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第五战队演唱的歌曲似乎都在针对孟佳姑侄俩一般。
王毅夫的【一荤一素】一个回旋镖打在了孟晨旭身上。
而现在,袁丽丽的【身骑白马】,让人不由得又联想到了,她第一期演唱的那首孟佳的歌曲。
要说戏剧与流行交叉的歌曲形式,孟佳的那首作品,甚至要早于筱凡娱乐程连翘的那一首【说唱脸谱】。
只可惜,光有这种意识,却没有对应的,能将两种元素结合的才能。
孟佳那首作品,每被回忆一次,就会被人鞭打一次。
尤其是,前有【说唱脸谱】,证明了国剧与流行可以完美融合。
后有【身骑白马】,让地方戏剧也加入了这一队伍。
两首歌曲被这样拿出来并列对比,瞬间又引来了一波,李凡与第五战队创作人,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的讨论。
虽然大家非常想抵制节目组这种无良的引流手段。
奈何,爆发这种讨论的触发点实在太多,他们一不留神就会陷进去。
等回过神来时,早就又一次把节目给送上威博热搜了。
第一组的投票是0:300,而这一组则是300:0。
连续两场比拼,全票过关,在连续几期无伤通关之后,看如今这架势,这一期,第五战队难道是想要全票通关吗?
随着投票结果出来,总算把大家的议论声,从讨论创作人吸引回了节目本身。
但依旧也是围绕着第五战队来展开的。
对于后面的两首歌,大家愈发期待起来了。
“阿西巴!我就知道跟在第五战队屁股后面准没好事。
还好,这期是东古方言主题,原本就不是我擅长的分类。
少些关注也好,这样就算歌曲写得不好,也不会招来多少嘲讽。”
金吉吉随便在后边两个队伍里,挑了一个对手,便开始了他们这一组的对抗。
他的目光并不在舞台的演唱上,而是在看着李凡。
“单分类主题,就剩南卡和外语了,我看你还能嘚瑟多久!”
心里叨咕了一句,金吉吉的目光不由得又往隔壁的白人女士那瞅了一眼。
他已经收到了公司给他的一个特殊安排,目的是想要借这个节目,将李凡给击垮。
金吉吉自己当然没有这份本事,可现在他的身后站着一整个公司。
不对,是站着一整个南卡。
而且,他收到的消息,是不会只有他一个参与这次的行动。
环顾周围,也就剩白人女士比较有可能是自己的战友了。
南卡一直都是跟在秃鹰身后摇旗的小弟。
眼下,对于要把李凡击垮这件事情,有白人女士一起冲锋,也给了金吉吉很大的安慰。
没想到,他不过是来东古赚点外快,最终竟会被卷入这样的高层博弈中。
还好,他不是一个人。
打不过,有人陪他一起担责。
打过了,那赚到的可比这个节目的出场费多多了。
摇了摇头,不再多想。
即便要对李凡发起阻击,那也不是这一期的事情。
轮到他这边挑选对手,在对付李凡的事情上,伊莉莎很可能是他的战友,不过这件事情现在可还没开始。
所以,这一次他很果断的选了伊莉莎战队的人员作为对手。
孟佳再怎么说也是东古人,方言类歌曲再差劲,也要比他们厉害一些。
而结果,也证明了金吉吉选择的正确性。
他这边很轻松就战胜了伊莉莎的选手。
而等到对方与排最后的孟佳战队比拼时,在第一轮拥有主动安排强力人员上场的情况下。
伊莉莎战队依旧不敌孟佳战队。
“第一战队这是要崛起了吗?”听完了孟佳战队这一次的方言歌曲,李凡不由得略感诧异。
可以说,他对孟佳的印象,并不好。
不管是对方放纵自己侄子上台摆烂演唱,还挑衅王毅夫。
还是她给袁丽丽创作的那首挂羊头卖狗肉的戏剧歌曲。
都一再让李凡看轻这个创作人。
不过,从上期开始,孟佳拿出来的歌曲,每一首质量都非常不错。
要不是上个月域外战场的情况特殊,他都想推荐他们战队的选手,去敲钟舞台试试。
以她那几首歌曲的质量,配合敲钟舞台的传播效果,以及文脉基点的增幅效果,即便他们战队的那几名选手,暂时籍籍无名。
去敲响钟声,应该一点问题都没有。
唯一让李凡带点疑惑的是,上期的创作水准,是孟佳真实的国语歌曲创作水平,还是偶然间的超常发挥。
如果这是她一贯的水平,那以前可真就有些埋没人才了。
能创作这种水准歌曲的本土创作人,根本不需要去寻求与外国创作人的合作。
如果只是偶然间的超常发挥,那李凡很希望她能继续保持。
而现在,听到她为这一期创作的方言歌曲,水平依旧在线,这真是给人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相信,有这两期的作品打底,信息部应该会将她列入重点关注的人员名单当中。
这一次域外战场的危机性不大的话,敲钟舞台上,大概率会有新面孔出现。
不会再只是与李凡相关联的那些个艺人承包了所有。
这样的局面,是大家更乐于见到的。
更多文化创作者的崛起,才更能说明,东古受损的文脉,已经更进一步地得到修复。
那冥冥之中,限制东古新生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束缚,也已经开始松动。
