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的清晨,寒霜未散,城楼下的校场上已集结了数千名士兵。陆辰身着玄色战袍,腰佩帝王所赐的七星刀,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过下方的队伍。经过两日的整顿,士兵们的精神面貌虽有改观,但眉宇间仍透着几分疲惫与不安,手中的武器依旧破旧,队列也算不上整齐。
王彦被撤职后,陆辰暂代镇北军统领之职,但军中仍有不少王彦的亲信,暗中抵触他的指令。昨日下令筹集粮草时,负责粮仓的粮官刘三便百般推诿,声称粮仓空虚,无粮可筹。陆辰心中早已明了,这刘三不仅是王彦的人,更是暗中克扣军饷、中饱私囊的蛀虫。
“传粮官刘三前来见我!” 陆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威严,在清晨的寒风中回荡。
片刻后,一名身材微胖、油头粉面的中年男子快步跑了过来,正是粮官刘三。他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躬身行礼:“末将刘三,参见王爷!不知王爷唤末将前来,有何吩咐?”
“刘三,本王问你,粮仓中还有多少存粮?” 陆辰语气冰冷,目光紧紧盯着他。
刘三眼神闪烁了一下,连忙道:“回王爷,粮仓中仅剩一些粗粮,大概够全军食用十日左右。而且这些粗粮大多已经发霉,实在难以入口……”
“是吗?” 陆辰冷笑一声,“本王昨日已经派人去粮仓查验过,粮仓中不仅有足够全军食用一月的粮食,还有不少精米白面,怎么到了你这里,就只剩下十日的发霉粗粮了?”
刘三脸色一变,心中暗道不好。他没想到,陆辰竟然已经派人查验了粮仓。但他仍强装镇定:“王爷,这…… 这一定是误会!末将昨日去查验时,粮仓中确实只有这些发霉的粗粮,可能是有人故意污蔑末将……”
“污蔑你?” 陆辰眼神一厉,“本王的人在粮仓的地窖中,搜出了二十余石精米白面,还有五百两白银,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你敢说不是你克扣军饷、中饱私囊得来的?”
刘三脸色惨白,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陆辰竟然连地窖中的私藏都找到了。
“来人,将刘三拿下!” 陆辰高声下令。
两名亲卫立刻上前,将刘三死死按住。刘三挣扎着,高声喊道:“王爷,冤枉啊!末将是被冤枉的!这些都是王彦副将让我做的,与末将无关!”
“王彦让你做的?” 陆辰冷笑一声,“就算是王彦让你做的,你身为粮官,不思报国,反而助纣为虐,克扣军饷,中饱私囊,也罪该万死!”
他转身看向下方的士兵和将领,高声道:“将士们!刘三身为粮官,负责管理粮仓,却利用职权,克扣大家的军饷和粮草,中饱私囊,导致大家三个月没发军饷,每天只能吃发霉的粗粮!这种蛀虫,该不该杀?”
“该杀!该杀!”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洪亮,震彻云霄。他们积压了三个月的怨气,在这一刻彻底爆发出来。
将领们站在一旁,脸色各异。一些原王彦的亲信,脸上露出了惊慌的神色;而原主的旧部和一些中立的将领,则纷纷点头,对陆辰的做法表示赞同。
陆辰看着士兵们愤怒的神情,心中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有严惩蛀虫,才能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才能赢得士兵们的信任和支持。
“刘三,你可知罪?” 陆辰再次问道,语气冰冷。
刘三知道,自己这次是死定了。他不再挣扎,瘫倒在地,哭喊道:“王爷,末将知罪!末将愿意将私藏的粮食和白银全部交出,求王爷饶末将一命!”
“饶你一命?” 陆辰冷笑一声,“你克扣军饷,中饱私囊,导致士兵们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差点误了军国大事!这种罪行,岂能轻饶?”
他举起手中的七星刀,高声道:“今日,本王就替天行道,将你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说罢,陆辰手中的七星刀寒光一闪,朝着刘三的脖颈砍去。
“噗嗤” 一声,鲜血四溅,刘三的头颅滚落在地,眼睛瞪得大大的,显然是死不瞑目。
陆辰收起七星刀,擦了擦脸上的血迹,高声道:“从今日起,军中再不容许有克扣军饷、中饱私囊之事!无论是谁,只要触犯军法,一律严惩不贷!”
