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人选投票风波后,康熙单独在畅春园召见英台,此举再次出乎朝野意料。双鱼玉佩的蓝光映出园内书房场景——英台挺着孕肚,恭敬行礼后,康熙直接开门见山:“英台,九门提督掌管京城防务,乃重中之重,如今原提督年迈请辞,你常年留意民间事、府中事,且识人有独到眼光,朕想听听,你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小星禾随虫洞落在窗外,听到英台并未立刻回答,而是躬身问道:“回皇阿玛,九门提督需‘忠君、知民、懂防务’,不知皇阿玛更看重哪一点?”康熙眼中闪过赞许:“哦?你倒会反问。朕以为,‘知民’为首要——若不懂京城百姓需求,不知市井间的隐患,纵有兵权,也难护京城安稳。”
英台这才从容回道:“既如此,儿臣妇举荐一人——李卫。李卫出身民间,曾随儿臣参与赈灾,深知百姓疾苦,且做事机敏果敢,不徇私情;此前他协助四爷查处地方贪官、整顿漕运,都展现出极强的责任心与执行力。虽他暂无提督之职的经验,但可先任副提督,随老提督学习防务,待熟悉后再委以重任。”
康熙抚须沉吟,问道:“李卫无显赫背景,也无军旅资历,你不怕朝臣非议‘任人唯亲’吗?”英台坦然回奏:“儿臣妇举荐他,非因他是府中人,而是因他‘知民’——他曾是灾民,懂百姓怕什么、盼什么;九门提督守的是京城,更是京城百姓的平安,让懂百姓的人来做,才能让民心安稳。至于资历,可在实践中积累,但若失了‘知民’的初心,再深的资历也难担重任。”
这番话让康熙频频点头,当即拍板:“好!就依你所言,命李卫任九门提督副使,协助老提督处理防务,若有成效,日后再酌情提拔。”他看着英台,语气温和,“你虽为女子,却有‘以民为本’的远见,比朝中许多只看背景资历的官员强多了。弘历有你这样的额娘,是他的福气。”
英台躬身谢恩,心中却清楚——推荐李卫,既是因他确有才干,也是为胤禛铺路:李卫忠诚可靠,且深知民间情况,由他掌管部分京城防务,既能为胤禛提供民间动向,也能在关键时刻稳定京城局势,为未来的传承再加一层保障。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李卫接到任命后,立刻前往四阿哥府致谢,英台叮嘱他:“你此去任上,只需记住‘护百姓、守规矩’六字,不必顾忌各方势力,四爷与我会为你撑腰。”李卫郑重承诺:“属下定不负福晋与四爷信任,绝不让京城百姓受半点委屈!”
虫洞的光芒渐渐明亮,像是在为这份“知人善任”的远见喝彩。
回到现代后,小星禾将这段“英台荐李卫”的记忆补充进展区,还复刻了当时的任命文书。游客们看到英台突破“资历背景”的限制,推荐出身民间的李卫,纷纷感叹:“真正的人才选拔,从不是看家世背景,而是看是否贴合岗位需求、是否有为民之心。英台的推荐,既显慧眼,更显‘以民为先’的格局,也为胤禛的未来埋下了关键伏笔。”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看到那份复刻的任命文书,玉佩上畅春园书房的画面印记就会微微发亮,像是在诉说那段藏在举荐与远见背后的往事——真正的助力,从不是为亲信谋高位,而是根据其能力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而一份成功的布局,也需要每一个环节都选对“合适的人”,用初心与才干共同搭建稳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