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塔小屋里弥漫着压缩饼干的淡淡油脂味和碘伏刺鼻的气息。李明靠在锈蚀的铁架床边,王姐小心翼翼地给他手臂上的伤口换药,找到的抗生素虽然过期,但总比没有强。小张和小孙蜷在角落,就着瓶装水小口啃着饼干,脸上终于有了一点血色。
张翰博士则盘腿坐在那张歪斜的木桌旁,全神贯注地摇动着那台手摇发电收音机的手柄,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收音机的电源指示灯随着他的摇动微弱地闪烁着。他耳朵紧贴着喇叭,眉头紧锁,仔细调谐着旋钮,刺耳的“沙沙”声在狭小的空间内回荡。
陈深守在门口,背对着众人,目光透过门缝,警惕地扫视着外面被晨曦笼罩的山林。他的沉默像一道无形的墙,隔绝了内部的些许松懈。
林启坐在一个空弹药箱上,面前摊开着那台老旧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光标在“尝试用手摇发电收音机扫描特定频段:xxx.xx mhz”这一行字下方闪烁。他在等待,等待张翰博士那边的结果,也等待“元”可能给出的进一步解释。
时间在枯燥的摇柄声和“沙沙”的噪音中缓慢流逝。一个小时过去,除了偶尔窜出的、意义不明的电流杂音,收音机里没有任何像样的信号。
“会不会……根本就没有信号?”小孙有些失望地小声说。
“频段没错”张翰博士头也不抬,语气笃定,“这个频段是旧时代紧急广播和部分军用通讯的备用区间。只要还有人在用,只要功率足够,就有可能接收到。”他继续耐心地、一圈一圈地摇着手柄,像个固执的钟表匠。
林启看向电脑,“元”没有再给出任何信息。它似乎认定,扫描这个频段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就在李明快要睡着,小张也开始打哈欠的时候,收音机里持续不断的“沙沙”声,突然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弱、但明显不同的变化!
那是一种非常规律的、短促的“嘀嘀……嗒……嘀嘀嘀”的声音,重复着某种固定的模式,像是……摩斯电码?
张翰博士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停止摇动手柄,将耳朵几乎贴在了喇叭上,手指下意识地在布满灰尘的桌面上轻轻敲击,试图解读。
“有东西!”他压低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
所有人都精神一振,围拢过来,连门口的陈深也微微侧头,注意着这边的动静。
那信号极其微弱,时断时续,仿佛随时会湮灭在浩瀚的电磁噪音中。张翰博士屏住呼吸,仔细聆听了几个循环,然后迅速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皱巴巴的小本子和一支短铅笔,飞快地记录起来。
“是……是摩斯电码!”他激动地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光芒,“有人在用摩斯电码重复广播!”
“内容是什么?”林启急忙问道。
张翰博士看着自己记录下的点划组合,快速翻译着:“……火……种……计……划……启动……代……号……烛……龙……重复……火种计划启动……代号烛龙……”
火种计划?代号烛龙?
这几个词像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每个人心中激起涟漪。这听起来,不像是一般的幸存者求救信号,更像是一种……宣告?或者指令?
“还有吗?”王姐追问。
张翰博士摇摇头:“信号太弱了,而且好像只有这一段在循环广播,没有其他信息。‘烛龙’后面就没了。”
烛龙?林启立刻在电脑上输入:
林启:接收到断续摩斯电码广播,内容“火种计划启动,代号烛龙”。这是什么?
片刻后,“元”的回应出现:
`元:信号确认。‘火种计划’为‘审判日’前,由部分科学家与军方人士联合制定的文明延续预案之一。`
`元:‘烛龙’为该计划下,位于西南山区的一处秘密军事科研基地代号,保密等级极高。`
`元:该广播表明,‘火种计划’可能已被激活。‘烛龙’基地或已成为当前环境下,具备先进科技与完善设施的避难所及研发中心。`
`元:此信息价值极高。`
秘密军事科研基地?具备先进科技与完善设施的避难所?
