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梭船
载重:2000石(约120吨)配备15门火炮(有红衣炮、劈山炮)。特点是抗风浪能力强,适合长江复杂水情。
单艘可载人40名。
蒸汽炮舰,装甲防护,装备16门68磅火炮,单艘载人80名。
这些战船,几乎都是李世安自己的造船厂生产,但蒸汽炮舰,有两艘来不及建造,是分别向鹰国、普鲁士采购的。
当然,
这也是李世安付出的运输费,每一艘15万大洋,约11.25万两白银。
这是红单船价格的十倍。
是同安梭船价格的两百多倍。
这个不仅是蒸汽战船本身极贵,同安梭船便宜,还有就是运费贵。
毕竟,
没有洋人联合施压,
不是打着洋人联军旗帜,这支船队根本不可能顺利抵达这里。
李世安付出的运费远不止如此。
还有过万套的军服采购、支新式改进型德莱赛步枪与配套子弹。
还有新式采煤机等工业用品。
总价100万两白银的采购订单。
这还不包括向鹰国和普鲁士共同采购的48门阿姆斯特朗炮。
以及24门轻型榴弹炮。
之所以单独向鹰国与普鲁士采购火炮,那是因为此时鹰国还是最强的。
他也有意交好阿里国。
至于普鲁士,
那是后世思想影响,以及奥托克虏伯这个唯一的外国朋友。
最后自然是他需要。
他自己的兵工厂生产不过来。
而且现在他自己的兵工厂主要是生产江南造(汉阳造),在大量储备。
德莱赛这个生产线注定要淘汰的,他没想过继续扩大规模。
……
“雪琴兄,这些战船就交给你了,你把这些战船看着分配整编吧?”
李世安给魏云使了一个眼色,最先安排的是激动的眼含热泪的彭玉麟。
彭玉麟在萨斯奎拉号上,像一个乡巴佬进城一样,东摸摸、西摸摸。
不时的还对着苏氏造船厂安排的技术人员问上两句,专注的连李世安问话,都没有注意,直到魏云过来提醒他。
“爵爷,这个不需要下官整编了,苏厂长他们给出的编制就很好。”
“这些战船,可以平均分作两个营,每个营以红单船为核心(8艘),”
“搭配同安梭船(10艘),以此增强火力密度,同时配置蒸汽炮舰(2艘),弥补射程短板,这就是完美搭配!”
彭玉麟虽然是水师名将,可毕竟现在见识有限,第一次见到蒸汽战船。对于系统签到配置,自然是由衷赞赏 。
李世安对此很满意,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毕竟名将不容易收服。
投其所好,更容易收心。
李世安还恰到时机的捧哏,“如此一来,脚下这艘不是没有安排?”
“爵爷这是考我呢?”
彭玉麟先是一愣,但马上笑道:“脚下这一艘战船威力太过强大了。”
“装备的主炮是150磅帕罗特步枪炮(射程3公里)和9英寸达格伦滑膛炮(12门),足以压制沿岸炮台。”
“这简直就是移动的万斤巨炮炮台啊,可是它实在是太大了…。把他加入水师编队,会影响各营的机动性。”
“这个机动性不是说这艘战船本身机动性太差,跟不上其他战船…。”
“相反,他的机动速度很快。”
“只是它确实太大了,只适合在特点熟悉的区域作战,大量狭小不熟悉的地方不适合,毕竟吃水深度容易搁浅。”
“下官的计划是,平常它可以与武昌城炮台互为倚角,对江面封锁。”
“在面对长毛水师进攻时,可以作为主舰指挥舰,进行大规模集团作战。可以发挥他射程远,威力大的性能…。”
彭玉麟不愧是水师名将,技术人员只是介绍一遍,就把参数铭记于心。在脑子里面一打转就知道如何使用最佳。
李世安虽然不懂水师,但也听懂了大概,萨斯奎拉号作为单列主舰。
剩下的分两个营。
稍微一思考,李世安郑重的下令道:
“即日起,本官任命你为新军水师第一协统领,领从二品副将军衔!”
“水师第一协下辖2标4营,这些新式战船就按照你刚刚说的安排两个营,分属两个标,再补充湘军水师战船。”
“也就是说,你这个标,每一个标两个营,分别是新式战船与湘军战船。”
“最后再补充三板船:80艘(每船10人),用于侦察\/补给。”
说到最后,似乎才想起自己没有采购湘军水师战船,便尴尬的看向胡林翼,“那个,胡藩台,这个长龙船…。”
“制台大人放心!”同样跟着来看新鲜的胡林翼不待李世安说完,便郑重的回答道:“湘军同款战船就包在我身上!”
“只要您给的钱及时,造船厂那边很有干劲,最多半个月就能交货!”
“半,半个月?”李世安傻眼了,“什么时候造成的速度如此迅速了?”
“那个…。”胡林翼被李世安问的有些尴尬,但还是认真的回答道:
“其实这是湘军早就下达的订单,只是缺钱,停工了一段时间。”
“下官的意思是,您如果现钱支付,我可以做保,让船厂优先给您…。”
“湘军的订单?”
李世安眉头微皱,迟疑道:“这样不好吧?曾部堂可是在前线给咱们抵挡太平军呢…,咱们这可是截胡…。”
“没事!”胡林翼原本还有些迟疑、尴尬,但见到李世安这个时候还为曾某人与湘军考虑,便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安慰道:“曾部堂那边我去安抚,再说了,他们现在的做法…。”
胡林翼本能的想抱怨,但想到曾某人毕竟是朋友,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而是话锋一转,“王总兵也说了,现在局势突变,长毛反贼随时可能长驱直入,咱们这边水师的需求更紧急…。”
“我想曾部堂会理解的!”胡林翼努力压制着心中对曾某人的不满,“下官会亲自去说的,制台大人尽管放心!”
“另外…。”
“湘军原本下达了八个营的战船订单,咱们只是挪用两个营而已…。”
“八个营…。”李世安闻言也是惊讶不已,但马上便想明白其中的关键。
湘军的水师在前期多次被重创,没有这么快的建造速度怎么可能恢复?
不仅能恢复,还能快速扩编,这说明湘军对预备军需,早有着完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