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因冯曹内讧,各自退出四九城,冯国璋退往热河,曹琨盘踞承德。蔡锷率西南军进驻四九城。
\"报告督军!蔡将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过了永定门,估摸着再有个把时辰就能到前门了。\"副官小跑着过来,军靴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唐启吐了口烟圈。\"晓得了。让蔡将军进城后不要着急政事,注意身体,直接等待龙老大人到达。\"他摆了摆手。
四九城的老百姓们倒是稀奇,听说西南军要进城,一个个跟看大戏似的挤在街道两旁,有踮着脚张望的,有抱着孩子指指点点的,还有那些穿着学生装的年轻人,手里头攥着小旗子,脸上泛着红光。
\"蔡将军军,您说这四九城的百姓咋这么欢迎咱们呢?\"副官挠了挠头,一脸不解。
蔡锷咧开嘴笑了:\"你小子懂个屁!这四九城的老少爷们儿被北洋那帮狗日的折腾得够呛,听说咱们西南军不抢不夺,还发粮食,能不高兴么?\"他说着,眼睛却瞟向街角那几个穿着长衫、神色阴鸷的中年人。
正说着,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和军歌声。第一军到了,蔡锷整了整军装领子。只见一队队穿着灰蓝色军装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枪械擦得锃亮,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队伍最前头,顾品珍骑着一匹枣红马,腰杆挺得笔直,那张清瘦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松坡!\"顾品珍大步迎上去,嗓门大得整条街都能听见。
蔡锷翻身下马,两人紧紧握手。顾品珍能感觉到蔡锷手掌上的老茧,这哪像个将军的手,倒像是常年握笔的书生。\"路上还顺利?\"蔡锷问道,眼睛却扫视着顾品珍身后的部队。
\"托将军的福,没遇上什么麻烦。\"蔡锷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就是过了保定之后,有几处铁路被破坏了,耽误了些时辰。”
队伍继续向前行进,街道两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有老太太抹着眼泪喊\"青天大老爷\",有学生高举着\"欢迎护国义军\"的横幅,还有小商贩趁机兜售着茶水点心。蔡锷不时向人群点头致意,那姿态既不显得高高在上,又不失威严。
\"司令,\"顾品珍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这四九城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可不太平。北洋那帮人虽然跑了,可留下的眼线不少。还有那些洋人,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不知道在打什么算盘。”
蔡锷轻轻颔首:“放心,我已经安排人手接管了电报局、银行和各个衙门。另外,工程兵正在架设我们的通讯网络,最迟明天就能和昆明大本营直接联系。”
顾品珍点点头,心里却琢磨着另一件事。这蔡锷的确是纯粹的将军,可有时候太过理想化。政治这玩意儿,哪是接管几个衙门就能搞定的?四九城这潭浑水,深浅难测啊。
队伍行至天安门前,蔡锷忽然勒住马缰,仰头望着那朱红色的城楼。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紫禁城的飞檐在暮色中勾勒出威严的轮廓,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几百年的权力更迭。
\"顾军长,\"蔡锷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你说这紫禁城见证了多少兴衰?”
顾品珍咧嘴一笑:\"管他多少兴衰,现在轮到咱们当家做主了!\"他拍了拍蔡锷的肩膀,“走吧,先去把正事儿办了。晚上还得见那些’维持会’的老爷们呢。”
所谓的\"临时维持会\",其实就是北洋政府垮台后,一帮子官僚和军阀代表临时凑起来的班子。这些人精得很,眼看西南军势大,赶紧摇身一变,成了\"和平使者\"。蔡锷心里明镜似的,这帮人无非是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和家产。
中南海怀仁堂里,灯火通明。蔡锷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顾品珍则坐在一旁,手里翻看着一摞文件。堂下站着二十来个穿着长袍马褂或是西装革履的男子,一个个低眉顺眼,大气都不敢出。
\"诸位,\"唐启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咱们西南军进四九城,不是为了抢地盘,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建立真正的共和政府!”
底下响起一阵附和声。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上前一步,拱手道:“护国军高义!我等四九城士绅无不翘首以盼,今日得见义军,实乃三生有幸。”
蔡锷心里冷笑,这老东西前些日子还在报纸上骂西南军是\"乱臣贼子\"呢。他正要开口,顾品珍却站了起来。
\"徐老先生,\"顾品珍的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西南政府有西南政府的规矩。从今日起,四九城的治安由我军接管,各衙门必须重新登记造册,所有官员需经过审查才能留任。”
那徐姓老者脸色变了变,强笑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另外,\"蔡锷继续道,“从即日起实行宵禁,晚上十点后不得随意走动。所有私人武装必须上缴,违者以叛乱论处。”
台下一片哗然。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忍不住道:“蔡将军,这未免太过严厉了吧?四九城向来…”
\"向来如何?\"唐启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碗叮当作响,“向来是你们这帮人说了算?告诉你们,从今往后,这四九城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那年轻人吓得后退两步,脸色煞白。蔡锷看了一眼,轻轻摇头,然后转向众人:“诸位不必惊慌。只要遵守法令,西南政府保证各位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不是来破坏的,是来建设的。”
会议结束后,顾品珍和蔡锷并肩走在湖边的小径上。四月的晚风带着丝丝凉意,吹皱了湖面,也吹散了白天的喧嚣。
\"松坡,你对他们太客气了。\"顾品珍叼着烟,含混不清地说,“这帮老狐狸,不给点颜色看看,还以为咱们好欺负呢。”
蔡锷望着远处的灯火,轻声道:“政治不是打仗。光靠强硬手段,难以服众啊。”
顾品珍哼了一声:“那你倒是说说,曹锟那王八蛋占着承德不走,冯国璋在热河招兵买马,张作霖更是在东北称王称霸,三马控制西北,阎百川到现在还在山西发财,这些事儿,光靠讲道理能解决?”
蔡锷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可知道为什么我们今天进城时,老百姓那么欢迎?”
“为啥?”
\"因为他们受够了战乱,渴望安定。\"蔡锷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顾品珍,“如果我们一味用强,和北洋那些人有什么区别?”
顾品珍被问住了,狠狠吸了口烟,没说话。
\"蔡锷继续道,“我已经联系了北京大学的一些教授,还有工商界的代表,明天准备召开一个座谈会。另外,逊清皇室那边也递了帖子,希望能拜会我们。”
\"溥仪那小崽子?见他干啥?\"唐启皱眉。
\"毕竟是前朝皇室,处理得当可以安定人心。\"蔡锷解释道,“而且,紫禁城里的那些文物国宝,也需要妥善保护。”
顾品珍摆摆手:“这些事儿你看着办吧。”
两人走到一处凉亭,顾品珍忽然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电报:“对了,这是刚收到的消息。阎百川派了代表来四九城,说是要’共商国事’。
顾品珍,昆明人,1904年赴日留学,1911年后担任昆明讲武堂校长,1916年参与护国战争,1921年任滇军总司令,1922年前去阻止唐继尧复辟遭到刺杀,(一说为自杀)与李根源和唐继尧都是同学,1921年成为云南王。后龙云接替他成为新的云南王。
求催更、求点赞、求推荐、求好评、求评论、求为爱发电、感谢喜欢海毛虫的玄武境、用户、爱吃扁粉菜的刘芬芳爱吃芹菜小炒的小清 *2于25日送出的为爱发电.昨天没加更,因为打赏不足一块。老规矩5块加更一章。感谢各位老爷的阅读,麻烦祖宗们给个五星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