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的风云变幻,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朱镇亲祭孝陵,长平公主驾临故都,册封摄政王,追谥崇祯皇帝……
一桩桩,一件件,都如同重磅炸弹,在天下间激起千层巨浪。
那些依旧在观望,在犹豫的势力,此刻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异军突起的龙骧军摄政王,以及他手中那股足以颠覆乾坤的强大力量。
而远在台湾的延平郡王郑经,在得到南京光复,朱镇称摄政王的消息之后,更是……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什……什么?!”郑经猛地从王座之上站了起来,手中那盏上好的龙井茶,也“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与……一丝深深的骇然!
“南京……南京城……就这么……被攻下来了?!”
他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才……这才过去多久?!
一个月?还是两个月?
那座防坚固无比,号称“东南第一坚城”的南京,竟然……就这么易主了?!
而且,还是被龙骧军以一种……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的方式,一举攻克?!
“朱镇……这朱镇王爷……他……他究竟是何方神圣?!”郑经只觉得自己的脑袋有些不够用了,心中对朱镇的敬畏,早已……攀升到了顶点!
他原本以为,自己归顺龙骧军,与朱镇结盟,已经算是高估了对方的实力。
却没想到……
自己还是……远远低估了!
这位朱镇王爷的能量,简直是……深不可测,匪夷所思!
“启禀王爷!”侍立一旁的洪旭,此刻也是神色凝重,声音带着几分激动,“据探马回报,朱镇王爷……不,是摄政王殿下,在攻下南京之后,亲率文武百官,祭拜了太祖高皇帝的孝陵!”
“长平公主殿下,也已驾临南京,并以监国公主的身份,正式册封朱镇为大明摄政王,总揽军政大权!”
“如今的南京城,已然成为了龙骧军……不,是新的大明朝廷的……统治中心!”
“摄政王……”郑经喃喃自语,眼神之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从今以后,他台湾郑氏,怕是真的要……彻底绑在这位朱镇摄政王的战车之上了。
而且,还必须是……心甘情愿,毫无保留!
因为,这位摄政王殿下所展现出来的实力与潜力,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毫不怀疑,若是自己当初有半分异心,如今的台湾岛,怕是早已……不复存在了!
“摄政王殿下……可有旨意传来?”郑经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震惊,沉声问道。
“回王爷,”洪旭躬身道,“摄政王殿下派来的信使,已在殿外等候多时了。”
“快!快宣!”郑经连忙道。
片刻之后,一名身着龙骧军制式军服,神色干练的年轻信使,大步流星地走入殿中,对着郑经,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
“台湾延平郡王郑经,接摄政王殿下钧令!”信使声音洪亮,不带一丝感情。
郑经心中一凛,连忙整理衣冠,率领殿内文武官员,跪倒在地。
“臣郑经,恭迎摄政王殿下钧令!”
信使从怀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诏书,朗声宣读起来。
诏书的内容,并不复杂。
大意是,南京已定,国基复立,为彰显大明威仪,凝聚四方人心,特召台湾延平郡王郑经,即刻启程,前往南京,觐见长平公主,并……参与商议后续国事。
同时,诏书之中,也对台湾郑氏在吕宋之战中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与嘉奖!
“臣郑经,领旨谢恩!”
郑经双手高举过头,恭恭敬敬地接过诏书,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看来,这位摄政王殿下,并未因为南京的速胜,而对他台湾郑氏有所轻视。
反而……依旧是以礼相待。
这让他心中,既有几分感激,也……更加敬畏。
“洪大人,”郑经站起身,将诏书小心翼翼地交给洪旭,沉声道,“立刻传令下去,命水师准备最快的战船!本藩……要即刻启程,前往南京!”
“另外,”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准备一份厚礼!务必……要让摄政王殿下,看到我台湾郑氏的……诚意!”
“是!王爷!”洪旭躬身领命。
数日之后,台湾安平港。
郑经一身崭新的郡王朝服,在数百名精锐亲兵的护卫之下,登上了早已准备好的旗舰。
旗舰之上,高高飘扬着代表台湾郑氏的旗帜,以及……一面崭新的,代表着大明龙骧军摄政王麾下的日月龙旗!
“启航!”随着郑经一声令下。
郑经站在船头,眺望着那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以及身后那渐渐远去的台湾岛,心中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他以为,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便是守住这海外孤岛,延续郑氏一脉的香火。
却没想到……
命运弄人,风云际会。
他竟然……还有机会,重返中原,参与到这改朝换代,开创盛世的……洪流之中!
“朱镇……朱摄政王……”郑经喃喃自语,眼神之中,充满了复杂难明的光芒。
“你……究竟还会给本王,给这天下,带来多少……惊喜呢?”
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从今以后,他台湾郑氏的命运,将与这位深不可测的摄政王,以及那面高高飘扬的日月龙旗,紧紧地……绑在一起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南京城,大明摄政王府。
朱镇端坐于正殿的宝座之上,听取着各地传来的军情汇报,以及……各方势力的反应。
“启禀王爷!”一名负责情报的龙骧军将领,躬身道,“据探马回报,盘踞在福建、广东一带的清妖残余势力,听闻南京光复,摄政王殿下亲祭孝陵的消息之后,皆是……闻风丧胆,军心动摇!”
“不少绿营汉军,甚至……已开始出现小规模的哗变与逃亡!”
“好!”朱镇闻言,抚掌而笑,“这些墙头草,不足为惧!”
“那吴三桂呢?”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寒芒,“他可有什么动静?”
“回王爷,”将领神色一肃,“吴三桂依旧盘踞云南,厉兵秣马,似有……北上之意。”
“只是,我龙骧军长江舰队,已彻底封锁了长江水道,断了他东出之路。再加上四川、湖广等地,亦有我海军牵制,他吴三桂……只有死路一条!”
“哼!困兽犹斗罢了!”朱镇冷笑一声,眼中充满了不屑。
“传令下去!”他声音一沉,“命长江舰队,加强戒备!严防吴逆狗急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