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学员站起来:\"报告!我是信息对抗专业的硕士生林雪。请问贵部如何保证技术军官的职业发展?像我这样的女学员,会不会被边缘化?\"
王庆瑞接过问题:\"林雪同志,我团新设立的信息作战参谋主任一职,就是为你们这样的专业人才准备的。至于性别——\"
他指了指台下正在做记录的俞青姝,\"看看南斗系统的核心研发人员名单就知道,在我们这支军队里,能力才是唯一的通行证!\"
提问越来越热烈。有人关心实战化训练强度,有人询问装备研发自由度,甚至有人直接问起了家属随军政策。陈墨和王庆瑞一一作答,坦诚而务实。
叶修注意到,在会场角落,一个瘦高的男生始终没有举手,但眼神却格外专注。他的面前摊开着一本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要点。
宣讲会接近尾声时,这个男生突然站了起来:\"首长,我是计算机系的博士生姜明。我的问题是——\"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问题却直指核心,\"如果我的研究方向和部队需求出现偏差,是部队适应我,还是我适应部队?\"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这是个尖锐的问题,触及了军校培养的根本矛盾。
陈墨和王庆瑞对视一眼,最后由王庆瑞回答:\"好问题!但前提是错的。\"
他走到台前,距离提问者更近,\"真正的信息化部队,不是把技术军官塞进旧框架,而是围绕核心技术重建编制、重构流程。你的专业,就是需求的方向!\"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洪亮:\"当然,这要求你们也要理解军事、懂得作战。
所以,我们设立了'双导师制'——技术导师由学校专家担任,军事导师由一线指挥员担任。两者碰撞,才能产生真正的战斗力!\"
姜明的眼睛亮了起来,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坐下时已经在笔记本上写下了\"702团\"三个大字,并画了个醒目的五角星。
宣讲会结束后,咨询台前立刻排起了长龙。叶修和团政治处的干事们忙得不可开交,分发申请表,解答细节问题。
俞青姝则带着几名南斗项目组的成员,向有意向的同学介绍具体情况。
\"效果超出预期。\"陈墨走到叶修身边,低声说道,\"俞老刚才告诉我,至少有二十个顶尖苗子明确表示了意向,其中包括三个重点项目的核心成员。\"
王庆瑞也凑了过来,脸上难得地露出笑容:\"叶修,你小子立功了!不过——\"他指了指不远处正在和学员交谈的俞青姝,\"公私兼顾,做得不错嘛!\"
叶修正想解释,一个参谋匆匆跑来:\"报告!刚接到通知,南斗-1A的发射时间提前了!气象部门预报后天发射窗口有强风,指挥部决定明天凌晨实施发射!\"
消息像闪电般传开。原本计划后天出发的队伍,必须立刻启程!
\"叶修,\"陈墨当机立断,\"你带选拔出来的学员今晚就飞西昌!我和王团长留下继续面试。
记住——\"他意味深长地说,\"这不仅是一次发射观摩,更是一次最好的战前动员。让他们亲眼看看,自己将要参与的事业有多么伟大!\"
叶修肃然敬礼:\"是!保证完成任务!\"
窗外,夕阳西沉,为整个校园镀上了一层金红色的光芒。
而在叶修眼中,这光芒仿佛预示着明天那枚即将划破长空的火箭,以及——这支军队在信息化征程上必将迎来的辉煌。
暮色四合,两辆迷彩涂装的军用大巴呼啸着驶离国防科技大学正门。叶修坐在首辆大巴的副驾驶位置,透过挡风玻璃望着迅速后退的校园轮廓。车内坐着十二名精挑细选的学员,有男有女,都是各专业的佼佼者。他们低声交谈着,声音里压抑着兴奋与紧张。
\"叶参谋,\"坐在第一排的姜明探过身子,推了推眼镜,\"发射提前这么多,会不会影响成功率?\"
叶修回头看了眼这个计算机系的博士生。在昏暗的车厢灯光下,年轻人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放心,\"叶修指了指坐在后排正与几名学员交谈的俞青姝,\"有南斗项目组最优秀的工程师全程把控。\"
大巴驶上机场高速,窗外的城市灯火如星河般流淌。叶修掏出军用对讲机:\"猎鹰1号呼叫猎鹰2号,人员清点情况如何?\"
\"猎鹰2号收到,\"对讲机里传来随行干事的声音,\"12人全员到齐,设备检查完毕。\"
半小时后,车队驶入星城机场特殊通道。停机坪上,一架喷涂着空军标志的客机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这不是普通的民航客机,而是专门调拨的军用运输机型,机舱内座椅排列紧凑,没有普通客机的舒适配置,却多了几分肃穆与效率。
\"全体注意,\"叶修站在舷梯下提高声音,\"登机后按分组就座,飞行期间禁止随意走动。航程约两小时,落地后直接转乘基地车辆。\"
学员们秩序井然地登机。俞青姝走在最后,与几位项目组的老专家低声交流着技术细节。
她经过叶修身边时,手指不经意地碰了碰他的袖口:\"爷爷让我告诉你,发射场已经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巨大的飞机滑入跑道。随着一阵强烈的推背感,机身腾空而起,星城的万家灯火在舷窗外渐渐变小,最终被云层遮蔽。
机舱内,学员们起初还保持着军校生的纪律性,但随着飞行平稳,交谈声渐渐多了起来。叶修注意到姜明正和几名同学传阅着一份手写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南斗系统的技术参数。
\"叶参谋,\"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学员——信息对抗专业的林雪突然问道,\"您见过火箭发射吗?\"
叶修摇摇头:\"第一次。不过俞工程师应该见过不少次了。\"他朝俞青姝的方向示意。
\"三次,\"俞青姝接过话茬,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但这次不一样。南斗-1A采用了全新的氢原子钟和抗干扰编码,定位精度比现有系统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她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如果成功,意味着我军的精确制导武器将不再受制于GpS干扰。\"
这番技术性极强的解释让学员们陷入了沉思。叶修看到姜明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而林雪则盯着舷窗外的夜空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