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傍晚17:50,二营营部门口的积雪被踩出凌乱的脚印。
叶修整理了一下头上的钢盔,使其更加端正,然后用手摸了摸肩上的 81 式步枪,感受着它在暮色中的冰冷触感。
这把步枪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淡淡的冷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坚韧和可靠。
在他的身后,炊事班传来阵阵炖肉的香气,那浓郁的味道与柴油发电机的气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军营年味。
这种混合的气味让人感到既熟悉又亲切,仿佛是军营生活的一种标志。
突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五连长武志刚小跑着来到叶修面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的领章上,“一杠三星”的军衔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报告股长同志!”武志刚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按照计划,由我们来接替 18-20 岗。”他的口音带着明显的山东腔调,让人听起来格外亲切。
叶修回礼的手在半空中突然停住了,他的目光落在了武志刚作训服的左胸上。
那里别着一枚褪色的“优秀基层主官”徽章,虽然已经有些陈旧,但依然能够看出它曾经的辉煌。
“武连长,”叶修故意板起脸,严肃地说道,“总政可是有规定的,主官替岗不能超过一小时。”
武志刚连忙笑着解释道:“您放心!我们都是按照新规来轮换的,文书小王会在 20 点准时来接班。”他顿了一下,忽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其实啊,我就是想让战士们能看全春晚……听说赵本山今年要演《红高粱模特队》呢!”
哨位旁的杨树上挂着彩灯串,炊事班特意拉来电线给灯笼供电。
叶修站上木质岗台时,听见营房里传来《常回家看看》的合唱——那是五连官兵在排练拜年节目。
18:30,一辆披着伪装网的吉普车驶近营门。王庆瑞摇下车窗,递出两个保温饭盒:\"三鲜馅的,炊事班特意多放了虾仁。\"
团长肩章上的黄色的军衔在车灯下一闪,后座还堆着七八个同样的饭盒——显然要跑遍全团各个哨位。
\"报告团长!\"武志刚突然立正,\"您左车胎胎压不足,建议...\"
\"就你眼尖!\"王庆瑞笑骂着扔来支手电筒,\"待会儿让运输连来修。\"
吉普车碾着积雪离去时,叶修打开饭盒——饺子底下还埋着两瓣蒜。
19 时 15 分,夜幕已经悄然降临,营区内一片宁静。突然,一阵急促而刺耳的紧急集合号声打破了这片宁静,仿佛一道惊雷划破夜空。
叶修和武志刚正在哨位,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号声,两人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
他们几乎同时伸手去摸枪栓。
然而,就在他们的手即将触及枪栓的瞬间,一个憋笑的声音从营区的广播里传了出来:“下面插播特别通知:请各连立刻组织收看央视春晚,重复……”
这个声音就像是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叶修和武志刚心中的紧张情绪。他们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脸上的惊愕和无奈。
原本以为是有紧急任务需要执行,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通知。
叶修忍不住笑出声来,武志刚也跟着笑了起来,两人的笑声在哨位上回荡。
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哄笑。三排有个新兵兴奋过头,把脸盆当锣敲,立刻被班长喝止。武志刚摇头苦笑:\"去年这时候,咱们还在搞战备拉动呢。\"
叶修知道那就是自己鼓动的总参和师部对702团测试的那一次,才由此展开了新一轮的改革。
叶修望向岗亭里的监视器——值班室的战士们围在电视机前,有个列兵正偷偷把瓜子塞进哨兵大衣口袋。监视器雪花点间,1997年的春晚开场歌舞旋律隐约可闻。
19:50,文书小王提前十分钟跑来换岗。小伙子军装口袋里露出半截贺年卡,收件人地址是\"甘肃酒泉某部信箱\"——那里有我国最早的航天测控站。
\"家里寄来的?\"叶修接过贺卡时,瞥见邮票上的长征二号火箭。
\"嗯!我哥在发射场当电工。\"小王突然挺起胸膛,\"他说下次载人飞船要用他们改装的新电路!\"
随即几人按照条例规定开始交接流程。
“当前岗哨执勤正常,执勤时段内无异常情况。\"武志刚的声音带着山东口音的铿锵,\"营门出入登记簿已记录今日6批次人员进出,最后一批次为19:30后勤处运送车辆。\"
“执勤装备状况\"
\"81式步枪一支,子弹五发,已验枪。\"武志刚利落地卸下弹匣展示,\"岗亭取暖设备运转正常,应急通讯设备已测试,电量为满格。\"
交完岗往回走时,叶修看见营部窗上贴着剪纸窗花。灯光将战士们的身影投在窗帘上,像皮影戏里生龙活虎的兵俑。俱乐部里爆发出大笑——赵本山果然登场了。
路过炊事班后厨,叶修被炊事班长拽住袖口:\"首长尝尝!\"铁勺递来半个露馅的饺子,\"这批是芹菜馅的,专门给...\"
\"给家有老人的战士准备的。\"叶修接过话头。前世他在炊事班帮厨时学过,北方习俗里芹菜馅寓意\"勤快孝顺\"。
回到值班室,电视里正播着《春天的故事》合唱。叶修翻开战备值班日志,在\"异常情况记录\"栏工整写下:\"18:47 营区东侧200米处有疑似野兔活动痕迹,经查为地方群众燃放鞭炮纸屑。\"
窗外突然炸开烟花。1997年的第一颗礼花在夜空绽放,将迷彩板房照得五彩斑斓。
叶修摸出口袋里的三样东西摆在桌上:U盘映着蓝光,芯片如黑曜石般暗沉,而俞青姝的纸条被窗花映得通红。
远处传来零点的钟声。值机员小张突然推门而入:\"叶参谋!总部刚发来加密电报——南斗二期01星成功入轨!\"
经过技术整合和全国科研单位的技术大筛选,预期在1997年后半年发射的第二期首颗卫星提前了将近1年时间,而且技术更加稳定可靠。
电报纸上的时间戳显示:1997年1月28日00:00:00。叶修望向窗外,新年的雪纷纷扬扬落下,覆盖了岗哨前的脚印。
某个同步轨道上,属于东大的星辰正划过天穹,如同时代的接力棒,稳稳交向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