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闻溪多方布局,依靠丐帮、教会、游击队艰难构建应对网络,却苦于无法锁定“樱花计划”核心——佐藤实验室确切位置而焦虑万分之际,一条完全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绝密信息,穿越重重封锁,悄然送达他的手中。
传递信息的方式极为巧妙,甚至带着一丝戏剧性:一本看似普通的、用于学习拉丁文的旧书,由一位自称是“林先生西北故友”的年轻学生送到行动组外围联络点。书内并无夹带,但顾静昭在检查时,凭借在教会医院养成的细致,发现其中几页的字母间隙,有用极细微的针尖刺出的小孔。通过特定的解码方式(或许是与傅连暲早年约定的),这些针孔组成了一段简短却石破天惊的信息。
信息的落款,是一个让林闻溪精神一振的名字——傅连暲(或使用其化名,如“李掌柜”)。这位八路军医疗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以其高超的医术和坚定的信念,在西北时便与林闻溪相识,虽分属不同阵营,却因“医者仁心”和共同抗日的目标而彼此敬重。
密信的内容极其简洁,却字字千钧:
“闻溪兄台鉴: 倭寇‘樱花’,毒源确在鄂西‘樟树坪’(疑似化名,实为‘双桥镇’)。依山临涧,水电俱全,守备极严,常有毒物运输车队往来。内有七栋主建筑,佐藤常在第三栋。另,其计划或因国际观察团近期活动而提前,慎之! 兄之志,弟深知。前线医药奇缺,尤盼清热解毒之类。万望保重。 知名不具”
这封信的信息量之大,让林闻溪几乎窒息!
1. 精确位置: “鄂西双桥镇”!直接点明了佐藤实验室的准确所在地,一举打破了之前如同大海捞针般的困境!
2. 内部布局: 甚至连佐藤常在哪栋楼都指明了!这无疑是内部人员或极高超的侦察才能获取的绝密情报!
3. 行动计划: “或因国际观察团活动而提前”——这解释了为何近期日军活动频繁,也赋予了行动前所未有的紧迫性!
4. 隐晦的请求与认可: “前线医药奇缺”既说明了情报来源的艰难(或是地下工作者用生命换来的),也是一种隐晦的请求支持。而“兄之志,弟深知”则是对林闻溪所做一切的莫大肯定,超越了阵营之见。
这封信的价值,无法估量!它像一盏明灯,瞬间照亮了前路的迷雾,也像一把钥匙,即将打开直捣黄龙的大门!
林闻溪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但他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傅连暲是如何得到如此精确的情报?他在八路军中地位特殊,其情报网络可能深入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甚至可能……有同志打入了敌人内部?这其中必然充满了难以想象的危险和牺牲。
这封信,不仅是一份情报,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托付。傅连暲明知林闻溪身在重庆阵营,却依然将如此重要的情报共享,这其中既有对林闻溪个人的信任,更是出于民族大义,希望借林闻溪之手,促成摧毁这一绝户毒计的行动。
“静昭!立刻通知所有人,紧急会议!”林闻溪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他将密信的内容(经过适当处理,隐去直接来源)向核心团队公布。所有人都震惊不已,随即群情激昂!
目标已然明确,时间刻不容缓!
行动组立刻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运转起来:
· 情报核实: 立刻调动一切资源,核对“鄂西双桥镇”的地理、交通、军事部署信息。同时,通过游击队渠道,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对该地点进行外围核实。
· 方案预演: 开始制定多套针对“双桥镇”的侦察、渗透、乃至最终破坏的行动方案。需要详细的地图、兵力评估、行动路线、撤退方案。
· 资源调配: 所有通过丐帮、杜月笙渠道获取的特殊装备(如炸药、无线电、伪装用具)开始向预设的前进基地集中。精通爆破、侦察、格斗的行动队员被单独列出,进行强化训练。
· 回应与承诺: 林闻溪没有忘记傅连暲的请求。他立刻下令,从丐帮药材通道和杜月笙采购的药品中,挤出一大批最急需的磺胺、止血粉、纱布以及大量清热解毒的中成药,通过最可靠的秘密渠道,以最快速度送往傅连暲所指示的交接地点。这是承诺,也是回报。
傅连暲的密信,如同一颗投入死水的巨石,彻底激活了整个特别行动组。它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也带来了终极挑战的号角。
林闻溪站在地图前,目光死死钉在“鄂西双桥镇”那个小小的点上。那里,是恶魔的巢穴,也是终结这一切的关键。
他知道,最后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第三十五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