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 33节 小说《乌江绝恋》缘起
此时此刻,是2023年4月8日的清晨,我坐在海口市小型热带雨林金牛岭公园金牛湖一侧我的写作公寓里,屋外细雨蒙蒙,雨声滴滴答答打击着窗户上的遮雨棚,我思绪开始活跃起来。今天是清明节刚过没有几天。清明节那天的傍晚,我乘坐53路公交车到了海口市金外滩。我看见一轮明月从海口湾冉冉升起,巨大的月亮照耀着海口湾,这轮巨大的月亮是从海口市最繁华的国贸区域高楼大厦楼宇中升起来的,滨海路上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都是直线长方形形体,闪烁着梦幻似的城市景观亮彩,月亮是巨大的满月圆盘,一座座高低各异的现代化大楼大厦,一轮玉盘满月,椰子树婀娜的剪影,构成一幅海口都市绝美的热带绮丽梦幻画面。
我缓缓走到海堤上,我眼睛望见月亮的光辉在海面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光带。我耳畔聆听轻微的海浪一阵一阵拍打着长堤的石头,拍打着不远处的一个沙滩,哗哗哗哗,声浪轻柔。
我把我背上的肩包取下来,我取出里面的三角梅花瓣,我走到海堤一个巨大的石头上,我把三角梅花瓣一捧一捧撒向大海。我看着三角梅花瓣在黄昏时分微暗天光映照下,在刚刚初升的月亮光辉的照耀下 ,在海湾对岸高楼大厦的景观灯火的衬托之下,三角梅瓣与生具有的鲜红的色泽,依然夺目,红色三角梅花瓣在黄昏时光微暗的海水面上随波起伏,荡漾漂流。我一直望着红色的三角梅花瓣消失在海水深处。
我伫立在海堤之上,我轻轻的对着海水说,妈妈,我来看你来了。妈妈,儿子来看你来了。
我眺望着遥远的金佛山,我想象着我的母亲从金佛山下一个村庄走出来,从她的养父家一个地主婆的豪宅大院子里走出来,走进了小说《乌江绝恋》里面金佛山县城,(也就是真实的南川县城),她在区委领导的关怀下,她考上了万县师范专科学院,她实现了一个受地主阶级欺负的养女的自立梦想,她从金佛山走进了长江边万县城的一个专科大学。她成为了一个学中文的大学生。
她独立了,她自立了。她在学校一直都努力追求进步,她一直都是优秀的共青团员,她也是优秀的共青团干部。她从大学就立志也参加共产党员。她要报恩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她的今天,当然,就没有我这个作家儿子。她以前在金佛山下地主家当养女的时候,万恶的地主家庭给她取了一个俗气的名字,叫杨明莉。共产党把她从地主家庭解放出来后,她走上了革命道路,那时她才十一二岁,她给自己改了名字,叫赤红。赤,也是红的意思。赤红,是双重的红的意思。是信仰共产主义的意思,是感恩共产党给她带来新的人生的意思。是感谢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南川县,也解放了她带给她新的人生的意思。
我站在金佛山一个街道上,那个街道的有一个地方,正好可以眺望远方的金佛山。我想象着我的母亲解放的时候,从一个受尽地主老婆子欺凌的绝望女孩子,变成一个在新中国有了希望的少女。这个地主老婆子是她养父的母亲,这个地主老婆子,是一个一天到晚都躺在竹椅子上吸鸦片烟的好吃懒做的地主老太婆,这个地主老太婆完全把我母亲当做一个童工来使唤,她辱骂我童年的母亲,打骂我童年的母亲。这个地主老婆子恶狠狠的眼光从早上到晚上就一直瞪着我童年的母亲,这个地主老婆子粗暴的语言,几乎一天到晚都覆盖在我母亲头顶上。可怜我童年的母亲,一天到晚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那点做不好,就会招来这个地主老婆子的辱骂,毒打。我想象着这个金佛山脚下地主老婆子的形象和芭蕾舞剧《白毛女》中黄世仁家中的那个地主婆一模一样。大脸盘子,凶神恶煞。头上缠着一个青色布料的园盘帽子,她的手里一天到晚都提着一根细长竹棍子,恰似一根鞭子,只有看见我童年的母亲哪里不顺眼,哪句话说大声了一点,这个可恶的金佛山脚下的地主老婆子,就会举起她手中的竹棍子,朝着我童年的母亲身上重重地打过去。我看见我童年的母亲被打得在屋子里东跳西跑。这个恶狠狠的地主婆,一边追打我童年的母亲一边谩骂我母亲,打死你这个川西坝子来的叫花子,(叫花子是川东人骂人的一句土话,就是指要饭的穷人。)打死你这个要饭的,打死你这个成都那边来的叫花儿。
我把自己当成日本作家青年时代的川端康成,我想象着我是川端康成笔下小说《伊豆的舞女》的男主角,我追随乌陵市歌舞团沿着乌江流域巡回演出的大巴车,我追着一个乌江边美丽的舞蹈女演员,下午我在金佛山小县城东走西逛,我一会跳进小说《伊豆的舞女》的情节当中,品味这那个大学生对一个日本山村艺伎懵懵懂懂的爱情,我一会跳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小说《伊豆的舞女》故事情节的魔掌。我一会想象着今天晚上我将在这座县城大礼堂观看那个美丽的乌陵歌舞团女演员在《榨菜丰收喜羊羊》的表演情节,我一会想象着我母亲童年时代在金佛山地主家受尽那个地主老婆子的欺凌情景。
此时此刻,我坐在海口市金牛岭湖畔我的写作工作室里正在用小米手机创作后现代派文学作品长篇元小说《乌江绝恋》,我反复在小说里提及日本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的舞女》,我也提到美国着名后现代派作家诺纳德.苏可尼克的后现代派文学作品小说《威尼斯之恋》。在此,我又一次特别致敬作家川端康成,我又一次特别致敬诺纳德.苏可尼克。
