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阿的不给面子,尤其是在官文意气风发的时候,毫不客气的反驳,让官文也是恼羞成怒,两人直接不欢而散。
最终官文上奏朝廷的折子,
也与李世安的折子一样,不仅吹嘘自己是收复武昌的主要策划人,
还把韦俊这些太平军主力逃走的责任,一股脑的给推到了西陵阿身上。
与此同时,曾某人、胡林翼、李孟群这些有资格上折子去军机处,以及送到皇帝面前的大臣,也都有暗示。
最终,只有西陵阿自己吹嘘自己,还攻击李世安、官文两人,说他们两个人目无尊上,无视他这个钦差大臣。
折子先后相差无几的时间,送到了军机处,也送到了清文宗的手上。
……
数日后,京城,
承乾宫内烛火摇曳,清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握着几份奏折。
阶下站着一众军机大臣,有肃顺、怡亲王载垣、杜韩、僧格林沁、惠亲王绵愉、祁寯藻、翁泰北、穆荫等人。
李世安虽未到场,
但众人皆知,今日议事的核心便是他与收复武昌的文武官员的封赏。只是这个本该高兴的时候,此刻气氛却有些压抑。
此刻清文宗的脸,有些阴沉不定,这个喜怒表现在脸上的皇帝,谁都能看出来,他此刻脸上写着,“朕不高兴。”
只是他不开口,一众军机大臣,谁也不会开口去触这个眉头。
“诸位爱卿,”
沉默好一会,清文宗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武昌收复,本是大喜之事,可朕看这几份奏折,却是满心的不痛快。”
“先前李世安与官文等人联名上奏的折子中,可是保证了,此战必杀长毛伪燕王、国宗,现在一个个却都逃走了?”
“不仅让他们逃了,还带着数千武昌长毛主力逃走了,这是谁的问题?”
他将奏折重重拍在案几上,“还有官文、西陵阿、曾某人,皆在折子里说自己功劳最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战斗过程写的简直是南辕北辙…。”
“另外李世安,与曾某人、官文,一个个的指责西陵阿延误战机…。”
“这里面,谁的话真,谁的话假?”
不等众人回答,清文宗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嘲讽道:“朕看这满纸荒唐言,倒像戏班子里争角儿的戏码!”
“只怕这些人没有一个人的话是真的,明显是一开始牛皮吹大了,现在不好收场,都顾着争功推责起来了!”
清文宗言语是无差别的嘲讽,最后眼神却是不悦的看向僧王爷。
僧王爷本能的低头不语。
虽然他收到了西陵阿的书信,准备帮西陵阿争夺收复武昌的功劳。但是他不会傻到在清文宗不高兴的时候开口。
眼看清文宗的语气不对,阶下众人皆垂首噤声,没有一个人当出头鸟。
好一会,
还是肃顺最先反应,微微抬头,目光扫过不知道又在算计什么的僧格林沁,又落在祁寯藻捻着朝珠的手指上。
这位当红的军机大臣知道,今夜过后,湖广地区军事高层又要大变了。
虽然实际地位不会改变什么。
但是军事职务调整是必须的。
作为李世安的后台靠山,肃顺恰到时机的向前一步,躬身道:“皇上,臣以为,李世安乃收复武昌的首功之臣。”
“从众多的请功奏折中,不难看出,李世安统筹全局,联络各方的作用。”
“其中包括那位似乎犯了众怒的钦差大臣,也无法绕开的提到了此次收复武昌,李世安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一众官员将领中,也只有李世安未在奏折中未大肆宣扬自己的功劳,
“不仅没有宣扬自己的功劳,反而将大部分功劳让与官文、曾某人,甚至西陵阿,这等谦逊之德,更显其胸怀宽广。”
作为清文宗心腹,
肃顺知道对方爱听什么,为免李世安立功了还被处罚,他只提收复武昌的功劳,丝毫不提太平军主力逃走之事。
毕竟,这个功劳就足够了,李世安现在不需要升官,反而需要沉淀。
之所以帮李世安争这个功劳,完全是为了堵住朝堂政敌之口。
毕竟,
收复武昌城,编练湖广新军,这是李世安的任务,完不成可是要处罚的。
肃顺开了头,打破了压抑的气氛,作为同事兼好友的怡亲王自然不会落后,也点头附和:“肃中堂所言极是。”
“李世安不仅在如此短时间,就穿越长毛封锁,顺利抵达荆楚赴任,”
“且协调湘军、荆州八旗军与钦差大臣等各方势力,实非易事。”
“若论功劳,他确实当居首。”
“微臣附议!”
怡亲王话音刚落,作为李世安师兄的杜韩就自豪的上前一步:“绍圃自接皇上您的任命以来,至今不过三个月时间,”
“在朝廷限定六个月的一半时间内,不仅完成赴任,组建了新军,还顺利完成了收复武昌城,确实担得起首功!”
杜韩调入中枢时间也不短了,也圆滑了不少,感觉单独说李世安有功劳,似乎太过于干巴了,看向清文宗,说道:“皇上,绍圃能有此功劳,您占七成!”
“此话怎讲?”有肃顺、怡亲王开口,本来就没有真正生气的清文宗,顿时不再板着脸,有些好奇的等待答案。
因为杜老的关系,
其实李世安、杜韩、清文宗三人,有着间接性的师兄弟关系。
这是李世安隐形的后台。
杜韩开口,只要不是太离谱,清文宗这里本能的就会相信大半。
“皇上,您忘了?”杜韩因为李世安,不仅有着清文宗的宠信,还与肃顺、怡亲王等人亲近,近来也是风生水起。
过得舒心的他,
在有事实依据的基础上,拍清文宗的马屁也是顺手拈来,“绍圃出任湖广总督兼任荆楚巡抚,可是您力排众议的。”
“没有您的强力支持,绍圃何来如此短时间组建新军收复武昌的功劳?”
“杜大人说得对!”肃顺眼见清文宗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了微笑,
便再次加把劲,“微臣刚刚失言了,此次收复武昌城,皇上您才是首功!”
“只是您是皇上…。”话语虽然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首功是皇帝的,但是首功之臣,自然是李世安的了。
李世安这一系的人开口,让清文宗很高兴,自然很快就让他忽视了秦日纲、韦俊等人逃走这一件战斗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