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把记录板往操作台上一搁,手指在“顺溜,明天别尥蹶子”那行小字上敲了两下。他没多看,转身走到控制箱前,手掌悬在启动按钮上方,停了两秒,像是在跟自己打赌。
“这次要是再断,”他说,“我就给它跳大神。”
娜娜的投影从终端升起,光屏刚亮起一半,他就按了下去。
电机嗡地一声轻响,飞轮缓缓转动,皮带绷紧,主轴开始旋转。导丝辊同步启动,原料纤维被牵引着送入第一道拉伸区。起初几秒,一切平稳得不像话,纱线顺着导槽滑出,细而均匀,在灯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泽。
“哎?”陈浩瞪眼,“还真听话?”
纱线持续输出十秒、二十秒、三十秒……他忍不住咧嘴,扭头看向娜娜:“你看,我说它认主人了吧?”
话音未落,啪!
第一根线崩断,像根橡皮筋拉到极限后炸开。紧接着第二根、第三根,接连三声响,纺口处的纤维全数断裂,残端在气流中轻轻晃荡,像一群被放了假却不知道该去哪儿的工人。
陈浩脸上的笑僵了半秒,然后慢慢收回去。
“……可能它只是客气了一下。”
娜娜已经调出了数据流。“主轴转速波动范围±8%,张力传感器显示牵引段压力峰值偏离设定值31%。喂入与牵引节奏不同步,纤维承受反复拉扯,导致结构疲劳断裂。”
“说人话。”陈浩抓起一把断线,凑近瞧了瞧,“就是转得太疯,拉得太狠,线撑不住?”
“基本正确。”
“那咱慢点儿行不行?温柔点,别一上来就冲刺。”
“可以尝试降低转速,观察临界稳定区间。”
陈浩拧动变频器旋钮,把转速从每分钟四百转调到三百五。重新喂料,启动。
这一次,纱线撑了十七秒才断。断口比刚才整齐些,但依旧不理想。
“进步了。”他说,“至少从猝死变成了病逝。”
第三次测试,转速降到三百,张力档位调低一级。纱线运行时间延长至四十三秒,期间只出现一次轻微抖动。
“有门儿。”陈浩在记录板上划下一条线,“看来这玩意儿是个慢性子,得哄着来。”
娜娜同步更新了控制程序,加入小幅反馈调节模块。“已优化电机响应曲线,减少启停冲击。建议下一组测试维持当前张力,逐步提升转速,寻找最佳平衡点。”
“你这是想让它先学会走路,再学跑步?”
“类比恰当。”
第四次试验,转速回升至三百二十,纱线运行一分钟零七秒后断裂。第五次,三百一十,运行一分四十九秒,断口几乎平齐。
“快了。”陈浩搓了搓手,“它已经开始考虑长期关系了。”
第六次,他们换了批纤维原料,调整了预热温度。纱线顺利运行两分十三秒,直到一段结节卡进导丝辊,造成局部应力集中才断裂。
“不是系统问题。”娜娜扫描后确认,“是原料瑕疵引发连锁反应。”
“好家伙,还挑食?”陈浩把那段结节捏出来,放在掌心看了看,“回头得给它开个食堂,专供精米白面。”
第七次测试前,陈浩特意检查了所有送料通道,确保无残留杂质。他深吸一口气,像要投篮绝杀似的,按下启动键。
纺车平稳运转,纱线连续输出超过两分半钟,全程无明显抖动或张力突变。陈浩站在操作台前,手搭在控制箱边缘,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出线口。
“这回……是不是真成了?”
话没说完,纱线在即将进入卷绕区时猛地一颤,随即断裂。
他愣了两秒,低头看了眼记录板,默默翻页。
“嗯,还是异地恋阶段。”
“数据显示,当前参数组合已接近最优。”娜娜调出对比图,“转速与张力匹配度提升62%,断裂主要源于末端卷绕机构惯性滞后,导致瞬时过载。”
“所以它快到终点线了,结果被自己的尾巴绊倒?”
“逻辑成立。”
“那就改尾巴。”陈浩撸起袖子,“把卷绕速度也加进反馈环里,让它知道什么时候该收劲。”
他打开控制面板,手动添加新的传感输入接口。娜娜同步生成新控制逻辑,嵌入原有程序。
“新方案加载完成。”她说,“建议第八次测试启用动态调速模式。”
“来吧。”陈浩把新一批纤维装上送料架,“这次要是还不行,我就宣布它为永久单身设备,终身禁止恋爱。”
第八次启动。
电机轻鸣,主轴匀速旋转,纱线平稳引出,经过拉伸、导丝、牵引,最终进入卷绕区。卷筒同步增速,无缝衔接牵引速度,整条路径流畅如溪水流动。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
四十秒——无异常。
一分钟——依然稳定。
一分半——陈浩下意识屏住呼吸。
两分钟——他悄悄伸手摸了摸飞轮外壳,温度正常。
两分三十秒——纱线仍在持续输出,长度已超五十米。
“这回……”他低声说,“是不是真能成?”
娜娜注视着实时数据。“张力波动收敛至5%以内,转速偏差小于2%,卷绕同步误差可忽略。若保持当前状态,预计可连续运行十五分钟以上。”
陈浩咧了咧嘴,正要说话,突然眉头一皱。
“等等。”
他俯身靠近出线口,眯眼细看。“那边,导丝辊旁边,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娜娜立刻放大光学监测画面。在高速摄像帧率下,一段细微的纤维在脱离导辊瞬间出现了短暂滞留,随后被后续纱线拖拽强行拉直。
“发现微幅粘连现象。”她报告,“摩擦系数略高于标准值,可能导致局部应力积累。”
“也就是说,现在看着挺好,其实底下已经开始憋火了?”
“存在潜在风险。”
“那还试什么试。”陈浩松开手里的记录板,转身拉开工具柜,“赶紧把导辊表面处理一下,不然迟早炸。”
他翻出一块超细研磨布和一瓶润滑剂。“上次不是说这材料怕沾油吗?”
“新型纳米涂层润滑剂,非残留型,适用于高洁净纺丝环境。”娜娜递出一瓶透明液体,“滴两滴就够了。”
陈浩照做,轻轻擦拭导丝辊表面,动作小心翼翼,像在给猫梳毛。
“你这手法挺熟啊。”他一边擦一边说,“以前干过美容?”
“无此经历。”
“那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知识库收录工业维护案例共计一万两千七百余项。”
“怪不得比我还会过日子。”他擦完最后一圈,吹了口气,“好了,第九轮,终极考验。”
他回到操作台,手指搭在启动按钮上,顿了顿。
“这次要是再出问题,”他说,“我不骂它,我骂我自己。”
按钮按下。
电机再次响起,纺车缓缓加速。纱线重新开始输出,经过处理的导丝辊顺畅无比,纤维滑过时几乎没有阻力。
三十秒——平稳。
一分钟——依旧。
一分半——陈浩的手从按钮上移开,轻轻搭在控制箱边缘。
两分钟——他抬头看向娜娜。
她光屏上的曲线平滑如镜。
“目前无异常。”她说,“建议继续观察。”
陈浩点点头,正要说话,忽然注意到屏幕角落的一条波动线微微跳了一下。
他眯起眼。
“那个……是不是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