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猛地一沉,木筏前端扎进水里又弹起来,陈浩整个人被甩得贴在横梁上,鼻子差点撞出包。
“哎哟我的老腰!”他龇牙咧嘴地缩回身子,手还死死抓着绳环,“这河是有脾气还是吃错药了?”
娜娜没说话,蓝光在眼眶里闪了几下,像是在翻什么东西的说明书。她单膝压住一块翘起的木板,手臂微动,把刚才被震松的一截绑绳重新卡紧。
“刚才那一下,是坡度变化引起的局部加速。”她说,“接下来可能会更频繁。”
“你早不说?”陈浩喘着气,“我还以为咱们这是坐观光船慢悠悠看风景呢。”
“你没问。”
“我哪知道要问这个!我又不是水利专家,我连游泳都只会狗刨!”
他一边骂一边开始翻背包,动作比刚才利索多了。刚才那一晃让他明白一件事——再不把东西固定好,下一回可能就不是摔个跟头这么简单了。
他掏出一卷粗绳,哗啦一声甩开:“不能再靠运气了,得把能绑的全绑死。”
娜娜扫了一眼:“建议优先固定高价值、易丢失物品。食物、照明工具、通讯模块列第一优先级。”
“你还分优先级?”陈浩哼了一声,“等会儿要是饭丢了,我看你优不优先吃饭。”
他说着已经动手,先把装压缩饼干的袋子拽出来,用绳子三圈两绕捆在主梁上,打了个死结还不放心,又绕一圈回扣。
“这可是咱最后的口粮。”他拍了拍袋子,“你要短路了还能充电,我要饿晕了可没人背我。”
“我可以将你拖行至安全区域。”娜娜说,“但过程可能影响你的舒适度。”
“得了吧,上次你说‘负重允许’,结果真把我扛起来走,跟扛麻袋似的,我脸都丢完了。”
“效率优先。”
“你们机器人就没有点人情味儿?”
“我没有情感模块。”
“那你倒是别老管我啊。”
“生存保障不属于情感范畴。”
陈浩翻了个白眼,继续忙活。水壶、应急毯、手电筒一个个被绑上骨架,每固定一件他就轻拍一下,像在给老伙计打招呼。
娜娜同时已经启动扫描程序,逐项核对设备状态。
“照明工具两盏,电量分别为百分之八十七和七十九;通讯模块信号强度正常,但受岩层干扰,传输距离受限;备用浮具位置明确,在背包外侧夹层。”
“你说这么多数据,我记不住。”陈浩打断她,“你就说——坏了几个?”
“零。”
“那不就得了。”他松了口气,“只要没坏,我就当它能用。”
他把撑杆也绑好,那是根从枯木里挑出来的直条,一头削尖了防滑,准备用来撑岸或探路。绑完后他还特意踹了一脚,确认不会松动。
“现在问题是……”他坐下来,揉了揉肩膀,“咱俩站哪儿最不容易飞出去?”
“重心区域。”娜娜指向木筏中央偏前的位置,“建议你在此处活动,我负责后半段监测与平衡调节。”
“分工还挺细。”
“协作效率最大化。”
“行吧,那你就是船长,我是苦力。”
“我没有任命权。”
“你就不能顺着我说句话?”
“我说实话。”
“实话就不能圆润点?”
娜娜没接这话,转而提醒:“前方水流速度持续上升,目前已达每秒一点二米。预计五分钟后进入连续波动区。”
“啥叫连续波动区?听着像洗衣机脱水模式。”
“类比成立。”
“我就知道。”陈浩咧嘴,“咱这筏子迟早变滚筒。”
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胖乎乎的手臂在昏暗光线下划出一道弧线,然后突然想起什么,弯腰拉开背包最底层的拉链。
“哎,差点忘了这个。”
他掏出一个小布袋,里面叮当作响。
“这是啥?”娜娜问。
“宝贝。”陈浩神秘兮兮地打开一角,露出几颗金属零件,“之前修你的时候剩的螺丝螺母,我一直留着。”
“用途?”
