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泉谷营地的晨雾里,还飘着草木的湿润气息。阿图蹲在石台前,指尖划过地脉地图上“碧水潭”的标记——地图旁的控能族文字用红纹标注了两处险地:“沉木区”与“毒雾带”。沉木区是碧水潭入口的一片浅水区,水面漂浮着密密麻麻的枯木,木下藏着深不见底的暗坑;毒雾带则绕在沉木区外侧,雾中含着能麻痹神经的毒素,吸入过量会让人失去行动力。昨晚校准节点时损耗的工具还堆在一旁,今天必须先做好应对新障碍的装备,才能继续赶路。
“沉木区的枯木看着稳,底下说不定是空的,得先做‘沉木探测杖’,探清虚实再走。”陈沐阳拎起一根磨损的空心竹,这根竹之前做过探测杖,杆身还算结实,“得让杖能测稳固度,还能预警暗坑。”
奇伯立刻动手改造:先将空心竹截成四尺长的段,一端用黑曜石小刀削成钝尖——钝尖不会戳破枯木表皮,还能更好地感受木下的支撑力;在杖身离尖端一尺的位置,钻一个小孔,里面塞进少量发光石粉末,再用细铜丝将粉末固定在孔内;杖身中间刻上“稳-虚-空”三档刻度,每档旁粘一小撮不同颜色的荧光苔:稳档贴淡绿苔,虚档贴浅黄苔,空档贴深红苔——一旦杖尖抵住枯木,若木下稳固,淡绿苔亮;若木下松动,浅黄苔亮;若木下是暗坑,深红苔会瞬间刺眼,还会带动杖身轻微震动。
阿图则在杖尾加了个“握力缓冲套”:用厚兽皮缝成圆筒状,套在杖尾,内侧填了层柔软的绒毛(从冰原兽毛里挑的),握杖时能缓冲震动,避免长时间探测手麻,还能在湿滑的沉木上增加摩擦力,防止杖滑落。
第一根探测杖做好,陈沐阳立刻在营地旁的枯木上试了试——将杖尖抵住稳固的树干,淡绿苔亮得均匀;抵住半悬空的枯枝,浅黄苔闪烁;对着地面的土坑,深红苔瞬间亮起,杖身还轻轻震动,预警精准得很。众人加快速度,又做了五根探测杖,每人带一根,确保探路时能互相照应。
解决了沉木探测的问题,浮在水面的枯木还需要“浮板鞋”才能站稳。普通防滑靴踩在圆木上容易打滑,一旦掉进暗坑,湿靴会增加负重,很难爬上来。雅兰翻出林莽边缘常见的“轻质椴树皮”——这种树皮薄且韧,密度比水轻,天然能浮在水面,她将树皮裁剪成两尺长、一尺宽的板状,板的边缘磨得圆润,避免划伤脚;然后在板底刻上“人”字形防滑纹,纹路深半寸,能卡住枯木表面的裂纹;板的两侧钻上小孔,穿进弹性韧藤,藤的两端缝成脚套,套在脚上后能通过藤的松紧调整,既不会掉,又能灵活迈步。
“还得在浮板鞋边缘涂层防水胶。”奇伯从背包里掏出熬好的树胶(昨晚新刮的橡胶树胶,加了少量蜂蜡增加黏性),用树皮刷均匀地涂在板边——防水胶能防止树皮吸水变软,还能减少板与枯木的摩擦阻力,走起来更稳。
浮板鞋刚做好,阿图就套上试了试——踩在营地旁的圆木上,鞋底的防滑纹牢牢卡住木纹,弹性藤套贴合脚踝,就算故意晃动身体,也没打滑,甚至能在两根枯木之间小步跳跃,效果远超预期。
接下来是毒雾带的防护。之前的防毒面罩只能过滤基础瘴气,毒雾带的麻痹毒素更烈,必须升级成“多层净化面罩”。雅兰从背包里取出三样核心材料:烧透的木炭碎屑(昨晚特意烧了硬木,敲成细粉,吸附杂质效果强)、暗能净化晶碎屑(中和麻痹毒素)、三层冰蚕膜(外层防雾、中层透气、内层贴肤)。