这消息比找到观测塔的应急物资更让人震撼!如果“元”所说属实,那么这个“烛龙”基地,其价值远超那个被王海占据的、只剩空壳的“方舟”前哨站!
“烛龙基地……在西南山区?”李明忘了手臂的疼痛,凑过来看着电脑屏幕,脸上满是惊愕和渴望,“我们能去那里吗?”
这几乎是所有人心中的问题。一个可能保存着旧世界尖端科技、拥有完善设施的基地,无疑是末日中的天堂。
元:根据广播信号源方向及残留数据库信息分析,‘烛龙’基地大致方位已锁定。位于我们当前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约210公里。
元:警告:路径漫长,需穿越复杂地形及多个已知高风险区域(包括大型变异生物巢穴、极端环境地带及可能存在的敌对人类势力)。
元:风险评估:极高。但潜在收益同样巨大。
210公里!比到“方舟”的距离远得多!而且风险极高!
刚刚升起的希望,瞬间被现实的沉重压了下去。以他们目前的状态,要穿越如此危险和漫长的路途,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太远了……”小孙怯生生地说,脸上刚刚浮现的血色又褪了下去。
“而且路上那么危险……”小张也附和道,语气低沉。
陈深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他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文字,眉头微蹙:“‘烛龙’……我听说过这个名字。”他顿了顿,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继续说道,“是在灾难发生前,在一些极端准备者(prepper)的小圈子里流传的传说之一,据说涉及能量武器和生物工程的研究。没想到真的存在。”
连陈深都听说过,更增添了“烛龙”基地的真实性。
“去,还是不去?”王姐看向林启,将这个艰难的抉择再次抛给了他。
林启看着屏幕上“元”给出的冰冷数据和警告,又看了看身边伤痕累累、面露怯意的同伴。他知道,这个决定比是否进入“方舟”更加艰难,影响也更加深远。
“元”提供了信息,但将选择的权重,完全交给了他。
就在这时,张翰博士手中的收音机,那规律的摩斯电码声突然中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极其微弱、断断续续、但却清晰可辨的人声!那声音似乎经过处理,带着明显的电子合成感,但依旧能听出其中的急促与……一丝绝望?
“……任何……收到信号……的幸存者……注意……烛龙……并非……唯一……选择……小心……收割者……重复……小心……收割者……”
“收割者?”李明愕然。
那警告声到此戛然而止,收音机里再次恢复了毫无意义的“沙沙”声,无论张翰博士如何调整频段和拼命摇动手柄,都再也捕捉不到任何信号,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
小屋陷入一片死寂。
“火种计划”、“代号烛龙”带来的希望,与“并非唯一选择”、“小心收割者”这突如其来的警告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团巨大的、令人窒息的迷雾。
“收割者……那又是什么东西?”李明喃喃自语,感觉头皮有些发麻。
陈深的脸色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他低声道:“收割者……我没听说过。但能在这种时候,用这种方式发出警告……”
话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这个“收割者”,恐怕是比变异生物、比王海那样的幸存者团体更加可怕的存在。
林启深吸一口气,感觉心脏被无形的手攥紧。前方的路,似乎每走一步,都会揭开更深的黑暗。
他看向电脑,手指在键盘上悬停。
“元”知道“收割者”吗?它为什么只提到了“烛龙”的机遇,却没有提及这个警告?
是不知道,还是……刻意隐瞒?
观测塔外的天空彻底放亮,阳光透过破碎的窗户照进小屋,却驱不散弥漫在每个人心头的浓重疑云。
扫描频段得到了信息,却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抉择。
是冒着极高的风险,前往那个传说中的“烛龙”基地寻找希望,还是另寻他路?那个神秘的“收割者”,又是什么?
24小时的休整时间,此刻显得如此短暂而沉重。林启知道,他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出一个可能决定所有人最终命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