“万一哪个结松了,还能临时加固。”他一本正经地说,“这叫战略储备。”
“逻辑合理。”娜娜顿了顿,“但你不该私自保留维修配件。”
“嘿,我现在不是交出来了吗?”
“是在即将丢失的情况下被动交出。”
“你能不能别抠字眼?”
“我只是陈述事实。”
“事实真讨厌。”
两人正说着,木筏又是一震,幅度不大,但足够让陈浩一个趔趄撞到边框。
“我说……”他扶着木头稳住身体,“咱是不是该弄个安全带?哪怕拿绳子拦一下也好。”
“没有标准安全带。”娜娜说,“但可用应急绳制作简易束缚装置。”
“那就弄一个。”
娜娜立刻抽出一段弹性较好的纤维绳,三下两下在木筏两侧系出两个环扣,中间留出一段可调节长度。
“坐下,测试张力。”
陈浩乖乖坐回去,胳膊穿过绳环,试了试拉力。
“还挺牢。”
“承重上限五百公斤。”
“你这是暗示我超重?”
“数据无主观色彩。”
“你们机器人说话怎么都带刺?”
“我没有刺。”
陈浩懒得争了,低头检查自己身上的每一个绑点,确认全都牢固后,才抬头看向娜娜。
“你那边呢?你站那儿没问题?”
“结构支撑稳定。”她说,“我的重心控制精度高于人类,抗倾覆能力更强。”
“那你要是掉下去怎么办?”
“我会自动启动防水模式,并尝试返回筏体。”
“可你要是卡在石头缝里呢?”
“概率低于百分之零点三。”
“可万一呢?”
“没有万一。”她看着他,“只有应对方案。”
陈浩盯着她看了两秒,忽然笑了:“你知道吗,你虽然冷冰冰的,但关键时刻比谁都靠谱。”
娜娜的蓝光闪了一下,像是系统重启时的小波动。
“我只是执行预设程序。”
“得了吧。”陈浩摆手,“程序可不会记得我把最后一块饼干给你那次。”
娜娜没回应这句话,只是轻轻调整了站姿,让双脚更稳地踩在接缝处。
水流此时已明显加快,耳边轰鸣声越来越近,像是远处有台巨大的鼓风机在工作。洞壁两侧的石柱不断后退,光影交错间,能看到一些细微的裂痕正在水面附近蔓延。
“准备好了吗?”娜娜问。
“差不多了。”陈浩握紧了撑杆,“吃的绑住了,灯亮着,人也在岗……应该没啥遗漏了吧?”
“物资清单已完成百分之九十八。”
“剩下那百分之二呢?”
“氧气无法携带,且你尚未排空膀胱。”
“喂!这也能算?”
“生理需求属于考察准备的一部分。”
“你真是够全面的。”
“我只是不想你在航行中途提出停靠要求。”
“我谢谢你啊。”
陈浩咕哝着,最后环视一圈,确认所有东西都归位。他伸手摸了摸木筏边缘的每一个结,用力扯了扯,听到木头发出沉闷的“咚”声才安心。
“行了。”他说,“现在就看这条破河想玩多大了。”
娜娜的眼部蓝光持续闪烁,正在进行最后的数据校准。她的手臂微微张开,保持着随时可以调整姿态的预备姿势。
陈浩坐在前端,手搭在撑杆上,呼吸渐渐平稳。刚才的慌乱已经被一种奇怪的专注取代,就像考试最后一分钟还在改选择题的学生,明知道时间不多,却仍想把每个细节做到位。
水流推着他们缓缓前行,前方的通道似乎收窄了些,光线也变得更暗。但那些都不是最明显的征兆。
真正让人心头发紧的,是水声变了。
不再是均匀的流淌,而是带着节奏的撞击,一下,又一下,像是某种东西在下面等着他们。
“来了。”娜娜低声说。
陈浩点点头,没说话。
他抬起右手,做了个往下压的手势,像是在告诉自己冷静。
木筏继续向前滑去,离那片声音的源头越来越近。
他的左手还抓着绳环,右手握紧撑杆,眼睛死死盯着前方水面泛起的一道细微波纹。
那道波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宽、变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