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们的感慨与福晋、公主们的协力,如一股暖流,悄然融入大清的肌理。这日,康熙下旨,在紫禁城的午门广场举办“同心盛典”,邀各族百姓代表、商户首领与皇室宗亲共庆盛世。
英台与胤禛并肩站在午门城楼,看着广场上汇聚的人群——西南的苗族百姓穿着绣满银饰的盛装,漠北的牧民骑着骏马挥舞着彩旗,西域的商户捧着精致的玉器,台湾的渔民带着新鲜的海产,各族代表手拉手围成同心圆,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启禀皇上,各族百姓代表已到齐!”侍卫高声禀报。康熙走上城楼,望着下方热闹的景象,眼中满是欣慰,他举起酒杯,对着众人高声道:“今日盛典,不为彰显皇权,只为见证‘同心’!从前,朕以为江山稳固靠的是铁骑与权谋,如今才知,真正的江山,是百姓安乐的笑容,是各族同心的情谊!”
话音刚落,广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欢呼。英台看着身旁的胤禛,又望向广场上的百姓,忽然想起初到这个时空的迷茫,想起那些为百姓熬药、为夜市奔波、为平乱揪心的日夜,眼中泛起泪光——这盛世,是她与胤禛并肩守护的,是福晋公主们同心协力的,更是各族百姓用真心换来的。
盛典之上,各族百姓轮流献上祝福:哈萨克族的驼队带来了最鲜美的奶酒,苗族绣娘献上了绣着“天下同心”的锦缎,台湾的渔民唱起了渔歌,西域的舞姬跳起了胡旋舞。大福晋带着安康铺的御医,为百姓分发养生药包;二福晋与九福晋一起,向商户们讲解海贸新策;三福晋则和十福晋、外嫁公主们,与各族绣娘一起展示巧手坊的新作品。
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看着这一幕,主动走上前,帮着牧民牵马,和商户们交流生意,往日朝堂上的疏离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百姓的亲近。大阿哥拿起一块苗族绣娘的手帕,笑着说:“从前不知手工里也有大天地,今日才知,这一针一线,绣的都是百姓的日子。”
康熙看着子女们的转变,看着各族百姓的和睦,忽然对身边的英台与胤禛说:“朕这一生,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自认功绩赫赫。可今日看来,这些都不及你们为百姓做的点滴——你们用夜市聚人心,用安康暖民心,用亲情融隔阂,这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该做的事啊!”
英台连忙躬身:“父皇谬赞,这不是臣妇与四爷一人之功,是所有心怀苍生之人的共同坚守。”胤禛也补充道:“百姓安乐,则家国安稳;各族同心,则山河永固。这盛世,是属于每一个大清子民的。”
夕阳西下,盛典在欢笑声中落幕。百姓们带着皇室赏赐的礼物,依依不舍地离去,口中唱着新编的《同心歌》,歌声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英台与胤禛并肩走在宫道上,看着天边的晚霞,腰间的两枚玉佩轻轻相触,发出温润的光晕。
“你看,这就是我们守护的人间。”英台轻声说。胤禛握紧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是啊,从前世的追寻,到今生的相守,我们终于守住了这份圆满。”
虫洞的痕迹早已在时光长河中彻底消散,而英台与胤禛的七世缘分,最终化作了大清盛世的底色——是夜市永不熄灭的灯火,是各族百姓紧紧相连的双手,是天家与百姓共享的亲情,是岁月里永远流淌的温暖。
这段跨越时空的传奇,没有惊天动地的结局,只有细水长流的安稳——是每一个寻常日子里的烟火气,是每一次民族团结中的真心相待,是每一代人心目中“国泰民安”的永恒期盼。这份安稳与温暖,终将伴着大清的山河,伴着人间的温情,永远流传,直至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