今后,东古的文化界,也将涌现更多的好作品。
而就在李凡因孟佳的作品,发散思维之际,第二轮的比拼,已经来到他们战队出场了。
没听到他有什么特别的指示,张芳已经按事先安排好的顺序,走上了舞台。
她和袁丽丽是交替上场的,除非李凡有别的安排。
至于挑选对手,张芳也没有特别针对谁,就按着后面几支战队的位次,直接挑选。
金吉吉战队之后是伊莉莎战队,她便挑了他们战队的人员作为这一组对抗赛的对手。
随着对方入座对抗席,张芳便示意后台的配乐老师,可以开始演奏。
……
……
“在你身边路虽远”
“未疲倦”
“伴你漫行”
“一段接一段”
“越过高峰”
“另一峰却又见”
“目标推远”
“让理想永远在前面”
……
【歌曲:漫步人生路,演唱:邓丽君,词:郑国江,曲:中岛美雪】
……
张芳上一首歌曲【约定】,带给人们的声线反差有些强烈,以至于他们颇为震撼。
而这首【漫步人生路】一出,原本的熟悉感一下子就又回来了。
对嘛,这才是唱出【千千阕歌】的那种声音,光听歌声就给人一种冲破黑暗的力量感。
不过与【千千阕歌】前期仿佛受到束缚,直到副歌时才彻底爆发出来的感觉不同。
眼下这首歌,延续了之前那一首的婉约,属于是温柔式的爆发。
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力量感”,并非那种激昂高亢的冲击,而是一种更内敛、更绵长的“韧性力量”,像初春融雪般温和却坚定,藏在松弛与从容里。
整首歌,给人一种沉醉而不自知的舒适之感。
尽管是白话歌曲,却是不管能不能听得懂歌词,都让人的心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慰藉。
这比起任何心灵鸡汤都更加让人容易接受。
听众心中的某些纠结与执念,在不知不觉间已经释然。
人生起起伏伏,我自随性漫步其间。
他们在这一刻,突然就明悟了这首歌歌名的意思。
一首【约定】,看似有情,实则绝情。
一首【漫步人生路】,道尽生活的随性与恬适。
歌曲的名字,往往藏在了副歌第一句之中。
有些创作人会直接拿里边的歌词当做歌名。
而有些创作人则会对其进行提炼,浓缩为更具代表性的名字。
这一方面,李凡都做到了极致。
让人不由得对他的创作才华,又是一轮唏嘘与感慨。
让听众们忍不住喊话其他的创作人,以后取歌名都学着点,就算是直接拿副歌第一句来套用,也不要只是抱着加强记忆点一个理由了。
李凡可不知道,他以一己之力,拔高了听众对歌名深意的期待,间接影响了其他创作人今后取歌名的难度。
此刻的他,同样被张芳歌声中的温柔力量安抚到。
对于原本纠结着的,为东古续接文脉的大事业,渐渐少了份急迫,而多了点从容。
这种事情,着急是急不来的,只会给自己徒增压力而已。
而且着急也容易出错,唯有从容应对,才是长久之计。
将注意力转回当前的舞台,对于推荐孟佳战队的事情,他不再过于在意,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信息部肯定有在关注这些,他们自会安排好这一切。
而他要做的,是找到合适的人选,合适的机会,将他背负着的一个球的作品,往这个世界拿出。
至于其他的,自有专业的部门在负责。
这个世界不适用能者多劳,别人恨不得他自己把自己累垮。
这样还省得他们绞尽脑汁来针对。
越是有才之人,越是能活出潇洒人生。
这也是他之前种种摸鱼行为,没有人觉得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放下多余的责任感,将注意力移回节目本身。
随着他们这一组比拼结束,紧跟着的则是金吉吉战队与孟佳战队的比试。
没有多余情绪困扰,李凡再次听到孟佳的作品,不由得听出了更多的东西出来。
对方对歌曲的处理手法,让他有了一些熟悉的感觉。
到目前为止,李凡接触到的,这个世界的顶级白话歌曲并不多。
真正被他细致分析过的,也仅仅只有李暮稀的那一首和平歌曲而已。
但就这一首便已经够了。
以他超强的记忆力,在没有其他情绪干扰的情况下,有这样一首大师级的作品作为参考。
其他蕴含了类似创作手法的歌曲,他是能很快找到共同点的。
此刻,孟佳的这一首歌,就是如此。
李凡能察觉出,她在歌曲的细节处理部分,融入了不少国外的创作手法。
不过,之前国内的创作人,采用的大多是与国外创作人合作创作的模式。
歌曲中有国外创作人的影子,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要不像楼老爷子那样,延续以往创作风格的作品,全部被判负就行。
国内音乐人不是他这种挂比,他们的进步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要有所改变,就值得被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