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使团离开了咸阳的繁华与喧嚣,如同一条投入蛮荒的巨蟒,沿着古老的渭河谷地,缓缓向西蠕动。
最初的几天,行程还算顺利。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官道宽阔平坦,沿途皆有驿站补给。黑羽派出的斥候如同警惕的鹰隼,不断将前方安全的信息传回。队伍里的博士和文吏们起初还有些新鲜感,对着沿途的山水指指点点,吟诵几句诗经,甚至有人开始拿出绢帛记录“风土人情”。
但很快,长途跋涉的枯燥和疲惫便开始显现。
每日天不亮便要拔营起寨,日暮时分才能找到合适地点扎营。单调的马蹄声、车轮声、驼铃声充斥耳膜,仿佛永无止境。风吹日晒,尘土扑面,让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博士和官吏们叫苦不迭,原本整洁的衣袍也变得灰扑扑的,脸上写满了憔悴。
林昊同样感到疲惫,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他强迫自己适应马背上的生活,每天大部分时间都骑在马上,仔细观察着沿途的地形、植被、水源,并与脑海中系统提供的【详细西域地图】进行比对印证。他发现,这系统地图虽然精确得惊人,但与两千多年前的实际地貌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差异,比如河流改道、村庄湮灭等。这让他更加谨慎,不敢过分依赖系统。
他时不时会策马来到队伍前方,与那些招募来的胡人向导交谈,学习辨识方向、观察天气的土办法,询问前方可能遇到的部落和势力分布。他的态度谦和,又舍得给些小赏赐(碎银或精美小物件),很快便从这些向导口中掏出了不少实用的信息。
“大人,再往前,就要出关中,进入陇西地界了。”一名满脸风霜、名叫“阿达”的老羌人向导指着前方隐约可见的山峦轮廓,“那边山路难行,气候也多变,而且…偶尔会有小股的羌人部落或者逃兵溃卒活动,虽不敢招惹大军,但也需小心。”
林昊点点头,将信息记下,并吩咐黑羽加派斥候,重点侦查山路两侧。
夜晚扎营时,林昊也没有闲着。他会巡视营地,检查岗哨,查看牲畜状况,甚至偶尔会去博士们的帐篷,与他们探讨一番那幅古地图上的疑点,或者“回忆”一些“前辈”关于西方星象、气候的“见闻”,引得那些老博士们时而惊叹,时而争论不休。
他的这些举动,看似平常,却潜移默化地在使团中树立起了一个“沉稳、博学、且关心下属”的形象,不仅赢得了那些底层士卒和工匠驮夫的好感,连那些心高气傲的博士们,看他的眼神也少了几分对“幸进之徒”的轻蔑,多了几分对“博学之士”的认可。
【来自博士甲的震惊值+50!】
【来自博士乙的震惊值+40!】
【来自郎卫的震惊值+20+20…!】
零星的系统提示音,让林昊在疲惫之余,也感到一丝欣慰。
然而,平静的行程在进入陇西郡地界后,被彻底打破。
这里的官道变得狭窄崎岖,两侧山势渐起,林木茂密。天气也如同娃娃的脸,说变就变。方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可能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甚至落下豆大的冰雹。
更让人不安的是,黑羽派出的斥候回报,发现了不止一伙不明身份骑手的踪迹,他们在远处窥探,一见斥候靠近便迅速远遁,显然对使团不怀好意。
整个使团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黑羽下令收缩队形,护卫们刀出鞘,弩上弦,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任何可疑的动静。那些博士和文吏更是吓得缩在马车里,不敢轻易露面。
林昊也握紧了藏在袍袖下的手弩,心中暗暗叫苦。这才刚出关中,就遇到麻烦了?是马贼?溃兵?还是…某些不希望使团西行成功的势力派来的探子?
这天傍晚,使团在一处背风的山谷扎营。营地依山傍水,易守难攻,黑羽布置了严密的明哨暗哨,如临大敌。
然而,入夜之后,更大的麻烦来了。
浓密的乌云彻底遮蔽了星月,天地间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不仅如此,山谷中还升起了罕见的大雾,浓重的雾气如同乳白色的牛奶,将整个营地吞噬,能见度不足五步!
“该死!怎么起这么大的雾!”
“火把!快多点些火把!”
“看不清了!哨兵呢?报告位置!”
营地中顿时响起一片惊慌的呼喊声。火光在浓雾中只能晕开一小团模糊的光晕,根本无法及远。黑暗和未知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士兵们紧张地握紧武器,仿佛敌人随时会从雾中冲出。
更糟糕的是,负责观测星象以确定方位和时辰的博士们彻底抓瞎了。没有星辰,他们的罗盘(简陋的司南)在这片多矿的山地也似乎受到了干扰,指针摇摆不定。
“完了完了…无法观星定位,明日如何确定行程方向?”
