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退军求和后,陈家洛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异族虽暂时臣服,却未必真心归顺,若不提前掌握其动向,恐日后再生祸端。于是,他亲自上书康熙,提出建立专门的情报组织:“藏边异族部落众多,风俗各异,臣恳请陛下准许建立‘边谍司’,选派红花会中熟悉异族语言与地形者,渗透至各部落,暗中探查动向、传递情报,为藏边长治久安筑牢防线。”
康熙览奏后,对陈家洛的远见赞不绝口,当即准奏:“此计甚妙!边谍司由你总领,所需人手、物资由朝廷全力拨付,务必确保情报畅通,防患于未然。”同时,他念及红花会成员多远离家乡、为藏边安危奔走,又下旨嘉奖所有红花会人员的家人:“凡红花会成员家属,皆由地方官府登记造册,免除徭役赋税;家中有老弱无依者,由官府按月发放粮米;子弟入学,可优先进入官学——务必让前线之人无后顾之忧。”
旨意传到藏边,陈家洛与红花会成员深受感动。陈家洛当即着手组建边谍司,挑选五十名精通异族语言、心思缜密的成员,分批次潜入各异族部落,或伪装成商人,或投靠当地部落,暗中收集情报。这些成员凭借多年的江湖经验与对异族的了解,很快便建立起情报网络,将异族的动向源源不断地传回清军大营。
而在红花会成员的家乡,地方官府也迅速落实康熙旨意——为家属修缮房屋、发放粮米,子弟入学时更是一路绿灯。一名红花会成员收到家中书信,得知母亲不仅免了徭役,还被官府安排了轻便差事,忍不住红了眼眶:“朝廷如此待我家人,我定要在藏边好好做事,绝不辜负这份信任!”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藏边异族部落中,伪装成商人的红花会成员正与部落首领交谈,暗中记录对方的态度;京城郊外,官府差役正为红花会成员家属送去粮米,家属们脸上满是感激的笑容。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是在为这份“前线守边、后方安属”的周全安排,送上无声的认可。
虫洞的光芒渐渐变得恢弘而温暖,像是将藏边的情报防线与内地的家属安抚紧紧相连——陈家洛建情报组织,为藏边安上“千里眼”;康熙恤忠属,为前线之人吃下“定心丸”。这一外一内的安排,不仅让藏边的安稳有了长久保障,更让红花会成员彻底归心,真正融入守护大清的行列,为四海升平再添一重坚实屏障。
回到现代后,小星禾将这段“设谍安边与恤忠属”的记忆补充进展区,还原了红花会成员伪装探查、官府安抚家属的场景,并陈列了“边谍司”令牌与官府发放粮米的文书复刻本。游客们看到朝廷与红花会的双向信任,纷纷感叹:“真正的长治久安,既需前线的智慧与勇气,也需后方的温情与保障。康熙的恤属之策与陈家洛的谍防之计,一柔一刚,共同织就了藏边的安稳网,这便是盛世治理的周全智慧。”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驻足,玉佩的光芒会映出家属感激微笑的画面,与令牌、文书复刻本交相辉映,像是在诉说:家国的守护,从不是某一群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朝廷与百姓、前线与后方的同心协力;每一份对忠属的关怀,每一次对隐患的防范,都在为家国的长久和平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