“遵令!” 士兵们和将领们齐声应道,语气中充满了敬畏。
陆辰看着下方的人群,心中松了一口气。处置刘三,不仅清除了军中的一个蛀虫,还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让士兵们和将领们都对他产生了敬畏之心。
“将士们,” 陆辰继续说道,“本王知道,大家之前受了很多委屈,三个月没发军饷,吃了很多苦。但从今天起,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本王向大家保证,凡立功者,赏银翻倍;战死沙场者,家属由王府供养,子女由王府抚养,绝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士兵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的光芒。赏银翻倍,战死家属有保障,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王爷,这是真的吗?” 一名士兵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自然是真的!” 陆辰语气坚定,“本王以项上人头作保,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
士兵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士气瞬间提升到了顶点。他们看着陆辰,眼中充满了信任和感激。
“另外,本王还会立刻组织人手,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解决粮草短缺的问题。同时,本王会整顿雁门关的商业,减免赋税,吸引商旅前来,增加财政收入,确保军饷能够按时发放!” 陆辰继续说道。
将领们纷纷点头,心中对陆辰的敬佩之情更深了。他们没想到,陆辰不仅有勇有谋,还如此关心士兵的疾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现在,本王下令!” 陆辰高声道,“赵虎,你带领五百亲卫,负责接管粮仓,清点粮食,尽快将拖欠的军饷发放给士兵们!陈武,你带领一千士兵,前往城外开垦荒地,准备种植粮食!李刚,你负责加强军队的训练,提升战斗力!张毅,你负责整顿雁门关的商业,减免赋税,吸引商旅!其余将领,各司其职,做好防御准备,以防蛮族进攻!”
“是,王爷!” 将领们齐声领命,转身离去,开始执行陆辰的命令。
士兵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校场上一片繁忙的景象。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斗志,眼神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陆辰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只要按照这个计划执行下去,用不了多久,雁门关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镇北军的战斗力也会得到提升,一定能够抵御蛮族的进攻。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跑来,高声道:“王爷,城外有一支商队,想要进入雁门关,说是来给王爷送物资的。”
陆辰心中一动。他并没有派人通知任何商队,这支商队是谁派来的?
“让他们进来。” 陆辰道。
片刻后,一支由数十辆马车组成的商队,缓缓进入了雁门关。商队的领队是一名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的中年男子,他看到陆辰,立刻上前躬身行礼:“草民沈万三,参见镇北王殿下。”
“沈万三?” 陆辰心中一动。他记得,沈万三是大乾王朝着名的富商,垄断了南方的丝绸和茶叶贸易,财力雄厚。但他与沈万三素不相识,沈万三怎么会突然来给她送物资?
“沈先生不必多礼。” 陆辰道,“不知沈先生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回王爷,” 沈万三道,“草民听闻王爷镇守雁门关,粮草短缺,军饷不足,特意筹集了一些粮食、布匹和药品,前来支援王爷。这些物资,都是草民的一点心意,还请王爷笑纳。”
陆辰心中一喜。沈万三送来的这些物资,无疑是雪中送炭,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沈先生真是义薄云天!” 陆辰道,“本王感激不尽。不知沈先生为何要帮助本王?”
沈万三笑了笑,道:“王爷有所不知,草民的家乡就在北境。以前,蛮族频频侵扰,草民的家乡深受其害。草民一直希望能有一位英明的将领,带领军队,抵御蛮族,保护北境的百姓。如今,王爷来到雁门关,草民相信,王爷一定能够守住北境,让百姓们过上安稳的日子。所以,草民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支持王爷。”
陆辰点了点头,心中明白了。沈万三不仅是为了报答他,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乡和商业利益。但无论如何,沈万三送来的物资,对他来说都是极大的帮助。
“沈先生放心,” 陆辰道,“本王一定会守住雁门关,抵御蛮族的进攻,保护北境的百姓和商旅的安全。日后,沈先生在北境的生意,本王会多加关照。”
“多谢王爷!” 沈万三躬身行礼,“草民还有要事在身,就不打扰王爷了。草民会尽快筹集更多的物资,送到雁门关来。”
说罢,沈万三转身离去。
陆辰看着沈万三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有了沈万三的支持,粮草和物资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接下来的几日,雁门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拖欠的军饷顺利发放到了士兵手中,士兵们的士气更加高昂;城外的荒地被开垦出来,种下了小麦和粟米;雁门关的商业也渐渐恢复,商旅络绎不绝,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军队的训练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士兵们的战斗力在快速提升。
将领们对陆辰的态度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他们从最初的疑虑和抵触,变成了如今的敬畏和服从。他们亲眼目睹了陆辰的英明决策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也感受到了陆辰对士兵的关爱和对北境的责任感。
而此时的雁门关外,蛮族的军营中,右贤王正焦急地等待着进攻的消息。他没想到,陆辰竟然如此有能力,短短几日就稳定了雁门关的局势,提升了军队的士气。
“右贤王,我们现在怎么办?” 一名将领问道,“陆辰已经稳定了军心,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我们再进攻雁门关,恐怕很难取胜。”
右贤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行!我们已经集结了三万铁骑,耗费了大量的粮草和物资,不能就这样无功而返!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全军出击,进攻雁门关!本王就不信,陆辰仅凭一支残军,就能挡住我们的三万铁骑!”
“是,右贤王!” 将领们齐声领命。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陆辰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看着远方蛮族的军营,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他知道,这场战斗将是他镇守北境的第一战,也是一场决定雁门关命运的战斗。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蛮族有多强悍,他都要带领镇北军,守住雁门关,保护北境的百姓。
夜色渐深,雁门关的城楼上,火把通明。士兵们手持武器,警惕地注视着远方,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战斗。陆辰的心中,也充满了紧张和期待。他知道,这场战斗将是一场恶战,但他有信心,一定能够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