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时,漠北急报再次传至养心殿——当年被平定的漠西异族残余势力卷土重来,联合周边部落突袭漠北,将荣宪公主所在的王府团团包围,扬言要以公主交换草场与物资,边境守军虽奋力抵抗,却因连日作战陷入粮草紧缺的困境。
雍正帝捧着急报,眉头紧锁。殿内烛火摇曳,映着他凝重的神色:“漠北偏远,粮草运输需十日之久,若贸然出兵,恐将士未到,漠北已失;可若等粮草筹备齐全,荣宪妹妹与漠北百姓……”他话未说完,便重重叹了口气,在殿内踱步,陷入两难。
英台端着参茶走进来,见他如此,便知战事紧急。接过急报看完,她神色平静却语气坚定:“陛下,粮草可缓,亲人与百姓不可等!荣宪妹妹在漠北守护数十年,早已是草原百姓的主心骨,若她有失,漠北人心必乱,异族更会得寸进尺。”
“可没有粮草,将士如何作战?”雍正帝转身看向她,眼中满是焦灼,“朕并非不愿出兵,只是怕……”
“陛下忘了,十弟仍在边境练兵,他麾下的骑兵素有‘疾如风’之称,且离漠北最近,半日便可抵达!”英台打断他的话,语气不容置疑,“传我口谕,让十弟即刻率领精锐骑兵驰援漠北,先解王府之围,后续粮草由九弟从海贸商队调拨,再让十三弟从内陆加急运送,定能衔接得上!”
她走到雍正帝面前,轻轻握住他的手:“陛下,咱们守护这江山,终究是为了守护身边的人。荣宪妹妹是你的亲妹妹,是草原的‘明珠’,若连亲人都护不住,谈何守护百姓?异族敢动咱们的亲人,便是触碰底线,哪怕粮草暂缺,也要先让他们知道,我大清的亲缘,不容侵犯!”
雍正帝望着英台眼中的坚定,心中豁然开朗。这些年,他总在朝堂权衡中谨慎行事,却忘了最初与英台相守的初心——守护家国,本就该有护亲人的温情与决断。他握住英台的手,眼中满是愧疚:“是朕思虑过多,险些误了大事。就按你说的办,即刻传旨,让老十出兵!”
旨意以八百里加急传至边境,十阿哥接到谕令时,正带着荣宪公主的儿子操练骑兵。得知姑姑被围,少年眼中燃起怒火,当即请战:“十叔,我要跟你一起去救额娘!”十阿哥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好!让你额娘看看,她的儿子早已能并肩作战!”
当日午后,十阿哥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带着仅够三日的干粮,朝着漠北疾驰而去。骑兵踏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少年手持“同心旗”,冲在队伍最前方,口中高喊:“救额娘!护漠北!”
三日后,捷报传回京城——十阿哥的骑兵如神兵天降,从异族包围圈后方突袭,异族军队猝不及防,瞬间溃散,荣宪公主与王府众人安然无恙,仅少数守军受伤。此时,九阿哥调拨的粮草也已通过驼队送达,十三弟的后续补给正星夜兼程赶来,漠北危机彻底解除。
养心殿内,雍正帝拿着捷报,长舒一口气,转头看向身旁的英台,眼中满是歉意与温柔:“英台,今日是朕错了,若不是你当机立断,荣宪妹妹恐已遭难。往后,朕定当以你为镜,不忘护亲护民的初心。”
英台笑着摇头,为他续上一杯茶:“陛下何出此言?你我本是一体,不过是我更念着亲人罢了。如今漠北安稳,十弟与外甥平安,这便够了。”
正说着,殿外传来太监的禀报:“启禀陛下、皇后,荣宪公主派人送来家书,说已平安,还让奴才带话,多谢皇后娘娘的决断之恩!”
雍正帝接过家书,见上面字迹虽带着仓促,却满是感激,他笑着递给英台:“你看,妹妹也在谢你呢。”英台接过家书,看着上面“姐姐之恩,永世难忘”的字样,眼中泛起暖意。
窗外,秋风拂过庭院的海棠树,落下几片花瓣。夫妻二人并肩站在窗前,望着天边的晚霞,手中的茶杯相碰,暖意融融。虫洞的痕迹早已在时光长河中彻底消散,而这份因守护亲人而生的温情与决断,却为这段七世缘分添上了最柔软的一笔——它证明了,盛世的根基,是家国同心,更是亲人相守;帝王的担当,既有治国的谋略,更有护亲的温情。
这份温情,终将伴着漠北的草原长风,伴着京城的海棠花香,永远流淌在岁月里,温暖着每一个守护与被守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