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祭坛的光芒骤然暴涨,陈沐阳感觉整座山峰都在震颤。天空之泪与祭坛凹槽完美嵌合的刹那,时空仿佛被撕裂,刺骨的寒风裹挟着暴雪扑面而来。待他再次睁眼,四周已是一片白茫茫的混沌,极夜的幽蓝极光在头顶诡异地流转,脚下是望不到边际的冰原,远处冰山如巨兽般沉默地耸立。
“零下五十度。”陈景行呵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晶,他迅速检查身上的兽皮袄。在苗寨用熊皮和多层麻布缝制的御寒衣物,此刻成了生死攸关的屏障。陈沐阳摸了摸腰间,燧石、火镰和备用的艾草都在,但随身携带的干粮只剩半块熏肉。
冰原上没有任何植被,连最顽强的苔藓都不见踪迹。陈沐阳趴在雪地上,用青铜匕首小心翼翼地敲击冰面。“有暗流!”他发现冰层下隐约透出的黑色阴影,“融化冰河水或许能找到浮游生物。”父子俩用兽皮裹住陶罐,收集干净的积雪。陈景行掏出在雪原制作的简易放大镜——用树脂填充的透明石片,将阳光聚焦在枯草上。火星溅起的瞬间,两人几乎喜极而泣。
火焰舔舐着陶罐底部,融水渐渐漫过罐口。陈沐阳突然想起在唐朝时处理污水的方法,抓了把雪塞进陶罐搅拌。“雪能吸附杂质。”他解释道,“等水静置沉淀,取上层清水煮沸。”当第一口热水入喉,冻僵的五脏六腑才恢复知觉。但危机接踵而至,觅食的海豹群早已被人类捕杀殆尽,唯一的蛋白质来源,竟是冰层裂缝中偶尔闪过的磷虾。
为捕捉磷虾,陈沐阳用青铜匕首削出鱼钩,将熏肉切成细丝做饵。冰面太滑,他想起在清朝制作的冰爪,迅速用兽骨和藤蔓仿制。穿戴妥当后,父子俩趴在冰面上,将鱼钩沉入裂缝。半小时后,鱼钩突然下沉,陈沐阳猛地发力,一条通体透明的磷虾被甩上冰面。磷虾体内的发光器官在黑暗中闪烁,宛如坠落的星辰。
暴风雪毫无预兆地袭来,能见度瞬间降至零。陈沐阳在狂风暴雪中嗅到一丝异样——风里夹杂着淡淡的腐臭味。“是冰熊!”陈景行大喊。在雪原的经历让他们深知,冰熊不仅嗅觉敏锐,且攻击性极强。两人立即用青铜匕首在冰壁上挖出临时避难所,又将剩余的熏肉撕碎,每隔十米放置一小块,制造假路线。
冰熊的咆哮声越来越近,陈沐阳突然想起在苗寨学到的驱虫草药。他翻出背包里干燥的艾草,混着磷虾壳点燃。刺鼻的浓烟随风飘散,冰熊在距离避难所二十米处停下,焦躁地刨着冰面,最终循着假路线离开。但这次遭遇耗尽了仅剩的燃料,两人蜷缩在避难所里,体温随着时间流逝迅速下降。
绝境中,陈沐阳注意到冰壁上凝结的霜花。“霜花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说明这里有地热!”他用匕首凿开冰层,果然发现温热的水汽。沿着水汽来源挖掘,一个直径半米的冰洞显露出来,洞内传来潺潺水声。但下洞的过程充满危险,冰壁光滑如镜,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深渊。陈景行将所有藤蔓拧成绳索,一端系在腰上,另一端固定在冰锚上——这是他们在雪原攀爬冰川时的经验改良。
下到洞底,一个地下热湖出现在眼前。湖水冒着腾腾热气,岸边生长着类似海藻的植物。陈沐阳摘下一片叶子,用青铜匕首刮下表皮。“无毒。”他将叶子放入口中咀嚼,“这种植物富含维生素。”更惊喜的是,热湖中有银白色的小鱼游动,它们的鳞片在热气中泛着金属光泽。
两人用藤蔓编织成渔网,又用兽骨制作鱼叉。当第一条烤鱼的香气在洞内弥漫时,陈沐阳却发现了新的危机——热湖的水位在缓慢上升。“这是地热活动加剧的征兆,随时可能引发冰崩。”他想起在火山逃生的经历,立即制定撤离计划。两人收集了足够的海藻和鱼干,用兽皮包裹严实,顺着绳索爬出冰洞。
刚回到冰原,身后便传来震天动地的轰鸣。冰洞所在的冰山轰然倒塌,巨大的冰浪向四周扩散。陈沐阳和陈景行拼命奔跑,在冰浪追上他们的前一刻,跃入一条新出现的冰裂缝。裂缝两侧的冰壁形成天然屏障,暂时挡住了冰浪。但他们很快发现,这条裂缝深不见底,且正在缓慢闭合。
“用热胀冷缩原理!”陈景行掏出仅剩的燧石,点燃收集的磷虾壳。火焰灼烧着冰壁,裂缝暂时停止闭合。陈沐阳则用匕首在冰壁上刻出阶梯,两人沿着陡峭的冰壁向上攀爬。当他们终于爬出裂缝时,极夜的天空中,天空之泪再次发出耀眼的光芒。光芒中,陈沐阳仿佛看到了苗寨的吊脚楼、雪原的火山,还有那个遥远的、记忆逐渐模糊的现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