“若是走错了路,误入歧途,如何是好?”
博士帐篷里一片哀嚎。在这个没有GpS的时代,在陌生地域失去方向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黑羽的脸色也极其难看。他可以不惧任何看得见的敌人,但这种天地之威带来的混乱,却让他有力无处使。万一营地夜间炸营或者明日迷路,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林昊走出了自己的帐篷。他望着眼前这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听着周围的慌乱之声,眉头紧锁。
他知道,必须立刻稳住局面!
“肃静!”林昊运足中气,大声喝道。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暂时压下了慌乱。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看向声音来源,只见林大人不知何时登上了一辆较高的粮车,身影在雾气和火把的光晕中显得有些朦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力量。
“些许迷雾,何足道哉!”林昊的声音沉稳有力,“无法观星,便无法辨向了吗?前辈曾言,天地万物,皆可为师,皆可指路!”
这话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博士们。
“请…请林大人指教!”一位老博士颤声问道,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林昊深吸一口气,开始回忆前世看过的野外求生知识和一些基础的自然现象。他当然不能说什么地理磁场,只能用“前辈”的名义包装。
“其一,可察草木!”林昊指向营地边缘,“尔等细看,树木之枝叶,是否南向更为茂盛?因其得日照更多耳!虽细微,亦可辨南北之大概!”
几个士兵立刻举着火把凑近树木观察,果然发现朝向山谷出口(大致南向)的枝叶似乎确实更繁密一些!
“其二,可观山势!”林昊继续道,指向黑黢黢的山影(其实根本看不清,全靠记忆),“我等今日沿谷而行,此谷大致走向为东西向,我等自东而来,明日只需继续循谷西行,大致方向便不会错!待雾散后再细校方位不迟!”
这话有理有据,让众人心安了不少。
“其三…”林昊顿了顿,决定抛出一个稍微“超纲”但能极大稳定军心的知识点,“前辈曾于海外苦寒之地,见当地土人,于无星之夜,取一盆清水,滴入油脂,再取一细针,于油脂中反复摩擦,后置于水面…此针竟能自行指向南北!虽不甚精准,却也可应急!”
这其实就是最简易的指南针制作方法!只是林昊隐去了磁石,用“油脂摩擦”这种听起来更“玄学”的方式解释磁化现象,符合“前辈见闻”的设定。
果然,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
清水浮针?竟能指路?!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仙家法术!
【来自黑羽的震惊值+188!】
【来自博士们的震惊值+300+250+280…!】
【来自全体郎卫、士卒的震惊值+50+50+50…!】
系统的提示音瞬间刷屏!
“快!快取水盆和针来!”一位博士激动地大喊。
很快,东西备齐。林昊亲自动手,按照步骤操作。当那枚纤细的缝衣针在油脂中摩擦后,被小心翼翼放在水面上时,它竟然真的晃晃悠悠地…停止在了 roughly 南北朝向!
“神迹!真是神迹!”
“林大人博学!前辈真乃神人也!”
营地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巨大的欢呼和惊叹声!所有的恐慌和不安,在这一刻被这神奇的“法术”和林昊镇定自若的表现彻底驱散!
黑羽看着水盆中那枚指向明确的细针,又看看站在粮车上、在火光和雾气映衬下仿佛散发着智慧光芒的林昊,眼中闪过极其复杂的光芒,有震惊,有敬佩,也有一丝更深的忌惮。
他上前一步,拱手躬身,语气比以往多了几分真正的恭敬:“大人学究天人,末将佩服!有此神术,我军心定矣!”
林昊暗暗松了口气,知道自己赌对了。他摆摆手,故作高深:“此乃小道耳,不足挂齿。传令下去,各守其位,加强警戒,待雾散天明,依计行事!”
“遵命!”
命令被迅速执行下去。士兵们不再慌乱,而是充满了信心,警惕地守卫着营地。
这一夜,虽然有惊,却无险。
第二天清晨,浓雾果然渐渐散去。经过清水浮针和地形确认,使团顺利辨明了方向,再次启程。
经此一事,林昊在使团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再仅仅是因为皇帝的任命,更是因为他展现出的、实实在在的博学与能力。
就连那位一直冷眼旁观的李平,在整理文书时看向林昊的眼神,也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探究和…思索。
队伍继续向着西方,那更加荒凉、更加未知的领域深入。
而林昊不知道的是,就在昨夜浓雾弥漫之时,几道鬼鬼祟祟的黑影,曾悄然接近过营地外围,但在听到营地内突然爆发的欢呼和看到骤然增强的警戒后,又悄无声息地退回了迷雾之中。
一场潜在的危机,被他无意中化解于无形