她先将三层冰蚕膜裁剪成贴合面部的形状,外层膜钻上细密的透气孔,中层膜铺一层薄木炭碎屑,碎屑间夹着少量净化晶碎屑,内层膜则缝上一圈软绒毛(减少面部摩擦);面罩的系带用双层韧藤编织,两端缝上可调节的木扣,能根据头围调整松紧,系带中段还缝了块小棉布,贴在耳后避免勒伤;最后在面罩外侧,喷了少量稀释的驱虫草汁液(之前驱泉眼虫的),汁液的淡香能掩盖面罩的炭味,还能轻微驱散周围的毒雾。
“光防不够,还得知道雾有多浓,得做‘毒雾浓度仪’。”陈沐阳看着营地外的晨雾,普通探测器测不了毒素浓度,他找了根细芦苇杆,截成两尺长的段,杆内装满干燥的荧光苔粉末,粉末中混了少量净化晶碎屑——毒素浓度越高,净化晶碎屑与毒素反应越剧烈,荧光苔会从淡绿变成浅黄,再变成深红;杆身外侧刻上“淡-中-浓”三档刻度,每档对应一种苔色,还在杆尾绑了根细木柄,方便手持观察。
所有装备准备妥当,日头刚过中午,队伍就背着工具出发。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的树木渐渐稀疏,一片泛着浑浊绿光的水域出现在眼前——沉木区到了!水面上的枯木纵横交错,有的露出半截树干,有的只浮着一小段枝桠,水下的暗坑藏在枯木间隙,根本看不清,只有偶尔冒起的气泡,暗示着水下的危险。
“两人一组,用探测杖探路!”阿图率先套上浮板鞋,踏上最外侧的一根枯木。她将探测杖的钝尖抵住前方的枯木,杖身的淡绿苔亮了起来——木下稳固。陈沐阳跟在她身后,用探测杖扫过枯木之间的缝隙,突然,杖身的深红苔瞬间亮起,还带着震动!“小心!这里有暗坑!”他赶紧拉住阿图,用探测杖在缝隙处画了个圈,提醒后面的人绕开。
众人沿着探测杖指引的安全路线,缓慢穿过沉木区。走到区中央时,阿图脚下的枯木突然轻微晃动,探测杖的浅黄苔亮了起来——木下松动!她立刻停下脚步,陈沐阳赶紧递过一根备用的粗藤,阿图将藤的一端绑在前方的稳固枯木上,另一端系在腰间,借着藤的拉力,慢慢挪到旁边的稳木上,刚挪过去,之前踩的枯木就“哗啦”一声翻倒,露出下面黑漆漆的暗坑,看得人头皮发麻。
夕阳落下前,众人终于穿过沉木区,眼前突然泛起一层淡灰色的雾气——毒雾带到了!雾中带着淡淡的甜腥味,吸入一口就让人喉咙发紧,阿图赶紧让众人戴上升级后的防毒面罩,掏出毒雾浓度仪凑近雾中——仪内的荧光苔慢慢变成浅黄,是“中度浓度”,还能勉强前进;再往前走几步,苔色变成了深黄,阿图立刻喊停:“再往前浓度就超标了,今晚在这扎营,明天等雾散些再走!”
族人们立刻在毒雾带外侧搭建临时营地,用枯木搭起简易的挡风墙,点燃篝火——火焰的热量能让周围的毒雾稍微散开些,还能防止夜间野兽靠近。阿图举着浓度仪,在营地周围走动,确认雾浓度稳定在“中度”,才放心回到篝火旁。
夜幕降临时,毒雾带的雾气越来越浓,甚至能看到雾中泛着零星的淡蓝光——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雾里发光。陈沐阳握着断藤斧,警惕地盯着雾的方向,雅兰则将驱虫剂分装在小竹筒里,挂在营地四周,防止雾中的毒虫靠近。阿图蹲在篝火旁,翻看着地脉地图,碧水潭的节点就在毒雾带另一侧,只要明天顺利穿过雾带,就能完成第二个节点的校准。只是雾中的淡蓝光越来越亮,没人知道那是什么,只能握紧手里的工具,等着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