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毫不犹豫地点头,目光中充满了对她的信任与毫无保留的支持,声音坚定:
“是!你一定会越过越好的!你一定会的!”
秦玥看着他眼中毫无杂质的信任与肯定,笑了起来,抬头望向夜空中的明月,月光洒在她脸上,宁静而圣洁。
她由衷地感慨道:“今晚的月色,真的好美啊。”
刘昌也抬起头,目光却只在月亮上停留了一瞬。
便迅速落回她被月华亲吻的脸上,低声应和,语气温柔缱绻,充满了无尽的情意:
“是啊,好美。”
在他眼中,再美的月色,也不及身旁之人万分之一。
这边月色下的两人,沉浸在彼此深刻的情感之中,氛围唯美而宁静。
而在另一边的厢房里,此刻却上演着截然不同的一幕。
秦瑶捂着腮帮子,眉头紧紧皱着,泪眼汪汪地看着桌上从赵府带来的各式点心,小脸上写满了渴望与无法得偿的委屈。
她的牙齿,到底还是被那半碗劲道十足的辣拌杨梅给彻底酸倒了。
此刻又软又酸,毫无力气,连最酥软易化的点心都咬不动,稍一用力,就酸得她直抽气。
隋母看着她这副可怜巴巴的小模样,又是心疼得厉害,又是忍不住被这情景逗得想笑。
最终还是心疼占据了上风,将她搂进怀里,柔声细语地安慰。
寺里的斋饭虽然清爽适口,但毕竟缺少油水荤腥,秦瑶正是活泼好动、消耗巨大的年纪,消化得快,常常不到正经饭点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平日里全靠着这些点心垫补,才能熬过去。
如今眼看着让她垂涎欲滴的点心近在咫尺,却因为牙齿不争气而无力享用,秦瑶委屈的看向隋母。
隋母最是受不得小辈这样的眼神。
无论是当年的隋安儿,还是如今的秦玥和秦瑶,只要她们用这种湿漉漉的、充满依赖和渴望的眼神望着她。
她的心立刻就软成了一滩春水,毫无原则。
恨不得立刻能把世上所有的珍宝都搜罗来,送到她们面前。
她搂着秦瑶,轻轻拍着她的背,脑中飞快地想着办法。
忽然,她灵光一闪。
她起身将一块芙蓉糕掰成小块,放入一个小瓷碗里,再缓缓注入温茶水,没过点心。
她用勺子轻轻按压搅拌,待点心充分吸饱了水分,变得软烂如泥,这才舀起一勺,送到秦瑶嘴边,柔声道:
“来,瑶瑶,张嘴,外祖母喂你。这样吃,就不费牙了。”
说实话,好好的点心被茶泡成糊糊,滋味实在算不上好。
但饿极了的秦瑶却异常满足,她乖乖地张开嘴,一勺接一勺,吃得津津有味,仿佛在品尝什么绝世美味一般,很快便将一碗糊糊吃得干干净净。
吃完,她心满意足地舔了舔嘴角,然后伸出双臂紧紧抱住隋母的腰,把小脸在她怀里蹭了蹭,用甜得发腻的嗓音撒娇道:
“外祖母最最最好了!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外祖母!瑶瑶最爱最爱外祖母了!”
隋母被她这连番的糖衣炮弹轰得晕头转向,满心满眼都是几乎要溢出来的疼爱。
用手指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语气宠溺得无以复加:
“你呀你!真是个会磨人的小祖宗,真真是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秦瑶目的达成,依旧笑嘻嘻的,仿佛刚才那个因为吃不到点心而哭唧唧的小可怜根本不是她。
熄了灯,祖孙俩并排躺在禅房简朴却洁净的床铺上。
窗外月色朦胧,透过窗纸洒进微弱的光线。
秦瑶在黑暗中眨巴着大眼睛,毫无睡意,开始嘀嘀咕咕,如同报菜名一般,细数起回家后想要吃的美味:
“等回家……我首先要吃皮脆肉嫩的烤鸭。还要吃辣子炒鸡。红烧肉也要,要炖得烂烂的,入口即化的那种。还有糊辣肥肠鱼,肥肠炸的焦焦的和鱼一起煮……”
她一口气报了一长串菜名,声音里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期待,仿佛已经闻到了那诱人的香气。
隋母在黑暗中笑了,侧过身,把她柔软的小身子搂进自己温暖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柔声应和着:
“好,好,都依你。回家就让你外祖父下厨,都做给我们瑶瑶吃,让你这个小馋猫吃个够,吃个肚儿圆。”
秦瑶满意极了,在隋母怀里蹭了蹭,又补充道:
“姐姐也要一起吃,外祖母也要吃,爹爹娘娘,还有刘昌哥哥,熙儿姐姐,阿士哥哥……我们大家都要一起吃!”
隋母依旧笑着,声音愈发温柔慈爱,充满了对团圆热闹的憧憬:
“好,都吃,大家都来吃。我们啊,要摆上满满一大桌子菜,把咱们的亲人、朋友,都请来,热热闹闹地、高高兴兴地一起吃!”
在大慈悲寺清净了没几日的秦瑶,这日正蹲在庭院里,看蚂蚁搬家。
忽然,一个她最不想听到的声音,如同魔音贯耳,奶声奶气的自身后响起:
“姐姐——!”
秦瑶后背一凉,整个人僵住,她缓缓转过头,果然看见了赵学安,正被他爹赵茂林抱在怀里,兴奋地朝她挥舞着小手。
一被赵茂林放到地上,赵学安立刻像颗小炮弹似的,哒哒哒地冲到秦瑶身边。
一把紧紧抱住了她的腿,仰起的小脸上满是失而复得的喜悦和依赖,嘴里不停地喊着:
“姐姐!姐姐!”
秦瑶只觉得眼前一黑,天都要塌了。
她看着这个甩不掉的“小粘人精”,内心咬牙切齿。
但面上还是努力挤出一个属于“好姐姐”的温柔笑容,伸手轻轻揉了揉赵学安软乎乎的脸蛋,声音尽量放柔:“学安来啦。”
赵学安终于又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姐姐,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只会抱着她的腿蹭啊蹭。
赵茂林走上前,先是对着闻声出来的隋父恭敬行礼问好:
“伯父安好。家父算了算日子,估摸着您们差不多该启程回石城了。”
“特意命小侄送些青州的土仪和路上用的点心过来,再看看您们这边是否还有什么需要照应的地方。”
隋父见到晚辈前来,也很是开心,捋须笑道:
“茂林有心了,代我多谢明远。这边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刘昌那孩子心思细,车马行程都打点好了,不必挂心。”
赵茂林自然知晓秦玥与刘昌已定亲的事,闻言便顺着隋父的话,真心实意地夸赞起刘昌的能干与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