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雁门关,褪去了春日的微凉,阳光变得温暖而明媚。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城外的农田里,只见成片的小麦长势喜人,金黄的麦穗沉甸甸地压弯了麦秆,微风一吹,泛起层层麦浪,空气中满是麦香。张老栓带着几个农户,正拿着镰刀,准备开始收割,脸上满是笑容。
“张老丈,今年的小麦,看样子又是大丰收啊!” 路过的农户笑着打招呼,手里还提着刚从自家地里摘的黄瓜。
“那可不!” 张老栓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多亏了陆王爷的化肥,还有那改良的农具,今年的小麦亩产比去年多了足足五成!我家三亩地,能收二十石粮食,足够全家吃两年了!”
不远处的田埂上,陆辰正和陈武散步,看着眼前丰收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今年北境的粮食产量,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粮仓都快装不下了。” 陈武笑着说,“咱们的军粮再也不用愁了,还能支援南方一些。”
“粮食多了,百姓的日子才过得安稳。” 陆辰点点头,目光转向不远处的边境贸易市场。只见市场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商人络绎不绝。有的商人在卖北境的农具和化肥,有的在卖蛮族的马匹和毛皮,还有的在卖南方的丝绸和茶叶,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两人走到市场里,一个卖毛皮的蛮族商人看到陆辰,连忙笑着迎上来:“陆王爷!您来了!多亏了您设立这个贸易市场,我们的毛皮才能卖这么好的价钱,今年冬天,我们部落的人再也不用挨饿了!”
陆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要你们遵守约定,不再侵犯北境,咱们的贸易就能一直做下去,互利共赢。”
蛮族商人连连点头:“一定!一定!我们右贤王说了,以后要和北境好好相处,再也不打仗了!”
离开贸易市场,两人又来到军营。演武场上,士兵们正在进行训练,有的在练习使用连发弩,箭雨密集地射向靶标,命中率极高;有的在练习骑兵冲锋,战马奔腾,扬起阵阵尘土;还有的在练习使用炸药包,“轰隆” 一声巨响,靶场的土墙被炸开一个大洞。
“现在咱们的军队,已经扩充到一万五千人了,都是精挑细选的青壮,装备了连发弩、改良长刀和炸药包,战斗力比以前强了三倍不止。” 陈武指着训练的士兵,骄傲地说,“上次蛮族的使者来,看到咱们的军队训练,吓得脸都白了,再也不敢提之前的挑衅了。”
陆辰看着士气高昂的士兵,心里很是满意。他走到一个正在练习连发弩的士兵身边,拿起一把连发弩,试了试手感:“这连发弩的射速和射程都不错,就是还得改进一下,减轻重量,让骑兵也能携带。”
“是!属下已经让周顺带着工匠们研究了,相信很快就能改进好。” 陈武应道。
傍晚时分,陆辰回到城主府。刚进门,管家就递过来一堆百姓送来的东西 —— 有农户送来的新米,有商人送来的丝绸,还有工匠送来的木雕。“王爷,这些都是百姓们特意送来的,说感谢您让北境过上了好日子。” 管家笑着说。
陆辰看着这些东西,心里暖暖的。他让管家把东西都分给府里的下人,还有军营的士兵,然后走到书房,拿起一份刚送来的情报。情报上写着,最近有不少流民从南方和中原来到北境,有的定居下来种地,有的加入了军队,还有的做起了小生意。
“镇北王……” 陆辰看着情报上百姓对他的称呼,心里有些感慨。他刚来北境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破败,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军队战斗力低下,蛮族时不时来骚扰。如今,经过半年多的经营,北境已经变得繁荣稳定,农田肥沃、商旅不绝、军队强盛,他的 “镇北王” 威名也传遍了大乾,甚至连周边的小国都知道雁门关有个厉害的镇北王。
可陆辰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萧承煜还在京城虎视眈眈,朝廷里还有不少人忌惮他的势力,南方的邪教也没彻底消失。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京城的位置轻轻敲击 —— 萧承煜的闭门思过很快就要结束了,到时候,一场新的较量恐怕又要开始了。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雁门关的街道上亮起了灯笼,家家户户都传来了欢声笑语。陆辰望着窗外的夜景,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未来有多少挑战,他都要守护好北境的繁荣,守护好这里的百姓,让 “镇北王” 的威名,成为大乾北境最坚实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