仁政治天下,休养生息,使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方能稳固江山社稷。”
曹操听了婉兮的话,心中豁然开朗。不久后,曹操在众人的拥戴下,于许昌登基称帝,建立大魏政权。婉兮则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成为曹操在治国理政上的重要助手。
在婉兮的辅佐下,曹操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大魏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结束,天下在曹操的统治下逐渐走向统一与和平,而婉兮与曹操的传奇故事,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千古,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佳话,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整个三国乱世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