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时分,火山口蒸腾的雾气如棉絮般压向雨林。陈沐阳的鹿皮靴踩过湿润的火山灰,每一步都陷下浅浅的脚印。空气里弥漫着硫磺的刺鼻气味,混合着某种植物特有的清冽——那是塔卡娜提到的\"雾蕨\",据说生长在岩浆雾气缭绕的裂隙深处。
\"温度在升高。\"陈景行举起青铜温度计,水银柱正缓缓攀升至五十度。老人的枣木拐杖突然发出细微的嗡鸣,杖头的黑曜石对着东南方微微发亮。拨开比人还高的桫椤叶,一道深不见底的火山裂隙赫然显现,灰白色的蒸汽从裂缝中翻涌而出,在晨光里折射出七彩光晕。
村落里,阿帕奇正用贝壳刀削切新采的野姜。姜块被切成薄片,浸在混有柠檬汁的海水中,这是去除辛辣的诀窍。马库图则带着少年们搭建\"蒸汽灶台\"——用玄武岩块砌成环形,中间留出气孔,顶部架着用露兜树纤维编织的网格。
\"要让蒸汽均匀上升。\"黑人战士示范着调整石块间距,\"就像风穿过珊瑚礁的缝隙。\"少年们蹲在一旁,用贝壳舀起火山灰,仔细填补石缝间的空隙,不时抬头观察蒸汽的走向,稚嫩的脸上沾着黑色的灰渍。
陈沐阳取出用龙血树树脂浸泡过的亚麻布,为父子俩系上简易的防毒面罩。裂隙边缘的岩石呈诡异的紫红色,表面凝结着一层玻璃状的物质。他用青铜匕首小心地撬开石块,果然在缝隙里发现了半透明的蕨芽,叶片上还挂着滚烫的水珠。
\"小心!\"陈景行突然抓住他的手臂。一股滚烫的蒸汽喷涌而出,在岩石上蚀刻出细小的凹槽。两人退后几步,看着蒸汽在空中凝成雾状,逐渐幻化成类似天空之泪的菱形图案,又迅速消散。
采集过程异常艰难。每摘下一株雾蕨,都要用贝壳舀起海水迅速冷却,防止高温破坏蕨芽的鲜嫩。当收集到足够的食材时,陈沐阳的鹿皮手套已经被烫出了几个破洞。
回到村落时,阿帕奇正在制作蘸酱。她将月光花粉、发酵的椰奶和磨碎的火山盐混合,用露兜树纤维搅拌成浓稠的膏状。酱料表面泛着珍珠母般的光泽,散发出一种难以形容的香气,既有椰奶的醇厚,又带着月光花的清甜,还有火山盐特有的矿物气息。
真正的烹饪在午后开始。陈景行将雾蕨整齐地摆放在蒸汽灶台上的网格上,又在灶底投入几块烧得通红的火山岩。蒸汽立刻汹涌而上,将蕨芽笼罩在白色的雾气中。\"要蒸三刻钟。\"老人盯着用贝壳制成的沙漏,细沙缓缓流淌。
阿帕奇则准备了主食。她将浸泡好的面包果切成条,裹上用火山灰和椰蓉混合的面糊,放入用珊瑚枝制成的炸篮。马库图负责掌火,他用扇子扇动火堆,火焰舔舐着玄武岩锅底,油温逐渐升高。
当面包果条炸至金黄时,雾蕨也蒸好了。陈沐阳用贝壳夹取出蕨芽,原本半透明的叶片变得翠绿欲滴,表面还挂着晶莹的水珠。他轻轻咬下一口,先是感受到火山蒸汽赋予的独特脆嫩,接着是蕨芽本身的清甜,最后在舌根泛起一丝硫磺的微辣,层次丰富得令人惊叹。
\"尝尝这个!\"阿帕奇端来贝壳碗,里面是炸好的面包果条。外皮酥脆,咬开后是糯叽叽的果肉,火山灰的焦香与椰蓉的香甜完美融合,蘸上特制的月光花椰奶酱,更是风味绝佳。
马库图煮的海螺汤也适时登场。汤里加入了切碎的雾蕨,原本清澈的汤汁变得微微泛绿,散发出一种类似雨后森林的清新气息。海螺肉吸饱了蕨芽的鲜味,变得更加软嫩,每一口都带着海洋与火山的双重馈赠。
晚餐的高潮是陈景行展示的\"火山雾焗鱼\"。他将新鲜的笛鲷用雾蕨叶包裹,埋入蒸汽灶台的热灰中,再盖上一层湿润的蕨类植物。\"让火山的雾气慢慢渗透。\"老人解释道。
当鱼被取出时,雾蕨叶已经烤至微焦,轻轻剥开,鱼肉呈现出诱人的淡绿色,散发出难以抗拒的香气。鱼肉入口即化,带着雾蕨的清香和火山灰的独特烟熏味,令众人赞不绝口。
夜色渐深,众人围坐在篝火旁。陈沐阳发现天空之泪的青铜匣不知何时被放在了蒸汽灶台旁,匣子表面的纹路随着余温而明暗变化,仿佛也在享受这场火山与植物的味觉盛宴。远处的火山口喷出淡紫色的烟雾,与天空之泪的蓝光交织,在夜空中勾勒出神秘的图腾。
\"明天该去探索珊瑚洞穴了。\"陈景行望着火山说,贝壳碗里还剩半条焗鱼,\"塔卡娜说那里藏着会发光的海葵,或许能开发出新的食材。\"少年们闻言立刻兴奋起来,开始用贝壳在沙地上画出洞穴的形状,眼中满是期待。
海风带来雨林的潮湿气息,混合着雾蕨残留的香气。陈沐阳抬头看天,南十字星在云层中若隐若现,天空之泪的光芒突然变得明亮,匣子轻轻震动,仿佛在回应火山与海洋的召唤。而围坐在篝火旁的人们,还在回味着这场蒸汽与蕨香交织的奇妙飨宴,期待着明日珊瑚洞穴里的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