有一天,我正在用小米手机一个字一个字敲打我的小说《乌江绝恋》的时候,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我乌江边九十多岁的老父亲突然来电话,他给我说起他青年时代在涪陵县委宣传部工作的点滴往事,他说到当年组织上不允许他和我母亲谈恋爱。我母亲的家庭出身成分有问题。我慕然回忆起文化大革命中期,1975年时间段,我母亲整日忧心忡忡的样子。我母亲整日诚惶诚恐的样子。
我看见我母亲坐在涪陵县政协她的办公室里,深更半夜在写申述材料,深更半夜在写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书。
《乌江绝恋》小说中的男主角,并不是空隙来风从天而降的。《乌江绝恋》里面那个虚构人物田红兵的原型,1975年那个时间段,许多次来过我母亲工作的涪陵县政协家里的。他是二炮文工团的文艺兵。他从北京来到乌江边,为二炮文工团到乌江边的绝密工厂816为山洞里的工程兵官兵们送文艺演出打前锋。他和我在京剧团工作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因为文艺演出和工作的关系,他数次来到我家里。他看见了我,他认识了我,一个生活在乌江边的高中生,一个俊秀的高中生,一个能歌善舞的高中生,他准备把我招进二炮文工团,他很看好我的文艺上的禀赋,他要把我招到北京二炮文工团去当一个文艺兵。我那时暗自里多么高兴啊。多么期待啊!我已经准备了从乌江小县城走进北京城的打算。我已经开始梦想了一个乌江边的文艺少年去到北京实现一个作家的美妙光辉灿烂的前景了。
我母亲的出身成分问题,终于成为一个坎。这个坎,没有让我从乌江边的一个文艺少年摇身一变成为北京城的一个文艺兵。没有去北京二炮文文工团当一个文艺兵。我好像也没有感觉特别遗憾。没有从乌江走进北京,我继续在乌江边过着我的少年时代的生活,我继续在乌江边做着一个作家的梦。
然而,我母亲的精神,却在这件事情上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她万万没想到她的出身和成分问题,竟然可以影响她的儿子的未来前途。于是,她经常熬夜写入党申请书,写申述材料。她试图先改变自己,她才能改变她儿子的命运。改变她儿女们的不确定的未来。
我走进金佛山小县城,我模仿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男主角,我发现了自己的作家故事,我为创作小说《乌江绝恋》而来,我自觉不自觉找到一个中国作家的自信。
清明节,祭祀先人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我把三角梅花瓣撒进大海里,我母亲的骨灰是撒在大海里的。
十多年前,我回到重庆,为创作小说《乌江绝恋》收集资料和素材,寻找创作灵感。我为小说中虚构人物姚倩倩的母亲和父亲,刘哲等他们在重庆城寻找他们的活生生灵感。我在重庆主城租了一个简陋的房子,打算在那里创作小说《乌江绝恋》。有一天,在重庆鹅岭公园旁的浮图关下,我创作了这首诗歌:
今天是母亲的祭日
/
一只脚先从
母亲的产道出来
另外一只脚
却卡在她的子宫里
(是左脚先
还是右脚后
我哪里记得!)
漆黑夜里
惊心动魄的难产
诞生和死亡
希望和绝望
在同一时刻
胡搅蛮缠
搏斗拼杀
/
母子俩差点
奔赴丰都鬼城
一起去见阎王爷
在四月长江边的
蔺石小镇中学的
简陋产房
幸好接生婆
经验丰富
技术良好
漫长的产道
钻出来的男婴
憋气很久
气息全无
接生婆一只沾满血水的大手
提起了半死婴孩的一只小脚
倒吊起来
一只剥了皮的兔
又用另一只手掌
对着男婴的屁股
使劲拍打了几下
哇哇哇
几声来之不易的哭喊声
冲开婴孩紧闭的小嘴巴
哇哇哇
一个男婴的吼叫声
刺破长江边黎明的
厚重浓稠的雾霭
/
从此地球上
增添了一个
还没有成大气的
痴迷探索性写作的作家
伴随死神纠缠的诞生
生命意识怎不延绵不绝
/
母亲脑溢血
突然撒手人寰
没有留下一句话
一句话也没留下
那是二零零八年
七月底
炎热的一个下午
在海南岛三亚
她刚刚接到
唯一的孙儿
考上大学的消息
她很满足
她很兴奋
她本来还在盼望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多么期待
多么幻想
死神
突然从天而降
带着遗憾
带着愿望
她走了
/
母亲的骨灰
撒在小东海
海水湛蓝
白云飘逸
/
无尽的时间
凝视流水
没有止境的空间
仰望长空
/
时间再长
再长不过
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空间再大
再大不过
儿子对母亲的怀想
/
母亲的祭日
就是盛夏酷暑七月
二十九日这天
时间短短六年
好像又特别漫长
/
我的双脚
踏在长江边的石板路上
我的双手
捧着一束殷红的康乃馨
我要把鲜艳的花朵
撒进奔腾的长江水里去
/
长江水会奔向大海
大海那边
她会收到儿子
遥寄去的鲜花
/
来自故乡花朵的芳香
会给她带来新的灵感
她在那蔚蓝色的居所
还会继续写出
无数的诗歌
/
她临走时
脚步匆忙
来不及告白
一个眼神
也没留下
她却留下了
数百篇诗章
娟秀的钢笔字体
情感饱满的诗行
独特的个人身世
彰显了她的存在
或者
她在这个地球上
有意义地存在过
\/
我的母亲
是个诗人
她名字叫
赤红
(写与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