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事先商量好的规划,这片宽阔的土地被合理划分。
最左边临街的位置,是秦玥的两层医馆,白墙青瓦,设计得明亮通透,预留了诊室、药房和几间供重病号或远道而来患者暂住的厢房。
中间是秦熙的学堂,虽然只盖一层,但教室宽敞,窗户开得极大,保证光线充足,外面还留出了一片空地给孩子们活动嬉戏。
最右边则是占地面积最大的武馆,由阿土和屠老三主持。
考虑到计划招收石城周边乃至更远部族的孩子,许多学生需要住宿,因此武馆不仅有一个宽阔的演武场,还配套建了好几排整齐的卧房、饭堂和储藏室。
三处建筑的大门都朝向同一侧街道,内部则通过精巧设计的小门或回廊相互连通,既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又方便彼此照应。
就在石城这边工程进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弥州的刘昌却遇上了些棘手的事情。
几家往来多年的老客户在账目上产生了不小的纠纷,牵扯复杂,需要他亲自坐镇处理。
尽管心里无时无刻不记挂着石城的工程,更思念着那个忙碌的身影,但刘昌还是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沉稳和干练。
他仔细查阅账目,耐心与各方沟通,依据契约条款,不偏不倚地厘清责任。
最终将事情圆满解决,既维护了自家商号的声誉,也安抚了合作多年的伙伴。
刘砚将儿子的表现看在眼里,心中满意至极。
他和妻子早已从儿子日常的言行举止中,猜到了他对秦玥的心意。
对于秦玥这个女孩,他们亦是十分中意,欣赏她的善良、坚韧和才华。
只是觉得两个孩子年纪尚轻,秦玥更是还未及笄,谈论婚嫁为时尚早。
于是,夫妻二人心照不宣,并未在刘昌面前点破,反而悄悄联合了刘昌的爷爷奶奶。
四位长辈开始瞒着刘昌,兴致勃勃地四处搜罗各种奇珍异宝、古玩玉器、上好的绸缎布料等。
偷偷为未来的聘礼做准备,只待时机成熟,便要风风光光地去石城提亲。
杂事如同藤蔓般缠绕不休,等刘昌终于将弥州的事务彻底理顺时,日历已经翻到了九月初。
他索性按下急切的心情,决定在家多陪陪日渐年迈的爷爷奶奶,等陪二老过完重阳节再动身前往石城。
重阳这天,秋高气爽,云淡风轻。
刘昌精心准备,陪着爷爷奶奶去登高望远。
两位老人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坚持不用仆人搀扶。
祖孙三人各执一根打磨光滑的竹杖,走走歇歇,谈笑风生,花了小半天功夫,终于登上了城郊的小山山顶。
仆人们背着食盒、酒水等物,远远跟在后面,见主家到达山顶凉亭,便赶紧加快脚步上前,手脚麻利地在亭中石桌上摆好带来的酒食。
管家心细,考虑到两位老主人年纪大了,脾胃不宜受寒。
特意吩咐仆人在亭子角落支起一个小巧的红泥火炉,烧上热水,先给三位主人沏上热茶驱寒。
随后,又紧锣密鼓地将带来的几样精致小菜和重阳糕饼放在炉上温热。
不多时,酒食俱暖,香气四溢。
刘昌爷爷挥挥手,对管家和仆人们说:
“这里景致好,你们也各自找地方歇歇,吃点东西,看看风景,不用都围在这里伺候了。”
管家恭敬应下,见几位主人确实想独处,便招呼着其他仆人退到稍远些的地方。
几个年轻的小厮早已按捺不住游玩的心思,眼巴巴地看着山上秋色。
管家笑了笑,挥挥手道:“都去吧,别跑太远,一个时辰后回来集合便是。”
小厮们欢呼一声,雀跃着散开了。
见四下再无外人,刘昌执起温好的酒壶,先给爷爷斟满一杯,又给奶奶满上。
这菊花酒是早就嘱咐自家酒庄特制的,采了鲜嫩的菊花茎叶,与上等黍米一同酿造。
还加入了适量地黄、枸杞等滋补药材,酒液澄澈微黄,既有菊花的清香,又有药材的温润,寓意祛灾祈福,延年益寿。
刘昌双手捧杯,恭敬地递给爷爷奶奶,口中说着吉祥的祝词:
“孙儿祝爷爷奶奶身体康健,松柏长青,福寿绵长,长命百岁。”
刘昌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接过酒杯抿了一口,连连点头:
“好好好,还是我昌儿最有孝心。爷爷奶奶就借你这吉言,一定活他个一百岁,好好看着我们昌儿成家立业,开枝散叶。”
刘昌爷爷也呵呵笑着,掐指算了算,打趣道:
“等我们两个老家伙真活到一百岁,你这小子也该四十出头喽。”
“说不定到时候,还能看见你的孙子,满地乱爬呢。”
刘昌被爷爷打趣,也不羞赧,反而笑着应和:
“那敢情好,到时候还得劳烦爷爷奶奶帮孙儿管教呢。”
说笑一阵,刘昌神色渐渐认真起来,他放下酒杯,看着二位老人,语气郑重地说道:
“爷爷,奶奶,孙儿有件事,想拜托二老。”
刘昌爷爷端着酒杯,目光深邃地细细端详着孙子。
直把刘昌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他才慢悠悠地呷了一口酒,问道:
“哦?什么事让我们昌儿这么郑重其事?莫非……是和石城那位秦玥姑娘有关?”
刘昌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
“爷爷明察。孙儿与玥儿早已心意相通,再过几个月,便是玥儿的及笄礼。”
“孙儿想请爷爷奶奶出面,帮孙儿去秦家,把这门亲事定下来。”
刘昌奶奶一听,嘴更是笑得咧到了耳根子。
只觉得每年花那么多银钱修桥铺路、施粥赠药积下的功德,如今能换来一个如此合心合意、聪慧能干的孙媳妇,简直是菩萨保佑。
她心里立刻盘算着,等亲事一定下,今年定要加倍地去做善事,以谢神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