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的京城,国子监旁的“安康讲堂”里坐满了人。英台正站在台前,拿着《大清民本安康录》,用通俗的语言给百姓讲秋季养生:“入秋后天气干燥,大家要多喝梨汤润肺,早晚添衣别着凉,咱们把身子养好了,才能好好过日子。”台下百姓听得认真,不时有人举手提问,英台都一一耐心解答,讲堂里满是热闹又亲切的氛围。
胤禛坐在后排,看着英台从容温和的模样,想起初遇时她茫然无措的样子,眼底满是温柔。待讲堂结束,他走上前,递上一杯温茶:“讲了一个时辰,渴了吧?”英台接过茶,笑着说:“看到大家听得认真,一点都不觉得累。刚才有位大娘说,按我教的法子熬梨汤,她孙子的咳嗽好多了,你说这多让人开心。”
二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街市时,看到商贩们都在售卖应季的养生食材——梨、银耳、枸杞摆得满满当当,还有药铺门口挂着“安康药方低价售”的牌子。英台停下脚步,指着那些摊位说:“你看,现在大家都把‘安康’放在心上了,这就是我最想看到的样子。”
没过几日,台湾的胤禟派人送来消息,说当地按“安康讲堂”的模式,在渔港旁也开了养生讲堂,渔民们出海前都会来听几句养生提醒,还学会了用当地的海产做养生汤。英台拿着信,对胤禛说:“等明年开春,咱们再去台湾看看,说不定还能学到新的养生法子呢。”
入冬后,康熙的身体依旧硬朗,时常召英台与胤禛去宫中闲谈。一日,康熙指着御花园里新栽的海棠树说:“这树是按你说的法子养护的,今年开花比往年更盛。你看这宫里宫外,百姓安康、宗室和睦,都是你们的功劳啊。”英台笑着回道:“这都是父皇治理有方,臣妇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
除夕之夜,雍亲王府的团圆饭格外热闹。弘历带着孙辈们给英台与胤禛拜年,小孙儿还献上了自己写的“安康”二字,稚嫩的字迹里满是认真。英台接过字幅,贴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笑着说:“这是奶奶收到最好的新年礼物。”
席间,大家聊起这些年的变化——商路通了,百姓富了,身体也更安康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胤禛举起酒杯,对英台说:“谢谢你,陪我一起守护这人间安稳。”英台与他碰杯,眼中满是笑意:“是我们一起,守住了这份幸福。”
夜深了,英台靠在胤禛肩头,看着窗外绽放的烟花,腰间的玉佩安静地贴着肌肤。她知道,这段跨越七世的缘分,早已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最深的根,与这山河、这百姓、这家人,永远融为一体。
虫洞的痕迹早已在时光长河中彻底消散,留下的只有“国泰民安、岁岁安康”的人间长歌。英台与胤禛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结尾,只有细水长流的幸福——是讲堂里的一句叮嘱,是街市上的一份食材,是家人间的一句问候,是岁月里的一份安稳。这份幸福,终将伴着大清的山河,永远流传,成为人间最温暖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