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叶修与俞青姝在国防科大那栋充满书卷气息的小家里,度过了一个平淡却无比温馨惬意的春节。
没有繁复的应酬,没有远途的奔波,只有属于两人的宁静相守、美食探索,以及围绕在俞维杰老爷子身边的天伦之乐。
这种柴米油盐、灯火可亲的日常,对于刚刚从国际风云漩涡中心归来的叶修而言,是最好的心灵抚慰和能量补给。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社会面逐渐恢复正常秩序,加之叶修本人深居简出,安保部门评估后,其身边的保卫等级也随之适当下调,从那种近乎“隐形隔离”的状态,恢复到对重点人员的常规保护层面。
这也意味着,他的蛰伏假期即将结束,新的征程就在眼前。
返校的日子如期而至。
清晨,俞青姝细心地为叶修整理好军装,抚平每一处褶皱,眼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支持与鼓励。
“在学校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她轻声叮嘱,将一个小小的、装着常用药品和她亲手做的小点心的收纳包塞进叶修的行李。
“放心吧,我又不是第一次离家。”叶修笑着握住她的手,在她额头轻轻一吻,“家里就辛苦你了,多去看看爷爷。”
告别了满眼牵挂的妻子和那座承载了无数温暖回忆的小楼,叶修提着简单的行李,再次踏上了前往机场的路。
与上次从纽约归来时那种肩负重任、心潮澎湃的感觉不同,这一次,他的心情更为平和,带着假期蓄满的电量和对重返校园生活的期待。
航班准时起飞,平稳降落在那座承载着东大最高军事学府的北方城市。
一切顺利,风平浪静。走出机场,熟悉的、略带凛冽的北方空气吸入肺中,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叶修在正式报到的前一天抵达学校。初春的国防大学校园,还残留着冬日的肃穆,但枝头隐约的嫩芽已透露出勃勃生机。
学员们陆续返校,校园里比假期时多了几分人气,但整体氛围依旧保持着军校特有的严谨与安静。
他先去学员队办理了报到手续,上交了相关证件和休假回执。
队干部显然已经接到通知,对他的归来并未表现出过多惊讶,只是例行公事地办理手续,并告知了新学期的一些初步安排。
拿着新的宿舍钥匙,叶修走向那栋熟悉的学员公寓楼。
推开宿舍门,一股淡淡的、混合着书籍墨香和清洁剂味道的气息扑面而来。
宿舍与他离开时并无二致,整洁,简朴,一切物品都摆放得一丝不苟。
然而,与离校时的空荡不同,此刻,靠窗的那张书桌前,已经坐着一个身影。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和肩章上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整个人仿佛一座沉浸在思考中的雕塑,散发出一种沉稳而锐利的气场。
听到开门声,刘功并未立刻抬头,只是翻过一页书,直到叶修将行李放在自己的床铺边,发出轻微的声响,他才仿佛从知识的海洋中回过神来,缓缓合上书,转过头。
“回来了?”
“嗯,刚报到完。”叶修点了点头,同样语气平静地回应。他注意到对方手边那本书的作者是某位西方着名的战略学家,话题便自然地引了过去,“在看克劳塞维茨的衍生论述?”
他没有问叶修假期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仿佛那一个多月的空白并不存在。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是高级军官之间一种不成文的礼节,也是对彼此背景和纪律的尊重。
“确实,智能化、无人化战场,正在重新定义‘战争’本身。”叶修一边整理着行李,一边自然地接话道。
他在联合国和南亚的经历,让他对这个问题有了远比书本上更深刻和残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