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依照婉兮的计策,双管齐下。派往孙刘联军的使者在两方阵营间穿梭,巧妙地利用孙权对刘备势力壮大的忌惮,以及蜀汉对东吴斩杀关羽、夺取荆州的仇恨,不断挑拨离间。
同时,曹操在边境的军事部署也愈发紧锣密鼓,给孙刘联军施加巨大压力。
孙权生性多疑,在曹操使者的有意诱导下,对蜀汉的诚意产生了动摇。他开始担心刘备后人在实力壮大后,会向东吴复仇夺回荆州。
而蜀汉这边,部分将领对与东吴再次结盟本就心有不满,觉得东吴背信弃义,不可深交。
曹操使者散布的谣言,更是让蜀汉军中对东吴的不信任情绪悄然蔓延。
诸葛亮敏锐地察觉到联盟出现的微妙变化,深知此时联盟一旦破裂,孙刘两方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决定亲自前往东吴,与孙权面谈,以稳固联盟。
临行前,他对刘禅叮嘱再三,安排好朝中事务,并留下得力将领镇守边境,以防曹操趁机偷袭。
诸葛亮抵达东吴后,孙权亲自接见。
诸葛亮言辞恳切地阐述了孙刘联盟的重要性:“孙将军,如今曹操势力如日中天,虎视眈眈。我蜀汉与东吴,唇齿相依,唯有联合,方能抵御曹操。
昔日赤壁之战,便是明证。若因些许猜忌而破坏联盟,正中曹操下怀,我等皆将成为曹操砧板上的鱼肉。”
孙权听后,心中虽有所动,但仍犹豫不决。
此时,曹操得知诸葛亮前往东吴,认为这是个绝佳的进攻机会。
婉兮却劝阻道:“丞相,诸葛亮智谋超群,他敢亲赴东吴,想必已对国内防务做了周密安排。
此时贸然进攻,恐难取得成效,反而会促使孙刘更加紧密地联合。我们不妨继续观望,待其联盟出现更大裂痕时再出手。”曹操听取了婉兮的建议,暂时按兵不动。
在东吴,诸葛亮凭借着卓越的口才和对天下局势的深刻洞察,逐渐打消了孙权的疑虑。
孙权权衡利弊后,决定与蜀汉重新坚定联盟。双方歃血为盟,约定共同对抗曹操,互不侵犯。
诸葛亮完成使命后,返回蜀汉。
孙刘联盟稳固的消息传来,曹操虽有些懊恼,但也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能力。
婉兮却并未气馁,她对曹操说:“丞相,孙刘联盟虽表面稳固,但根基未牢。我们可从经济上对他们进行打压,阻断其贸易往来,使其民生受困,内部产生矛盾。同时,继续关注他们的动向,寻找可乘之机。”
曹操采纳了婉兮的建议,下令封锁与孙刘两方的贸易通道,严禁物资流通。
这一举措给孙刘的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百姓生活困苦,物价飞涨。
孙权和诸葛亮为了稳定民生,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鼓励农耕、发展手工业等,但短期内难以恢复经济。
在内部经济压力和外部曹操军事威胁的双重困境下,孙刘联盟内部再次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一些将领开始抱怨联盟的代价太大,主张与曹操议和。诸葛亮和孙权努力安抚各方,但联盟的裂痕已悄然扩大。
婉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她知道,曹操统一天下的机会正在逐渐来临,而她将继续辅佐曹操,在这风云变幻的三国舞台上,书写最后的辉煌篇章,如同在历史的宏大乐章中奏响激昂的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