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宫回来后,英台始终惦记着梦中武器的事——罗氏心思细腻,或许能从女性视角提出不同想法,她便带着手绘的武器草图,径直前往八阿哥府邸。
罗氏听闻英台来访,连忙出门迎接,刚将人请进正厅,便见英台从袖中取出几张纸:“妹妹,今日来是想和你说件新奇事,你看看这些。”罗氏接过草图,只见纸上画着造型奇特的“步枪”“装甲车”,听英台细细解释其功能后,她惊得捂住嘴:“四嫂,这……这武器竟有如此大的威力?若真能造出,藏边百姓便再也不用怕战乱了!”
二人正热议时,八阿哥胤禩处理完差事回府,听闻英台来访且在谈“新奇武器”,也好奇地凑了过来。待英台说完梦中场景与武器用途,胤禩沉思片刻,眼中渐渐亮起:“四嫂,此事绝非偶然!这或许是上天提示我大清需革新防务。我倒有个提议——不如奏请陛下组建‘发明部’,专门招揽天下有奇思妙想之人,无论是擅长冶炼的工匠、懂机械的书生,还是民间的能工巧匠,只要能为创新武器、改良工具出力,都可纳入其中!”
英台闻言眼前一亮:“八弟这个提议甚好!发明部既能集中人才探索新武器,也能改良农耕、纺织工具,惠及民生,可谓一举两得!”罗氏也连忙附和:“若真能组建,我也可发动京中妇人,收集民间的巧思妙想,为发明部尽一份力。”
当日傍晚,英台便与胤禩一同入宫,将组建“发明部”的提议禀报康熙。康熙听后大为赞同,当即下旨:任命胤禩牵头筹备发明部,准许其在全国张贴告示招揽人才,所需经费、场地由场地优先拨付;同时命胤禛、英台协助制定发明部的章程,确保人才“能进能留、有功必赏”。
消息传出后,天下能人志士纷纷响应——有擅长铸造的铁匠带着自家秘方前来,有研究机械的书生献上图纸,甚至有曾为红花会成员的工匠,也主动请缨参与武器改良。发明部刚成立不久,便收到了上百份创新提案,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八阿哥府邸中,英台、胤禩、罗氏围着草图热烈讨论;发明部外,各地人才络绎不绝,手中捧着图纸与工具,眼中满是期待。玉佩在阳光下泛着璀璨的光,像是在为这份“集思广益、创新兴邦”的局面,送上最热烈的祝福。
虫洞的光芒渐渐与发明部的热闹场景交融,充满活力与希望——英台访府谈兵,让创新想法得以扩散;胤禩提议建发明部,让奇思妙想有了落地的平台。从皇室内部的共识,到天下人才的汇聚,大清的治理正从“守成”走向“创新”,为盛世的长久延续注入了全新的动力。
回到现代后,小星禾将这段“访府谈兵与倡建发明部”的记忆补充进展区,还原了八府议事、发明部纳才的场景,并陈列了发明部的招揽告示与首批创新提案复刻本。游客们看到天下人才汇聚的画面,纷纷感叹:“真正的盛世,不仅在于安稳,更在于开放与创新。英台的奇思、胤禩的提议,让大清打破了固步自封的局限,这份对创新的重视,才是家国长远发展的关键。”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驻足,玉佩的光芒会映出发明部人才济济的画面,与告示、提案复刻本交相辉映,像是在诉说:家国的进步,从来都需要打破常规的勇气与广纳贤才的包容;每一次创新的尝试,每一份人才的汇聚,都在为家国的繁荣,铺就更宽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