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话锋一转,笑着说:“500块和锦旗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事儿能带来的流量!
只要操作得当,衣食无忧不在话下。比如,先把玉玺埋在自家后院,再上网发帖
‘总梦见自己是始皇帝转世,梦里总喊着玉玺在哪儿’,没人信?没关系,关键看后续操作!”】
“说朕转世?” 大秦的嬴政挑了挑眉,放下手中的玉玺,饶有兴致地盯着光屏
“倒要看看,这后世小子想怎么装朕的‘转世’。”
李斯在一旁躬身道:“陛下,这后世之人怕是想借您的名号博眼球,倒也有趣。”
【“等帖子有了点热度,选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开直播‘现场挖宝’!
就说‘梦里的声音指引我来后院’,一铲子下去挖出玉玺
这话题度、这热度,直接拉满!” 博主说得兴起,“等热度最高的时候,再把玉玺捐给国家,捐赠时记得说点正能量的话
比如‘玉玺是国家的瑰宝,理应回归祖国怀抱’,瞬间就能立住‘21世纪杰出青年’的人设!”】
“还能这么操作?” 刘邦捧着自己的玉玺,啧啧称奇,“后世之人倒会玩,一块玉玺不仅能换钱,还能换‘名气’!
不过话说回来,这皇权带来的诱惑,确实让人着迷,也难怪他们费这么大劲博眼球。”
吕雉在一旁也笑道:“这法子虽投机取巧,却也比直接造反稳妥,倒是个聪明的主意。”
【“往后只要不飘,直播吹吹牛、带带货、打打广告,再搞搞‘振兴新农村’的项目,轻松迈入小康!”
博主话音刚落,画面突然切到一个网友的调侃留言:“要是我捡到,那说明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不然失踪千年的玉玺,凭啥落我手里?从此刻起,镇九鼎、收崆峒,印配轩辕剑,重铸人皇位!
让华夏子民皆有六险两金,足浴也纳入医保!云贵川渝的士子们,随朕北取汉中、南下荆襄,共图大业!”】
“好家伙!别人捡了上交,他捡了直接称帝?”
曹操看得哈哈大笑,对着郭嘉道,“奉孝,你看这网友,比当年的袁术还敢想!袁术好歹还真有玉玺,他倒好,光靠‘捡到’就敢规划大业,胆子够大!”
郭嘉也笑:“主公,这大概就是后世的‘玩笑话’,不过也能看出,玉玺在他们心里,依旧是‘天命’的象征。”
话音刚落,视频里传来警铃声,只留下一句:“咦?谁在开门?警察同志,别开门啊!”
光屏前的古人们瞬间哄堂大笑,刘邦笑得直拍腿:“刚要称帝,就被‘捕快’找上门了,这后世的‘造反’,也太憋屈了!”
李世民也笑着摇头:“看来后世虽无帝王,却有更厉害的‘规矩’,想靠玉玺称帝,可没那么容易。”
嬴政看着这荒诞的一幕,突然对着李斯下令:“李斯,再找块上好的蓝田玉,按传国玉玺的样子,重新雕刻一枚,放进皇陵陪葬。”
李斯一愣,随即躬身应下:“陛下,是要让玉玺永远陪着您?”
嬴政点头,眼神深邃:“朕的玉玺,是华夏正统的象征,就算后世之人不懂珍惜,朕也得让它留存下去,护佑华夏子孙。”
下个视频,光屏里突然弹出一段文字,带着几分戏谑的语气
【“保守派总觉得激进派有些保守;咱们国家大致分两派】
【中国的激进派一般都有些激进,认为‘平局就是失败’
中国的保守派则觉得激进派太保守,认为‘不是大优就是失败’。
而现在,隐隐约约又冒出了一个‘投降派’。”
“投降派?”】
这三个字刚出,所有古人的脑袋上仿佛都顶了个大大的问号。
在他们的认知里,“投降派”就是临阵倒戈、背弃家国的懦夫,怎么会堂而皇之地被提及?
“哪来的投降派?!”
大明的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脸色铁青,对着殿下文武怒喝道
“这等贪生怕死、背弃家国之辈,要是敢在大明出现,朕定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挂在城门上示众!”
他这辈子最恨投降之人,当年打天下时,就对投降的元兵毫不留情,此刻听到“投降派”三个字,怒火瞬间就上来了。
曹操也皱着眉,对着郭嘉沉声道:“奉孝,你说这‘投降派’,莫不是想劝人向敌国投降?”
“若是如此,此等派系,留着就是祸害,必须斩草除根!”
郭嘉也点头,眼神凝重:“主公所言极是,‘投降’二字,最伤士气,绝不能让此等派系蔓延。”
嬴政更是脸色阴沉,手指敲击着案几:“朕的大秦一统天下,靠的是铁血手腕,从不留投降之辈。”
“这‘投降派’若是敢在大秦立足,朕定让他们尝尝‘车裂’之刑!”
各朝帝王纷纷表态,都把这“投降派”当成了真要“投降”的懦夫派系,满是鄙夷与愤怒。
【光屏里的文字继续滚动,揭开了“投降派”的真面目
“咱们华夏的‘投降派’可就厉害了
他们认为‘不是全面胜利就是失败’,甚至在全面胜利时,只要有一个士兵死亡,都算失败!
你们知道这‘投降派’的口号是什么吗?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请问屏幕前的你,对外作战时,是哪一派?”】
“???”
看着这段解释,古人们瞬间愣住了,脸上的愤怒僵住,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错愕
原来这“投降派”,跟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朱元璋先是愣了几秒,随即反应过来,忍不住轻咳一声,缓解刚才发怒的尴尬,嘴角却不自觉地扬起
“原来……这‘投降派’是这个意思!追求全面胜利,连一个士兵都不愿牺牲,还敢对‘不投降的敌人’动怒,这派好啊!朕喜欢!”
刚才的怒火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对这“投降派”的欣赏,这不就是他打天下时想追求的“全胜”吗?
大明的朱棣,也眼睛一亮,笑着对姚广孝道:“道衍,你听这‘投降派’的口号,‘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够霸气!”
“若是朕领兵作战,也得选这一派,要么不打,要打就打得敌人毫无还手之力,全胜而归!”
他向来喜欢速战速决、以压倒性优势取胜,这“投降派”的理念,正合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