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的动作快如闪电,当他嗅到“星火纺织”总经理张建国失踪案背后可能隐藏的巨大秘密时,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果断地亲自点将,迅速组建了一支强大的联合调查组。
这支调查组由纪委的精英力量和从各个领域抽调而来的技术专家组成,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
陈默亲自带领着这支精英团队,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进驻了“星火纺织”集团总部。
调查组的突然降临,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在这家原本就因为老总离奇失踪而人心惶惶的老牌国企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员工们惊愕地看着这些陌生而严肃的面孔,心中的不安和恐惧被瞬间点燃。
这家企业就像一个看似平静的湖面,而调查组的到来就如同一块巨石被猛地投入其中,激起千层浪。
原本隐藏在湖底的暗流,此刻也如被惊扰的毒蛇一般,汹涌而出,让人猝不及防。
调查的重点自然是张建国生前的办公室。这是一间宽敞、装修考究、视野开阔的办公室,符合他作为企业一把手的身份。
然而,调查组一进入,经验丰富的队员们就立刻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这间办公室太整洁了,整洁得过分,甚至可以说是一尘不染。
文件柜里的资料摆放得整整齐齐,桌面擦拭得光可鉴人,烟灰缸里干干净净,甚至连常用的办公笔都插在笔筒里固定的位置。
这种整洁,并非日常维护所能达到,更像是在短时间内被人进行了极其彻底、极其专业的清理和收拾,抹去了一切可能带有个人印记或工作痕迹的蛛丝马迹,刻意营造出一种“正常”甚至“空白”的假象。
技术科的同事二话不说,立刻上前对张建国办公桌上那台品牌台式电脑进行取证调查。然而,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电脑硬盘竟然被人为执行了低阶格式化操作!这是一种远比普通删除或格式化更彻底、更破坏性的数据清除手段,其过程会覆写磁盘扇区,几乎不可能通过常规软件手段恢复原始数据。
技术专家尝试了多种数据恢复方法,最终也只是勉强找回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系统文件碎片,关于张建国的工作邮件、文档、财务报表等关键电子数据,几乎一无所获,像是被一场数字洪水彻底冲刷干净。
对手在掩盖痕迹方面的专业和狠辣,由此可见一斑。
电子证据的缺失,无疑给调查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阻碍。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陈默并没有丝毫的气馁和退缩。
他坚信,无论犯罪行为多么隐蔽,只要曾经发生过,就必然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
于是,陈默果断地向调查组成员下达了一道命令:对办公室进行一场更为细致入微、甚至可以说是掘地三尺式的物理勘查。
他要求大家戴上白手套,仿佛变成了一群严谨的考古学家,以一种近乎偏执的态度,去探寻每一个可能隐藏线索的角落。
调查人员们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像对待珍贵文物一样,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办公室的每一个细节。
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被轻轻地拿起,然后仔细地抖落,生怕遗漏了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地毯也被小心翼翼地掀开,仔细查看是否有被藏匿的物品。墙壁和家具也都接受了严格的检查,看看是否存在暗格或其他隐藏的空间。
就连空调通风口这样的细微之处,也没有被放过。调查人员们用手电筒照亮通风口内部,仔细观察是否有异常的迹象。
整个办公室都被翻了个底朝天,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证据的地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名眼神锐利的年轻调查员在仔细检查张建国那张宽大的实木办公桌时,发现最底层那个带锁的抽屉,其底部木板与侧板的连接处,似乎有一道极其细微、几乎与木纹融为一体的缝隙,比正常情况要略宽一丝。
他心中一动,小心翼翼地用工具探入缝隙,轻轻向上撬动。
果然,一块薄薄的、与抽屉底部大小完全一致的夹层木板被取了下来!
而在那黑暗的夹层空间里,静静地躺着一张被撕扯成七八个碎片的普通黄色便签纸!
调查组成员立刻围拢过来,大家屏住呼吸,像拼凑珍贵藏宝图一样,极其小心地将那些碎纸片在桌面上拼接起来。
便签纸上并没有预想中的长篇大论或清晰指控,只有一串用蓝色墨水笔写下的、看起来毫无规律可言的字符和数字组合:“xhtcAuction#77”。
这串字符看起来像是某种随手的涂鸦,或者是记录某个毫无意义的代码。
在场的有些人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但陈默的眉头却紧紧皱了起来,他的目光死死盯住这串字符,直觉告诉他,这绝非无意之作!
在张建国这样一位资深、严谨的国企老总办公桌的隐秘夹层里,藏匿着这样一张被撕碎却又似乎期待被人发现的纸条,这本身就不合常理。
这串字符,极可能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一个被张建国在极度危机情况下隐藏起来的“数字遗书”!
它或许指向某个秘密账户,或许关联着那次海外并购的某个关键环节,或许是一个密码,一个地址,一个访问权限……其含义需要破解,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陈默亲自用一个透明的证物袋,将拼接好的纸条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在技术勘查的同时,陈默亲自约谈了张建国的专职秘书,一个看上去二十多岁、戴着眼镜、此刻显得惊慌失措的年轻人。
谈话是在一间小会议室进行的,陈默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但秘书显然压力巨大,双手不停地绞在一起,额头冒汗,眼神躲闪。
在陈默反复的安抚和保证下,秘书终于断断续续地回忆起一些细节:张总在失踪前的几天,情绪非常反常,完全不像平时那样沉稳,变得极度焦虑和易怒,经常一个人在办公室里长时间踱步,眉头紧锁。
秘书有两次进去送文件,都听到张总似乎在无意识地低声念叨着什么,声音很轻,但依稀能听到“账对不上”、“漏洞太大了”、“根本就是个幌子”这样令人心惊肉跳的只言片语。
而且,那几天,张总多次接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电话,他的私人手机响起时,屏幕上没有任何号码显示,只有一片空白,每次接到这个电话,张总的脸色都会变得更加难看,通话时间很短,但挂断后他的情绪都会明显更加低沉和恐惧。
秘书提供的这些碎片信息,虽然模糊,却极大地佐证了陈默的判断:张建国的失踪绝非偶然,他一定是在工作中察觉到了那笔海外并购案中存在的巨大问题,甚至可能抓住了某些确凿的证据,从而引来了杀身之祸。
那个神秘的匿名电话,极可能就是威胁和操控的来源。
陈默安抚了秘书,严肃叮嘱他今天谈话的内容必须绝对保密,对任何人都不能提起,同时,他暗中安排了两名可靠的调查组成员,以协助工作为名,实则负责保护这位可能同样处于危险中的秘书的人身安全,防止对手狗急跳墙,再次灭口。
办公室的异常整洁、被彻底格式化的硬盘、隐秘的数字纸条、秘书透露的焦虑话语和神秘电话……所有这些线索碎片,逐渐在陈默的脑海中拼凑出一个模糊却危险的轮廓——星火纺织的海外并购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黑色漩涡,而张建国,很可能已经成为了这个漩涡的第一个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